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與專家合作,輔導業者低碳轉型,如今已有57家業者加入此一共好行列,今年預計將再新增24家生力軍。
一塵不染的房間裡,雖然沒有提供一次性備品,但入住貴賓如果沒有攜帶牙刷、牙膏、刮鬍刀、浴帽,都可以到大廳以樂捐方式購買備品,飯店也會將金額捐贈到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樂捐同時還能在大廳看到以寶特瓶製成的花朵。這家取得台中市低碳旅館認證,並在永續路上開花結果的,就是位在梧棲區,2012年開幕的台中港酒店。
科學方法拚減碳,2022年取得低碳旅館認證
這家商務客佔六成的酒店,因為台中港區離岸風電如火如荼發展,國內外技師到此工作外宿需求暢旺,使台中港酒店即便是在每年飯店業最不景氣的五月,都有不錯的入住率,也使其更有底氣往低碳旅館之路邁進。
台中港酒店總經理姜文偉長期推廣低碳,成立低碳小組,並由小組成員集思廣義提出減碳方案,進而優化各項軟硬體設施。其中營運長李俊瑩原本在母公司上福全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職,後來轉任台中港酒店,「因為有科技業背景,所以在減碳時,會用更科學的方法執行,也比較實事求是」。
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使旅宿業入住賓客大幅減少,但台中港酒店反而利用機會,在市府輔導下進行轉型,從各面向減少碳排,並在2022年通過低碳旅館認證。
從住宿到餐食都減碳,半年減1.5座文心森林公園固碳量
李俊瑩舉例,為了把減碳概念淋漓盡致落實在營運各層面,台中港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針對長期住宿的商務客,也鼓勵他們能減少床單、毛巾的洗滌次數,另外客房內也搭配節電系統,抽出房卡後即斷電以有效節能,而飯店內也採用節能電器設備、燈具,並導入智慧電力系統,各部門用電量一目了然,以便針對高耗電項目擬定節能對策。
台中港酒店餐廳裡,減碳概念也絲毫不打折扣,除了和在地小農合作,以當令食材入菜,減少農作物運送的碳足跡,也把餐巾紙尺寸縮小,並不再使用一次性餐紙,甚至在外賣容器上,也選擇環保、可自然分解的材質,「雖然成本比較高,但我們還是覺得很值得,」李俊瑩表示,一系列節能減碳措施,非但沒有引來入住賓客抱怨,不少賓客反而認為力行永續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經過種種努力,台中港酒店從2022年11月至今減碳達到126公噸,將近1.5座文心森林公園一年的固碳量。為了更精準打擊碳排熱點,台中港酒店也預計在今年11月與第三方公正機構合作碳盤查,並申請GTS綠色旅行標章,「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盡的企業社會責任,」李俊瑩強調。
全台第一個低碳旅館認證城市,57家業者成永續夥伴
不只台中港酒店,這種與環境共好的觀念,早已深植在台中旅宿業,姜文偉同時肩負台中市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也積極倡議業者響應。「台中是全國第二大城,我們對環境永續責無旁貸!」台中市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2014年台中市制定「發展低碳城市自治條例」後,也在同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低碳旅館認證的城市,到目前為止,已經累積輔導151家次旅館取得低碳認證,目前有效期內的低碳旅館業者有57家。
低碳旅館認證過程中,會由台中市觀旅局邀請各領域專家,針對省電、省水、熱能等設施,還有一次性備品等項目進行檢視後,由專家提供業者可行的作法和建議,而業者經過一段時間落實後,倘若通過標準,就會核發低碳旅館認證標章。
以台中長榮桂冠酒店、梨山賓館等去年通過低碳認證的15家台中旅宿業者為例,在市府與專家「大手拉小手」帶動下,精準針對各飯店、旅館內的排碳熱點力行節電減碳,總計節省約562萬元電費,碳排量比前一年度減少691.88噸,相當8座文心森林公園一年固碳量。
推住宿優惠專案,今年將再增24家低碳旅館
面對環境部2023年7月公告「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將從2025年1月1日起,針對旅宿業一次用備品加以限制,以減少塑膠廢棄物,台中市觀旅局也早就整合57家低碳旅館超前部署,到2024年12月31日以前,推出「不提供一次性旅宿備品」環保客房住宿優惠專案,不少觀光旅館平日住宿只要2399元,而多家商務旅館平日住宿更是2000元有找。觀旅局長陳美秀認為,這不只響應中央的減塑、減碳政策,也能串連消費者、業者,一同推動低碳永續旅遊。
目前台中市399家旅館業者中,已有超過一成四取得低碳旅館認證。為使這股永續旅遊的共好能量愈來愈大,今年預計將再增加24家新生力軍,而台中市觀旅局也會配合即將通過的「臺中市永續淨零自治條例」,研擬獎助、鼓勵更多業者進行低碳轉型,申請低碳旅館認證,把永續概念落實到經營各環節,讓消費者能透過消費入住,參與綠色行動,為減碳盡一己之心力,與業者、市府一同攜手與環境共好、永續旅遊。
(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