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為何面試用錯人的代價,是損失700萬?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4-10-24

瀏覽數 11,500+

每一次面試招募若徵才主管做了錯誤的決策,會讓公司損失1.7萬至22.4萬美元。僅為情境示意,By ACworks On PhotoAC
每一次面試招募若徵才主管做了錯誤的決策,會讓公司損失1.7萬至22.4萬美元。僅為情境示意,By ACworks On PhotoAC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最近看了一本書《面試的科學》,指出每一次面試招募若徵才主管做了錯誤的決策,會讓公司損失1.7萬至22.4萬美元,換成新台幣最高達700萬元!有這麼誇張?其實,這符合我實際詢問過國內一些企業主的說法。不少人指出,用人不慎真的會損失慘重。

多年前,我曾經去某扶輪社演講,演講主題環繞在公司用錯人的代價,以及如何規避這類風險的主題。最後我發現,台下的每位老闆還都有一套自己的心法。例如:我詢問大家喜歡白紙還是有經驗的人選呢?最後發現台下的業界老闆各自有偏好。同時,有一位旅行社的帥哥二代,對我的幽默風趣又直達痛點的演講很感興趣。勇於互動的他,開始說起他的個人偏好是錄用失婚婦女或單親媽媽,直說她們經濟壓力大,因此抗壓最強、忠誠度最高,讓台上的我會心一笑。

另外又有一位室內設計主管娓娓道來,跟我說起像他公司這種中小企業,比起大公司給不起超高薪水,有人用就用了。用人十萬火急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挑的時間。不過他最後竟然找到一名邊上班、邊經營直銷事業的員工,讓他差點吐血,最後只好辭退這名員工。那一陣子也確實讓公司日常營運受到影響。

公司用錯人,代價高昂!

說到這裡,可以發現無論公司規模大小,大家都有自己看走眼的慘痛經驗。而最近讀了《面試的科學:破解四種面試風格,每一次升學、求職、績效面談都成功 Interviewology : The New Science of Interviewing》(天下文化出版),頗有同感。因為這本書中指出,每一個錯誤的招募決策,會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1萬7千至22萬4千美元。主要估算的成本在於生產力變差,以及人才不佳需要增加訓練時間的成本、或甚至得重新找人再訓練的衝擊。

另外一個知名顧問公司的調查也指出類似觀點。這調查指出,公司找到一個適合的工作者,績效將成長2到3倍。但如果招募到不適任的員工、在試用期就離開,公司得重頭招聘,這期間投入的時間、訓練成本,相當於該員工6到7倍的月薪。

面臨這麼重要的問題,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以下,我集結身邊人資專家的用人經驗,來跟大家談談,到底什麼是面試用人正確的觀念,還有忽略什麼細節,會讓你不小心看走眼。

面試用人錯誤一:過度看重外表

首先,我會說許多主管,用錯人的原因在於過度看重外表,又或者是被光環效應(halo effect)影響。也就是根據我們對某人某個特質的感覺,來做出判斷。舉例而言,我曾經待過一家公司,跟過一位號稱很會看人、用人的男主管。這位主管過去是一名拍攝辣妹的攝影師,因此,他非常喜歡面貌姣好、身材火辣的女部屬。時不時會自豪自己是這家公司最會用人的主管,還可以找到又美能力又好的員工,時常讓我笑到不行。

不過,工作幾年後,我與人資專家學習看人的精髓,只能總結說,看外表沒有不對,但只能評估的是「自律」這個特質。外表不代表一切的能力,更不代表適合公司企業文化。

面試用人錯誤二:偏好與自己相似的人

另外還有「似我效應」(like me effect),也是主管們常犯的錯。這個理論是在說主管傾向錄用與自己相似背景、個性、學歷的人。但這其實也不是正確的觀念,因為過度錄用太相似的人,或許在企業文化的磨合上更容易些,但在能力上的截長補短上,就幫助甚小,也缺乏多元共融的體現。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面試用人正確三步驟,讓你不再看走眼!

最終我從《面試的科學》這本書學習到,主管可以事先寫下對求職者的期望,這樣你就不會被第一印象左右。講得更精確一點,這叫做「人才規格」,因此大家找人之前,就應該先寫下期待的人選,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格、能力、價值觀等等。這就如同找對象,去拜月老前也要先列好條件再去拜,否則也只是憑感覺、亂槍打鳥。

另外,企業還可以招募一位責任伙伴(account ability partner),來檢視自己是否在面試中跟隨「人才規格」做篩選,這一點相當重要。

因為對中高階主管來說,自我覺察更加困難,而研究指出,高階主管和有權勢的人之所以會做錯決定,是因為他們缺乏一群願意提供誠實回饋、讓他們負起責任的同事。

因此,找到能提供誠實回饋的同事一同擔任面試官,至關重要。常見的做法是許多公司的主管會邀請團隊成員一起面談人選,不會讓決策全落在主管身上,這樣做其實有許多好處,就是可以過濾大家的想法,再做決定。

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斷練習看人這件事情。因為當你的公司流動率低,自然你練習看人的機會非常少,人選可能在面試的包裝上,還比你更厲害,這對資方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即使人資主管,也可能看走眼

因我身邊有一位女老闆,曾經告訴我,她的公司因為對員工很不錯,平時流動率低,也雇用一位權力極大又優秀的總經理,幫公司做出多數的招聘決策。然而,這位權力高的總經理也是人資主管出身,照道理說應該比一般人看人客觀,但一般員工其實不敢反抗總經理的決策,因為她偏好有同領域客戶及經驗的人選。最後反而錄用了許多看似即戰力,卻表現平平的員工,甚至還有招募到一位,到處宮鬥想自立門戶創業的資深員工。

最後女老闆發現公司用錯人,告訴總經理說:「看錯人就要果斷放棄」,但總經理總覺得有經驗能馬上有業績最好,長年來還是偏向自己屬意的人選類型。不過女老闆就不見得認同同一套觀念,她學聰明,從此她不再喜歡又貴、表面上看似稍有經驗的人選,反而比較喜歡自己培養、投資人才。

我會知道這段故事,是因為我是女老闆的徒弟,而一般人一輩子都看不透人資主管的局。

說到底,我會說即使人資主管都會看錯人,因此,大家需要為面試做好充分的準備,制定一個能夠練習和執行的流程與計畫。不要認為自己是該領域的專家,就可以是一名優秀的面試官,這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據我所知,多數公司並沒教導各部門主管成為優秀的面試官。因此,大家往往透過一堆錯誤的聘雇決定,從中不斷摸索適合自己公司、團隊的用人之道,才會變得更加精準、熟練。反之,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完美,進而過度自信,才代表你一定是做錯了什麼而不自知!

 

 

《面試的科學:破解四種面試風格,每一次升學、求職、績效面談都成功》,作者:安娜‧帕帕利亞,天下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