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荒野機器人》是夢工廠的最新力作,本片由《馴龍高手》導演克里斯桑德斯執導、編劇,描述機器人在荒野之間和動物相處的故事。
如果有一天,在遙遠的未來,居家服務型機器人已經普及到是基本配備的時刻,而當這個機器人突然因為配送意外必須在大自然啟動,面對滿是動物卻完全沒人類的環境,會產生什麼樣逗趣的發展?
改編自彼得布朗(Peter Brown)同名原著的《荒野機器人》(The Wild Robot),描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它是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製作的全新作品,由《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導演克里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執導、編劇,描述機器人在荒野之間和動物相處的故事。
《荒野機器人》是部非常完美的作品,不只畫風細膩、筆觸逼真,精湛又扣人心弦的劇情,更交織出機器人與大自然獨特又美麗的互動,它提醒人們重新面對環境的省思,幽默且逗趣的節奏,令人由衷讚歎。
故事描述,這場史詩冒險的主角,是一個簡稱「羅茲」的羅茲森7134號機器人,她因為船難被困在一座無人荒島,必須學會適應嚴苛的環境,慢慢和島上的動物建立關係,並且成為一隻失親雛雁的養母。
《荒野機器人》製作過程是一段魔幻旅程
克里斯桑德斯說,《荒野機器人》有歡笑、有淚水、有失敗的計畫,也有意外的勝利。「它頌揚將生活編織在一起的日常魔力,反思父母身份、童年、家庭的本質,以及最重要的,學習去超越我們被設定好的界限。」
他分享,他剛入行時,還是類比、手繪動畫的年代,很感激有這樣的經驗從《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獅子王》(The Lion King)、《古魯家族》(The Croods)、《星際寶貝》(Lilo & Stitch)到《馴龍高手》,從這些電影學到的東西,全都運用在《荒野機器人》中。
「製作這部電影是一段魔幻旅程,每一天都非常享受且珍惜。」
製片傑夫赫爾曼談到,克里斯桑德斯是動畫界的傳奇,他天生能夠創造不朽的畫面,這部作品巧妙融合了格局規模、情感互動、幽默笑點和暖心元素。故事總監海蒂喬吉爾伯特說,「我從小看他為獅子王畫的草圖長大,和他合作就像美夢成真,這真的是個精彩又感人的故事。」
善良應該是人們與生俱來的特質
替機器人配音的露琵塔尼詠歐(Lupita Nyong'o)也說,希望觀眾會喜歡這部電影的美麗、冒險和情感。它會讓人揪心,但更能享受這段旅程。最終,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荒野機器人》想要傳達一個信念,「善良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應該要好好發揮,另外,在接納改變的同時,記得保有真實的自我。」
她分享,這部作品是由許多才華洋溢又滿懷熱情的人製作而成的。每一個畫面都如此用心,感覺就像將一種古老的動畫技術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們投注的技術成功的讓電影看起來像會動的畫作。
「你可以感受到他們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時間,慢慢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畫作。當你欣賞一幅畫,想像創造它的雙手、投注在裡面的時間與愛時,這就是我看這部電影的感覺。我細細品味它,因為它值得。」
林心如配音中文版,最想快點帶女兒來看
《荒野機器人》中文版配音明星,特別邀請到林心如,這是她首度獻聲好萊塢動畫,為主角機器人配音,她表示,很開心能參與這次的配音,也一直很喜歡看好萊塢的動畫電影,因為很多動畫其實也很適合大人看。
她說,有了小孩之後,就會更關注這些動畫電影,看看有沒有適合可以帶小朋友一起進戲院欣賞的,當初接到這個配音工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讓女兒在大銀幕上聽到媽媽的聲音,因為女兒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媽媽在工作上面的作品,所以一直都很想讓女兒知道媽媽演的戲,並留個紀念。
林心如實際進到錄音室後,才發現配音並沒有很簡單,很難的地方在於,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但聲音必須要有感情,配音過程中有很多段想要掉眼淚,卻又要壓抑那個情緒不能發出哽咽聲,甚至還得跟導演喊暫停休息,才有辦法繼續配下去。
她笑說,「自從有小孩當媽媽之後,哭點都變得很低,只要看到跟小孩有關的劇情,就會忍不住想哭。」
此外,這次在配音的時候,有一段最有趣的就是要學會「釋放心中的吶喊」,像森林裡的動物一樣發出「凹嗚⋯⋯嗚⋯⋯嗚」的聲音,「配完大家都笑成一團,因為配音最怕的就是尖叫、吼、罵、哭的聲音,即使是自己不斷重複配也是挺尷尬的。」
配音和演戲完全不同,林心如從聲音中讓觀眾感受到情緒
林心如分享,配音和演戲是不同的表演,演員的聲音和表情是很重要的,要讓觀眾從聲音裡面了解到情緒,而且不用看字幕,也能清楚知道在講什麼。
但這次配音,導演特別要求咬字不要咬得太清楚、自然就好,她說,無論如何,當演員第一要務就應該要把台詞講好、把話說清楚,再把表情的弧度拿捏好,就會是很棒的演出。
當被問到剛進演藝圈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她說第一次到香港和深圳拍戲,前一個禮拜完全痛苦到不行,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所有工作人員都說廣東話完全聽不懂,因此努力開始學廣東話,先從聽懂他們在講什麼開始。
「大概過了兩個星期到一個月之後才適應、慢慢進入狀況,雖然講不好常常被笑很可愛,有些發音一不對就怕會變粗口,就這樣從工作上一點一滴的學習,現在廣東話已經說得很好。」
她對小孩的教育,保持著很民主但是有威嚴的方式,會給女兒3個選項但建議要選1,並告知訴她選1的理由,「夫妻倆的教育必須同調,不能讓小孩有混亂的感覺,也沒有所謂誰當黑臉和白臉之分,但媽媽還是比較嚴厲一些。」
她說,在未來AI的世界裡,如果每個家庭裡都有一位AI機器人協助,真的幫助很大,更笑稱,「因為現在人真的很難找,最希望AI機器人可以幫忙煮飯、做各種家事和教小孩功課,那就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