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科技中心到通識教育,南臺科大全力培育百工百業的 AI 人才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10-16

瀏覽數 8,550+

南臺科技大學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身為南台灣唯一受邀加入教育部「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的私立科大,是奠基於長期累積的AI技術能量。
南臺科技大學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身為南台灣唯一受邀加入教育部「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的私立科大,是奠基於長期累積的AI技術能量。
00:00
00:00

因應產業需求,教育部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加強AI人才培育的力道。南臺科技大學奠基於長期累積的技術能量,成為南台灣唯一受邀加入的私立科大。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南臺早已全面啟動課程架構的調整,讓AI技術與每一個專業領域做連結,接下來將持續加大力度,把AI落實到通識教育中,讓AI應用的學習更加普及,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與能力。

因應生成式AI帶來的變革,教育部在今(2024)年九月宣布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跨校分享AI相關課程資源,113學年度第一學期已開放5門課程供聯盟學校的學生跨校選修;即便是全英語授課,一開學就有超過80名的南臺學生選修,展現學生們對於AI學習的渴望。

從五大科技中心到通識教育 全面培育 AI人才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六月初來台,在一場AI主題演講中列名合作的40家台廠及17所大學,南臺名列其中,是當中唯一的私立科大,更讓各界看到南臺在AI領域的長期耕耘。」代理校長周德光指出,南臺去年就已完成校內資源的盤點,以 AI 為基礎陸續設立五大科技中心,涵蓋健康醫療科技、綠能、運動科技、電動載具及智慧製造。目前仍持續擴大相關課程的開設,從工學院的資工、電機、電子等科系的AI技術領域,全面擴散到更多應用領域,也融入到通識課程當中,讓AI的學習更加普及,而不受限於特定的學院或科系。

「AI才是下個世代的通識教育。」周校長表示,其實AI的概念早就存在,直到近期技術上獲得突破、GPU、算力都到位了,AI的應用才迅速冒出來和各領域專業結合,因此,無論哪個科系的學生都必須準備好跨域學習。為了培養更多未來需要的通用型AI人才,今年起通識教育中心已開出了「AI人工智慧導論」與「AI智能應用—口語表達與敘事技巧」等課程,未來也會加大力度推動,把AI應用落實到通識教育當中,增進職能並打開學生視野。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戴守煌老師(左)和駱育萱老師(右)。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戴守煌老師(左)和駱育萱老師(右)。

通識教育課程融入AI工具 啟發學習動機

通識教育中心由戴守煌和楊智傑兩位老師合作開設的「AI人工智慧導論」,就是透過大量的案例以及AI實用工具的學習,啟發不同科系學生對未來AI在各種領域應用的想像和興趣。戴老師說明,前半期課程設計是先讓學生們建立生成式AI、類神經網路、AI工具、AI在各領域應用等重要的基礎AI概念,並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業師分享,擴充學生對於未來AI應用於產業的方向感。他分享,其中一位業師是邀請科幻作家來跟同學談AI在科幻小説、動漫與電影情節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AI的應用其實涉及大家都還不清楚的未來樣貌。科幻作品展現了人類對於未知AI世界的想像,有助於我們建構未來AI與人類生活深度整合的各種場景。課程後半期則透過遊戲式教學與PBL(問題導向學習),設計了「2074未來城市」,將城市面臨的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糧食等問題,以每週闖關、破解關卡方式,透過分組討論、提出解決方案,引領同學們進行跨領域對話,培養用AI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AI人工智慧導論」課程,戴守煌老師(後排左一)透過遊戲式教學培養學生用AI協作解決問題。

「AI人工智慧導論」課程,戴守煌老師(後排左一)透過遊戲式教學培養學生用AI協作解決問題。

另一門由駱育萱老師開設的「AI智能應用—口語表達與敘事技巧」課程,則是引導學生有效利用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Gamma),來準備演講稿、製作簡報,通過即興演講、角色扮演或辯論賽等各種互動和實踐活動,提升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外,進而提升同學們的數位素養和AI工具使用能力。

文學專業背景的駱老師以她個人運用ChatGPT,規劃課綱、教案、引導教學創作的經驗為例指出,使用生成式AI輔助創作,仍須仰賴學習過程,像是如何下達精準的指令、如何餵給ChatGPT寫作的理論知識,都會影響生成的成果,這也意味著使用者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理論專業、熟悉AI下指令的技巧;生成的講稿,也必須融入有自己獨到的經驗與觀點,才能達到有效利用ChatGPT協作的目的。

「學生利用ChatGPT創作情詩,用Bing、DALL·E生成圖片呈現完整的圖像意境,加上音樂、口語朗讀,學習整合眾多的藝術元素。」駱老師運用ChatGPT、Bing加入中文的閱讀與表達,舉辦跨班情詩創作線上聯展,不僅趣味十足,也引起更多共鳴;她分享,透過聯展相互觀摩,也讓人感受到具有人味與情感到位的作品還是更勝一籌。能讓生成式AI創作出具有人味獨特經驗的作品,才是未來的趨勢。

「AI智能應用—口語表達與敘事技巧」課程,駱育萱老師(左)教學生利用生成式AI工具準備演講稿。

「AI智能應用—口語表達與敘事技巧」課程,駱育萱老師(左)教學生利用生成式AI工具準備演講稿。

智慧科技大南方 為AI人才發展帶來契機

「熟悉運用生成式AI工具,並且與自身專業領域結合,對AI產生的社會與倫理議題能夠認知、思辨並形成自己的想法,是AI通識課程的重要目標。」周校長強調,AI發展攸關台灣產業在國際的關鍵戰略地位,近年來在政策引導下,半導體產業鏈、資通訊及AI技術應用等產業也逐漸向南台灣移動,從嘉義到屏東串聯成為南臺灣科技產業廊帶。周校長表示包括南科、結合產、學、研能量的臺南沙崙科學城、到半導體S廊帶,形成大南方AI產業發展基地,南台灣的學生不僅可以就近學習,也不必再像過去那樣北漂工作;甚至以臺南優質的生活條件,還可以吸引中北部學生前來就學、就業,為南臺科大的發展帶來更好的契機。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