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樹華是何許人也?許多台灣跑影劇新聞的記者,也不太清楚她是哪裡冒出來的,更對她的背景感到好奇。
但姚樹華卻能在人才濟濟的華人導演中脫穎而出,獨獲郭台銘的信任,拿下郭老闆第一部電影的導演權。讓人好奇:姚樹華有何許能耐?
中文學士,學生時代散文即見於《現代文學》
第一眼看到姚樹華,溫柔賢慧、氣質出眾。台大中文系畢業的她,即以《行狀》《天女散花》等散文綻放其豐富創作才華的人文藝術背景。
學生時代,姚樹華陸續在白先勇創辦的《現代文學》期刊中,發表散文或小說;《天女散花》就是她發表的散文,刻劃當時社會階級之間無法跨越的障礙,感人之至。
不過,此篇散文也差點引起家庭革命。姚樹華的父親是國民黨高級黨工,更是當時總統蔣中正重用的官員,但姚樹華發表的文章對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多所批評,引起父親不滿,父女兩人更因此而有一段時間的冷戰。
這也看出姚樹華率直純真、見義勇為、打抱不平的山西人性格展露無遺。
姚樹華台大畢業後隨即出國讀書,前往加州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她找到了自己的最愛——文學藝術,舉凡戲劇、英國文學、音樂歌劇等,都是她最喜愛的。即使是工作之餘回到家裡,她也是浸淫歌劇、古典音樂中,完全將工作、興趣與生活融合在一起。就連她先生段行建(群創科技總經理)也感染了文藝氣息,近來跟著欣賞歌劇、聽得懂古典音樂了。
藝術博士,執導近30齣名家經典舞台劇
姚樹華拿到史丹佛藝術博士後,隨即受聘於加州大學,開設戲劇、表演藝術等課程。同時,她也開始嘗試執導舞台劇。20年來,她執導過近30齣,包括莎士比亞古典劇的《威尼斯商人》、古伯特和蘇利文的輕歌劇《滄桑士海盜》,黃哲倫的百老匯名劇《蝴蝶先生》、布萊希特的疏離史詩劇場《四川的好女人》。甚至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品特(Pinter)的現代劇《愛人》,也曾由姚樹華導演過。
她更曾在美國西岸專業的劇場美國藝術劇院(American Conservatory Theatre)擔任六年的駐團導演及助理團長,也在該劇院發展新劇目的第二團「實驗劇場」任共同總監。
姚樹華歷經20餘年舞台導演的經驗,且長期接觸英美戲劇文學,對表演藝術之作已累積相當的基礎。
要知道,華人要詮釋外國文學戲劇有其先天上的限制,姚樹華克服了語言障礙,甚至打破國界指導外國演員演出,在美國舞台劇中嶄露頭角,實屬不易。
姚樹華妹妹姚培華說,「姐姐從小就展現出堅毅的性格,只要她決定的事,任何人也無法改變;只要她想做的事,也沒有達不到的。」
山西性格,耿直堅毅與郭董相似
這就是姚樹華,完全展現了山西人的性格——堅毅、耿直,也與郭台銘十分相似,也難怪兩人一拍即合,將第一部電影導演權交在姚樹華的手中。
探究起來,姚樹華對電影界並非完全外行,除了她長期投入舞台劇外,更曾拍攝短片《地下鐵中》。甚至在2003年時,受中影之邀執導過《我的啞巴父親》。且姚樹華多年前在台北藝術大學兼課,與國內電影業界多所接觸,並非完全是電影圈「外人」。
此次郭台銘將《白銀帝國》交給姚樹華,除了他們是多年好友,更看上姚樹華也是山西人,對以發揚晉商精神的《白銀帝國》來說,更能掌握到山西人的特質。
姚樹華表示,《白銀帝國》其實已經籌備了兩年多,間接透露出郭台銘想投資拍片不是近一年的事,在他腦海裡早已醞釀了電影夢。
到底姚樹華與郭台銘是如何結下電影緣,拍攝《白銀帝國》的過程又如何?
以下為專訪精要。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何郭台銘的第一部電影會找上妳?外界認為妳並沒有長片電影經驗,怎麼會交託此重責大任給妳呢?
姚樹華答(以下簡稱答):我跟郭台銘是多年好朋友,透過我先生認識了郭台銘,也得知他想拍一部發揚晉商的電影,就這樣,他把這部《白銀帝國》片子交給我負責。
{page}{page}
問:這部片籌畫了多久?開拍過程郭台銘有任何指示嗎?
答:這部片應籌畫了兩年多,光改編原著《白銀谷》就花了兩年,期間一直在思索要講什麼、要表達什麼意念給觀眾。
直到去年初決定開拍,2006年9月15日正式在山西開拍,經過四個半月,終於完成並殺青。郭台銘一直很尊重我們,沒有給壓力,也沒有任何指示。
實景、古董,重現晉商面貌
問:談談這部戲開拍過程。似乎外景很多,還有歷經零下20度的惡劣氣候,過程如何?
答:這部戲拍攝過程十分艱辛,我們換了9個大景(一般電影平均約4、5個大景),跑了大陸4個省會、29個景點,甘肅、青海、陝西、山西都有我們的足蹤。劇組到了很多一般電影未曾去過的地方,曾經在零下20度的冰凍環境下拍攝,也承受過風沙刺骨,只為了追求體驗晉商當年的真實情境。
問:除了對景物很講究,在室內拍攝時,對服裝、擺設及家具也十分考究,很多都是古董,這樣堅持的理由為何?
答:就是要重現當時晉商富可敵國的原貌。我要求擺設的家具及服裝必須能重現當時晉商的品味,就必須找出古董,讓人能感受它的價值。
因此我們借了很多古董,不少從博物館借出來的文物,都出現在電影裡面。我當初有很深的感受,這些顏色、這些木頭質感都已不存在了,我現在只是給它們再現的機會,那種品味,那種畫面,現在已找不到了。
金馬獎男主角的敬業與入戲
問:何以會找上郭富城當男主角,他表現的如何?其他演員表現如何?
答:我看了《三岔口》郭富城的演出後,決定用他,他也不負大家的期望。張鐵林及郭富城都是我選的,有向郭台銘提一下,但他沒有太多意見,也尊重我們。
郭富城演這部戲其實很傷他自己,他常是演完後就睡不著,因為太投入,無法自己。他給得很厲害,一次給,兩次給,三次給,常常是我喊卡後,他還自己提出要再來一次。不只是敬業,而且對自我要求很高,「我做一次我的給你看!」郭富城常常這樣說。
張鐵林、金士傑及郝蕾更不用說了,他們都是一流的演員。張鐵林有一次坐飛機來山西只為拍一場戲,沒有台詞,就坐在郭富城旁邊微笑,拍完後再搭機回北京,如此敬業的演出,大家都能感受到。
演員都付出了120%的努力,超水準的演出。
問:如何讓演員體會晉商的文化與精神?
答:我蒐集了很多晉商的資料,也請教著名的專家學者,對晉商有深入的研究。同時,請演員多看晉商影片及書籍,讓他們能感受晉商的文化。
透過大銀幕傳承中國文化
問:拍完此部片後,最想向觀眾表達的是什麼?對妳個人的意義又是什麼?
答:我曾與郭富城分享過,我拍這部戲的最大用意是將中國的遺產、文化及物質做傳承。我到底要傳下去中國的遺產是什麼?有哪些物質、文化與精神可以傳承下去?
在進一步思考時,往往讓我產生對文化的感覺,對我個人「生」的文化認知,更有自我討論與反省的過程。這很感動我,也讓我很激動。
問:拍片壓力大嗎?與過去舞台導演有何不同?
答:壓力當然很大,但要做就是要做到最好,這是我的個性。其實和舞台劇相比辛苦程度差不多,只是拍電影更長些,辛苦壓力就多些。
我自己在天津北安橋拍外景時跌了跤,手受點傷。不過,比起同事的辛勞,我不算什麼。
此部片拍攝四個半月,一週工作七天,總共只休息了十天不到,大家都很辛苦。
殺青之後,好戲正要開始
問:妳自己也是山西人,山西人的特質是什麼?
答:山西人的特質我說不出來,應是耿直、很冒、很直,常是兩面刃,有好處也有壞處。
{page}{page}
問:《白銀帝國》殺青後,後製的工作會如何進行?何時上映?
答:我們剛殺青,我的情緒剛從另一段結束,但馬上要再進到另一段工作去,剪接與音效等,又是另一個艱辛的開始。
這部片後製會在台灣、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等地分頭進行,預計在今年10月完成所有工作,至於上映時間則要再安排。
問:多久沒見到家人了?現在最想做什麼事?
答:兩個多月沒看到先生了。先生看到媒體拍的照片說,我很像阿拉伯女人,像那種自殺隊的成員,殺氣重些。
春節會回台灣過年,跟家人團聚一下,也順便思考下一步,如何剪接的問題,留那些畫面,整部戲的走向等。
問:有否想到《白銀帝國》會得大獎?下一部戲已經跟郭台銘洽談嗎?
答:現在剛拍完,還沒想到得獎的事,還要一步一步來。也沒有跟郭台銘談下一部戲,真的沒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