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欸你這週要幹嘛」網紅惹議風波:宣傳「新疆好安全」哪裡不對?

實習記者莊子欣
user

實習記者莊子欣

2024-08-30

瀏覽數 21,550+

破百萬訂閱數You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取自臉書@欸你這週要幹嘛
破百萬訂閱數You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取自臉書@欸你這週要幹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YouTuber網紅旅遊心得也被罵?本週破百萬訂閱數You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成員近期留言談自己去新疆旅遊,意外遭到兩派網友論戰,一派指責;另一派覺得旅遊無妨,是否其他人「反中」過度?其實外媒與專家指出,新疆長期許多爭議事件,讓看似單純的宣傳新疆旅遊,恐帶出複雜影響。一文完整解析。

知名YouTuber波特王,在6月開始爆料指出,對岸正斥巨資邀請台灣網紅拍攝影片,試圖進行文化統戰。近日,有網友發現第二波行動似乎已經展開,波特王也證實此舉。巧合的是,擁有高達110萬訂閱的YouTube頻道「欸你這週要幹嘛」團隊目前正在新疆當地旅遊,隨即引發網友關注。即便隨後暱稱「Ariel」的頻道成員之一,已親自回應是私人行程,也沒有拍片或收錢,仍是無法平息網民的熱議,引發兩派論戰。

是否台灣一些網友「反中」思維已太過?連去新疆旅遊也不行?像是立法委員沈伯洋,在本週四(28日)也在臉書貼文中分析中共正在用戰爭等級打宣傳戰,並直指「當你聽過任何維吾爾的故事,你就會知道這整件事情有多麼的醜惡」,呼籲各類名人網紅「不要當有用的笨蛋」。

立法委員沈伯洋分析中共正在用戰爭等級打宣傳戰。取自臉書@沈伯洋

新疆的「維穩之路」充滿爭議

為何各界人士對於新疆地區的宣傳反應這麼大?因為近年新疆早已是國際高度關注人權問題的地區。新疆繼「七五事件」之後,開始中國對於新疆維吾爾族的「維穩」之路。

10年前,再教育營的前身「教育轉化培訓中心」開始在新疆各地興建,一開始只有羈押宗教人士,後來漸漸擴大拘禁整個民族,中國政府一步步對維吾爾族施行高度監控,例如人權觀察組織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政府以「免費健檢」為由,強制採集新疆居民的DNA樣本、指紋、虹膜等,升級監控程度與規模。

新疆棉連Nike、H&M都被拖下水

2021年,新彊更是爆出棉花爭議。2020年底,《BBC》的駐華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推出了新疆的長篇系列報導,其中一篇便是在指控中國政府強迫新疆少數民族生產棉花。

截至2020年,新疆棉花已占中國全國產量的85%、全球產量的20%,在龐大的棉花產業的背後是新疆少數民族被迫勞動下的血與淚,沙磊認為這些棉花是「被汙染的」。報導一出,西方各大時裝企業(如瑞典時裝品牌H&M、Nike與愛迪達等)紛紛發出聲明「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或原材料」抵制新疆棉。

針對指控,中國則以西方惡意抹黑作爲回應,並且動員全國支持新疆棉、抵制拒用新疆棉花的企業,也引發中國企業在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的退出潮。且隨事件延燒,中國人民抵制的規模漸大,許多名人也取消與抵制新疆棉企業的合作,最後演變成一場在娛樂圈、工商業界、政界與時裝界的中國抵制洋貨的運動。

新彊地區的人權爭議已經成為全球關切的事件,也是為何網紅如今前往新疆旅遊、為其宣傳觀光會備受爭議的原因。曾經舉辦新疆議題的展覽、記者會,在台灣推廣新疆議題的立法委員黃捷也發文回應近日的「獵巫」現象,表示不是要剝奪每個人旅遊與創作的自由,「但,能否不要那麼輕易地說出新疆很安全、很美好?」
瑞典時裝品牌H&M也抵制新疆棉。圖為H&M上海門市,蘇義傑攝

瑞典時裝品牌H&M也抵制新疆棉。圖為H&M上海門市,蘇義傑攝

外媒揭,政府瞄準網紅出資旅遊為洗白

細看中國政府近年外宣的手段,其實從未停止。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早在2021年《紐約時報》就曾刊出文章點名幾位外國YouTuber為中國宣傳的影片,可以看見在影片中的YouTuber走訪近年中國備受爭議的地方例如新疆,有些甚至能走入先前中國政府禁止沙磊或其他記者前往的地區。

今年2月,《今日印度》也指出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在 Facebook以及Twitter(現為X),或是網站如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新華社等具有影響力與廣大閱聽眾的地方,都在漸漸增加網紅拍攝新疆題材的內容。

檢視國內,據《BBC中文》觀察,今年5月總統就職後,陸續發生許多名人網紅捲入外宣爭議。如知名YouTuber鍾明軒在今年因多次前往中國旅遊,引發網友「是否被招攬」的猜疑討論、以及近日被熱烈討論的「欸你這週要幹嘛」。面對熱議,立委沈伯洋表示中國政府的洗白手法已開始動員網紅的力量,且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切入點與手法。

「欸你這週要幹嘛」成員近期留言談自己去新疆旅遊,意外遭到兩派網友論戰。取自Instagram@arielsvlog_816

「欸你這週要幹嘛」成員近期留言談自己去新疆旅遊,意外遭到兩派網友論戰。取自Instagram@arielsvlog_816

出錢出流量,請YouTube網紅幫忙認知作戰?

近年網紅的影響力在各個國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也被中國政府視為可利用的對象。中國政府出資供應網紅一切行程所需費用,而網紅只需在旅遊過後拍攝影片或是發貼文,宣傳觀光旅遊,希望藉由他們本身自帶的影響力,為飽受爭議的地區洗白,改變群眾印象。對此中國政府也以「流量」回報。

前往中國,甚至是新疆、西藏等地旅遊的網紅,其產出的內容將會被中國駐外大使館或官媒大量轉發,進而帶來巨額流量回饋以瀏覽數維生的網紅,如此一來,網紅有流量收益,政府也能透過網紅實施「認知作戰」,成為互利的循環。

3點特徵辨識外宣影片

然要如何分辨影片是否為「外宣影片」,波特王則指出自己觀察可供判斷的3點特徵:

1. 吹捧新疆,想營造外媒報導集中營的事是亂講;

2. 刻意在影片中說新疆人很友善、來這很安全等等;

3. 被看台海、台灣網等中共大外宣平台使用,或是留言區會有許多簡體字留言在幫忙洗白。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