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逾10兆資產、服務遍及1400萬人的國泰金控,在銀行、保險事業穩健發展下,橫向串聯集團力量,融合通路拓展、產品研發、投研能力三大金融核心優勢,積極完備「資產管理平台」,展現擴大第三獲利引擎的企圖心。
國泰舉辦首屆資產管理高峰會
國泰金控累積逾60年海內外投資經驗、現有300位投資研究專家,日前舉辦首屆「國泰資產管理高峰會」,由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領隊,與國泰人壽董事長熊明河、國泰世華銀行董事長郭明鑑、國泰世華銀行副董事長蔡宗翰、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等帶領團隊參與。
高峰會邀請國內外頂尖資產管理業者,包括PIMCO、黑石、摩根士丹利專家等近20位投資權威領袖,展現豐沛的全球人脈力外,亦針對AI、總體經濟、債券、國際股和私募信貸等趨勢進行全方位解析。
資產管理「夠穩健,才能靈活前進」
「夠穩健,才能靈活前進。」蔡宏圖在會中指出,通膨、地緣戰爭等因素導致外在環境正快速改變,投資方式、工具與管道跟過去有很大不同,國泰在做資產管理與投資時,向來以長期投資價值為指引,非常重視風險控管,
蔡宏圖表示,台灣在全球富有國家中排名第五,在亞洲區僅次於新加坡,但國人過去資產配置多儲蓄少投資,主要是對工具和風險不了解;國泰金控擁有相當專業人才和經驗,從產品研發、發行、銷售到服務都能一條龍進行財富管理,未來資產管理平台將提供全方位產品和服務,並輔以資產配置的風控能力顯現長期投資價值。
國泰金控期許自己以身作則,不僅為國人財富保值、增值,更要發揮市場影響力,為市場注入更健康的投資理念、創造與國際看齊的多元服務,並提供資產管理人才更寬廣舞台,豐厚台灣資產管理產業的蓬勃發展。
滿足多元通路需求 佈局全方位產品
國泰投信做為集團內金融商品提供者,從主動到被動型基金一應俱全,透過全台投信界最有競爭力的百人投研團隊、管理2兆元資產,在國泰資產管理業務中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上半年台股漲幅全世界第一,國泰投信憑藉優異的投資眼光與風險控管能力,也繳出亮眼成績單,8月稅後淨利2.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新高達15.6億元,年成長35%。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指出,未來會以客戶需求出發,透過集團風控管理經驗與通路,不斷在主動、被動型基金、投資型保單上推陳出新,或與國泰人壽專長結合設計固定收益、債券基金等,為不同通路推出能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新商品。
另外,國外高端資產管理業務中的私人銀行服務,其客戶擁有另類投資占比約20%,台灣也逐漸看到需求,因此,國泰也建議,希望讓更多元的產品來到台灣,靈活掌握市場需求。
應對複雜環境變化 風控能力領先業界
在創造長期價值方面,管理資產部位逾7兆規模的國泰人壽,更是集團中風險控管能力的佼佼者。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指出,就資產管理來說有3個重點,一是產品、二是通路、三是專業人才。屬於買方(Buy-side)的人壽,因保單契約期間關係,旗下投資、風控團隊必須不斷尋找適合的投資標的,將收到的保費投入6年、10年、20年等長天期標的,累積非常多固定收益商品的採購經驗,能做為集團開發新產品的支援。
此外,國泰人壽有7成資金在海外,已經累積多年海外佈局經驗,在與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交流的過程中,能對固定收益、私募股權基金累積深度與廣度的理解;或同樣是ETF商品,如何在不同景氣循環變化中,選擇差異性商品進行配置調整,亦累積相當多的專業投資技能。
未來投資市場會越來越複雜,劉上旗表示,集團資產管理平台串接後,也會促進集團人才培育經驗交流不管是專業基金經理人、全權委託代理的基金經理人或產品研發人員,若能將此經驗累積、組成多元異質團隊,對於集團未來發展將有很大幫助。
跨域、跨界人才歷練 累積多元能力與視野
人才培育向來是國泰金控最獨特的優勢之一。
以國泰人壽為例,劉上旗表示,台灣壽險業海外發展規模大,備受國外的資產管理公司重視,當市場上有大變化時,會被徵詢看法,或有大事發生時,投研團隊也能直接與對方的財務長或CEO對談瞭解事件動向;每年也會有同仁派駐到新加坡、香港、紐約,或跟歐洲、英國的資產管理公司交換同仁進行業務交流,這些都是培養人才跟國際接軌、建立全球視野的好資源。
在跨界能力培育上,國泰人壽也鼓勵2萬3,000名業務員考取證券、投信類證照,從壽險部隊變成國泰金融家,以更強的穿透力為客戶提供多元的資產管理服務。
國泰深信「夠穩健,才能靈活前進」,並將為客戶創造價值視為使命,未來將集結國泰人壽投研能力、國泰世華銀行通路佈局能力、國泰投信商品開發能力,協力擴展資產管理的能力與服務範疇,推動讓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