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創業者,在時間管理上,都適用「80∕20法則」。即使是沒有說「不」權利的上班族,也必須調整步調,空出10~20%的時間,思考更有挑戰性的事物。
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每天被大大小小的事情逼著跑,生活只能用「衝來衝去」來形容,印象中,連上廁所都用衝的。當時在創業,年紀也很輕,總覺得這樣很正常。有天有位前輩提醒我,把生活逼得這麼緊,不僅是在傷害健康,也會讓自己的決策品質變得很差。我心想,這位前輩和我處在人生不同階段,我哪有可能像他一樣,過著這麼從容的生活,於是我繼續過著陀螺般的創業日子,每天繼續旋轉,還常常以自己是大忙人為傲。
幾年前,錄取了台大EMBA,課程開始前,我感到非常猶豫。心裡想著,工作已經這麼忙,我怎麼可能抽出時間去應付課程和其他活動。EMBA的學長建議我,不妨讓自己空出一些時間,除了同事會變得更強,自己也才能看得更高更遠。在這樣的建議下,我試著學會「放手」。放手幾個月後,我發現什麼壞事都沒發生。這才發現不再是大忙人的我,更有餘裕來思考公司和自己的下一步。原來,以前的我只是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
想想自己在忙什麼?
過去的我,來者不拒,只要別人有什麼幫得上忙的,一定說「好」。改變了生活方式後,我發現在時間管理上,處處都適用「80∕20法則」。20%的事占據了你80%的時間,但這20%的事,卻不見得是最重要的事,很多時候,它們也許有幫助,但考量到時間的稀缺性,也許你應該果斷地捨去。
不當大忙人後的我,常常提醒自己,每答應一件事情,後續往往都是好幾個小時的投入。除非我真的很有熱情做這件事,不然可能也無法把它做好,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說「不」。慎選任務,是時間管理的第一步。對於那些不重要的事,勇敢說不,才能讓自己空出更多的時間,成為有餘力思考的人。當然,一開始說「不」並不容易,甚至會讓自己充滿愧疚。但如果你不說「不」,就不能改變自己的時間安排。
在職場上,你往往沒有說不的權利
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或像我一樣是創業者,你會有很多說「不」的機會。但如果這是主管、老闆交代的任務,你只能使命必答,沒有說不的權利。的確,這是職場的現實,但你可以做的,是調整你的工作步調,盡量讓自己工作空出10%、20%的時間,可以思考更有挑戰性的事物,這不只對你個人職涯很有幫助,也往往對公司整體生產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工作上,被例行事物忙得焦頭爛額的人,往往很難有開創性的想法,因為所有的精神都已被填滿占據。這時候,你也許可以思考,怎麼樣有技巧地放掉那些工作上最不重要又耗盡你多數時間的事。如果可以在工作中硬擠出一些時間,你的頭腦會更清醒,生產力也會更高。
能說「不」的不只是職場,畢竟職場只占了你一部分的時間,我們每個人還有其他太多的角色,所有其他角色占用你的時間,你還是有機會說「不」。
你也是大忙人嗎?試著調整時間、試著說「不」,這是善待自己的第一步。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拍拍圈科技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