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們需要好的指揮家-柯文昌談企業界期待的政治領導

溫曼英
user

溫曼英

1989-01-15

瀏覽數 12,300+

我們需要好的指揮家-柯文昌談企業界期待的政治領導
 

本文出自 1989 / 2月號雜誌 第032期遠見雜誌

問:幾個月前你去過一趟大陸,能否談談對於台商在那兒投資的觀感?

答:這次我去了北京、廣州、深圳,感覺台灣的企業、生意人在那邊相當活躍。比方說,到深圳馬上就有人跟我提到,最近新開的好幾家工廠都是台灣人投資的;我在北京也到處碰到台灣去的人;在廣州,我們去看秋交會,裡面多的是台灣面孔。

問:目前政府並未開放大陸通商,你覺得這種熱絡現象的背後,隱含了那些問題?

只見中國不見中共

答:我跟很多人談到為什麼要去大陸投資,他們說,同文同種管理比較容易,再加上那邊又提出很多優惠的合作條件。最讓我擔心的是,不少人最後還加帶這樣的一句話,「即使發生什麼事情被吞掉,至少也是給中國人騙的,比被泰國、菲律賓人騙要好。」

我們不能只用中國人的眼光來看他們,畢竟有一個中共的政權在那裡,至少中共官方政權仍然在講四大堅持。現在大家一廂情願的貼上去,足以顯示我們沒有清楚的國家目標,社會上缺乏對這個問題的共識,而企業界也沒有看到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目前企業界喪失了廉價勞工的優勢,再加上投資環保成本的必要性,當大家看不到清楚的國家目標或行政院政策時,當然就各求自保了。讓自己的企業存活最容易的辦法就是趕快往大陸、菲律賓、泰國等工資便宜的地方搬,或是追求近利,在國內能撈一筆就算一筆。

問:以一個專業經理人的眼光來看,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逐漸喪失凝聚力,大家都各求生路,而不顧整體利益?

答:過去我們的國家有一個整體目標--反攻大陸,為了達成目標,一定要讓台灣能生存、建設好。反攻的壓力很明顯,因此不管是老百姓、企業界、公務員,都感覺自己可以為國家盡一份力量,做得很起勁。

可是慢慢地什麼都講求開放、自由化了,兩岸關係又進入一個比較曖昧不明的狀態,敵意不見了;看到中國,看不到中共了。所以,現在假如抽樣問一些企業家或主婦、學生、工人,我們三、五年可見的國家目標在那裡?可能沒有幾個人講得出來。

氣勢磅薄的指揮家

我認為,台灣急需要一個三、五年可以達成,大家可以參與,足以讓人興奮、帶勁,又產生施政氣勢的目標。這個目標必得看得到、講得出,它不是一大本行政院的施政報告,而要讓大家能夠溝通、傳播、認同。

問:誰是揭櫫這個目標的關鍵人物?他應擔負起什麼樣的領導責任?

答:關鍵人物在行政院長。就閣揆的角色而言,他,一、要定出目標,鼓勵閣員參與決策過程。二、要建立共識。三、要真正評估、考核閣員是否執行了目標。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問:具體而言,這三項工作要如何達成?

答:第一件事情,一個好的行政院長應該去找他的閣員,對閣員講他的目標,透過大家的參與,討論這個目標,閣員回去之後會想出自己的政策,這個政策自然而然會跟目標配合。

這樣一來,院長在做溝通的工作,閣員也在做溝通的工作。就好像一個交響樂團,看起來樂器很複雜,可是好的指揮家自然而然能使大家奏出協調的聲音,使整個樂章雄壯而有氣勢。

總統講的施政要有氣勢,氣勢怎樣產生?氣勢不是單從一個人產生的,而是從整個團隊。擔當從那裡來?擔當是知道我要怎樣讓目標達成,自己在達成目標中能貢獻什麼。透過這整個團隊自然而然一直傳達下去。新聞媒體、輿論界都知道國家的目標,也不斷地談。在這種情況之下,社會的清議才能夠起來,沉默的大多數才能感覺到可以如何「愛」國。

第二件要務就是要建立起共識,不斷地和外面溝通,不斷去推銷目標,推銷自己的理念,讓大家聽來興奮,深獲鼓舞。一個領導者的魅力就在這裡,他能不斷地讓人感覺這個東西很有意思,號召大家都來參與。

真的不行就換人

問:傳播目標、建立共識之後,又如何確定目標確被執行?

答:一個行政領袖一定要能評估、考核所有的閣員對於達成目標所做的貢獻。因為大家已經談得很清楚了,隔段時間,就要評估各閣員做得好不好,有沒有配合目標,是不是要做事又不做。真的不行的話就換人,有獎有罰自然而然大家就來勁啦。

一個領袖對表現好的閣員應該給予獎勵,不好的就換下來,長此以往整個社會便能建立秩序,因為大家都覺得很公平。

這些事情我們的俞院長可能有在做,但是很明顯地,沒有功效嘛!

如果長時間來大家都感到喪失了目標、不知怎麼參與、步調不一致,公權力不能伸張,歸結起來,這是行政領袖應負的責任。

問:你覺得假如缺乏堅強的領導和目標不明確的狀態繼續延續下去,會使台灣變成什麼狀況?

答:會使台灣喪失很好的時機。因為沒有強力領導,公權力、公信力會不斷地被腐蝕、扭曲,只有每下愈況。現在有好機會,可以投資增強實力,但目前談什麼事情,怕都難得到大家的共識。可是,我們現在最能夠做、也最應該做的,就是增強我們的實力。如果實力不斷增加,國際地位一定會跟著提升。

比如過去經營事業賺了一些錢,應該投資在提升人力資源上,往人力資源高級化的路走,引導外資來投資軟體、材料、精密機械等高級產業。

只要我們有一個有效的政策去執行,有一個好的目標來配合,就能做到這一點。此外,像公共設施、公共建設的投資,可以把台灣建設的非常有效率。這是大家一定能認同的近期目標,可以鼓舞大眾,錢就不會跑到六合彩、炒股票上,因為大家知道有什麼地方可以配合政府的目標。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