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台灣詐欺案累計超過3萬件,財損金額高達近新台幣89億元,創下史上新高紀錄!根據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出,未來兩年內假訊息和訊息濫用將成為全球最嚴重風險,網路安全則排名第四大風險。
隨著數位快速發展,詐騙方式不再是單純話術詐騙,當防範詐騙成為全民課題,富邦人壽長期推動保險教育,為因應近年金融詐騙事件頻傳,積極加強防詐議題,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並響應政府「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聚焦「識詐宣導」,持續透由各式宣講與課程,提升公眾對金融詐騙的警覺性。
除了針對企業內兩萬多名內員工,推出「防詐339」防詐宣導系列活動,更攜手臺北富邦勇士籃球隊推出「防詐勇士 不做傻事」系列宣導影片,同時在「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決賽中,向現場球迷廣宣加入全民防詐行列,由內至外、由線上到線下,皆展現富邦人壽推動全民識詐及阻詐的決心。
「防詐339」拆解詐騙樣態 由內而外全力阻絕
「郭大姐正哭訴投資款項被騙光,原來是她誤信一個假冒名師的投資群組,還把保單解約,投入不少金額,殊不知該群組是詐騙集團冒名設立…」近年來台股熱,投資詐騙橫行,是詐欺犯罪中為數最多的案件,富邦人壽深化內部宣導,以「防詐339」為主軸,推出《白吃午餐的代價》宣導影片,真實演繹「投資詐欺」情境,提醒員工切勿聽信高報酬、穩賺不賠等「假投資」詐騙話術,且不得有招攬或推介未經主管機關核准或備查的保險或其他金融商品。
「防詐339」意即「防詐3不3要、長長久久」暨「刑法339條詐欺罪」之雙關語、加深印象。「三不」意指不聽信來源不明訊息、不加入陌生投資群組、不用保證獲利APP或投資理財網站,「三要」則是提醒投資人要警覺、要查證、要報警。宣導足跡遍及全台通訊處,共計近400場活動,不僅強化第一線保險業務員的阻詐意識,培養對客戶異常交易的敏銳度,共同肩負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攜手保戶對抗詐騙,打造富邦防詐DNA。
結合運動賽事 「全民防詐,我們都在!」
為讓防詐宣導效益最大化,富邦人壽多管齊下,結合「富邦人壽UBA大專籃球聯賽決賽」口號,以「全民防詐 我們都在」之口號,鎖定年輕球迷、高曝光流量,於決賽現場透過現場螢幕與線上轉播,強化球迷與收看轉播觀眾慎防金融詐騙之群體意識。
不僅加強防詐議題宣導,更積極實踐公平待客之「注意與忠實義務原則」,於觀眾席展板與賽場立牌宣導,帶領觀賽球迷認識常見保險樣態;中場遊戲期間,由主持人向所有球迷反覆提醒,呼籲隨時提高警覺,疑遇詐騙冷靜查證。觀賽現場總計觸及近10萬進場觀賽人次,線上賽事轉播共計140萬人次觀看。
「警覺、分辨、查證」 人人都是防詐勇士
富邦人壽呼籲大眾,識詐第一步「冷靜不躁進」,保持警覺、分辨可疑、主動查證,並且牢記165反詐騙專線。為有效達成防詐宣導目的,與臺北富邦勇士籃球隊合作,推出「防詐勇士,不做傻事」系列宣導影片,借助明星球員影響力擴大宣導,傳達防範於未然的風險意識,累計觀看人次已經超過250萬,攜手全民一起打擊詐騙。
宣導影片藉由投資、網購、個資保護等主題切入,並邀請運動主播田鴻魁配音,一一拆解各式詐騙樣態,提醒大眾在網路世界中須時刻警覺,若遇可疑狀況千萬別躁進,勇於「查證」才是防詐的關鍵一步。影片中也清楚傳遞富邦人壽外撥電話、簡訊代表號碼、簡訊中連結網址開頭等資訊,協助客戶辨識與求證,以防範受騙上當。
瞄準高齡與青壯年 透過廣播精準宣導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廣播電臺收聽行為調查委託研究》最新報告顯示,40歲以上的民眾觸及率達66.5%。為了精準與高齡和青壯年進行宣導,富邦人壽安排專業律師,與節目主持人互動對答,傳遞識詐觀念及正確的應對方法。
參與訪談的陳力瑄律師,於中廣《媒事來哈啦》接受主持人吳若權專訪中,分享目前最常見的詐騙工具是透過簡訊、網路、購物平台漏洞的第三方支付,以及個資外洩等,並分析,詐騙手法不斷升級且十分細膩,「同時詐騙集團也會透過各種話術誘騙,」陳力瑄說,不僅僅洞悉人性,更懂得透過情感慰藉操控大眾的好奇心與弱點,尤其許多高齡者缺乏陪伴與關心,再加上判斷力退化與數位落差,因此成為詐騙集團首要目標。
當辨別詐騙已成為生活日常,提醒民眾時刻保持警覺且務必首要查證,隨時留心家中長輩,勿輕信各種來路不明資訊,才能遠離金融詐騙,守護資產多一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