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海西計畫的人才庫 廈門大學13科系擠上前10大

游常山
user

游常山

2006-12-01

瀏覽數 32,000+

海西計畫的人才庫 廈門大學13科系擠上前10大
 

本文出自 2006 / 12月號雜誌 快速時尚 橫掃全球:平價奢華風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祖籍福建的台灣大詩人、中山大學教授余光中,今年4月5日,在母校廈門大學建校85周年慶的晚會上,朗誦了他的成名作之一、在海峽兩岸都廣為流傳的《鄉愁》。

不止余光中,廈大為了大大慶祝85周年,破天荒請來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包括台灣的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1986年化學獎)、戴維(1996年生物醫學獎)、柯爾(1996年化學獎)、孟岱爾(1999年經濟學獎)、葛蘭傑(2003年經濟學獎)、葛羅斯(2004年物理學獎)。

在中國大陸連續八年經濟成長率都超過8%跳躍成長中,福建省與沿海廣東、江蘇、浙江等比起來,發展相對落後。

但因為廈門大學,福建的高等教育卻頗出色。廈門大學定位是研究型大學。博士以上的師資有1123人,當選相當於台灣中央研究院地位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兩院院士,就有17人。

研究生密度也非常高。目前廈大有65科系,學生近3萬名,研究生就占了1/3,近1萬人。而且廈大有13個科系排名全中國前10大。根據中共中央教育部評選「國家重點學科」,廈大被列入前10大優秀科系包括:政治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金融學、高等教育學、國際法、歷史、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動物學。

管理領域〉EMBA列全國四強

下午2點半,校園鐘聲響起。廈門大學頓時擠滿穿梭各學院的師生,充滿活力;巨樹參天,初秋午後海風拂面,廈門大學竟然有幾分南洋風情。

說起來,廈門大學的辦學淵源,原是來自東南亞,關鍵在1921年華僑陳嘉庚捐資成立廈大。之前福建省的高等教育中心應該是由歷史更悠久的閩北主導,尤其是自1000年前的南宋,就有大儒朱熹在閩北講學。

廈大是福建省人才庫。福州大學、福州師範、集美大學,和廈門大學比起來都只能排名在後。

廈門一枝獨秀可以和北京、上海的全國精英名校一較高低,自有其歷史因素。建校85年,面對東南亞長期吸取華僑社群的資源,使得廈大成為福建省學術機構的領頭雁。

創校當時是在民國肇始、百廢待舉的軍閥割據年代,地處東南一隅、受兵燹荼毒較輕的廈門大學,反而成為學術的世外桃源。

近年來,中共官方為了加入世貿組織(WTO),與日漸一體化的全球經濟接軌,特別重視商學院的管理教育,廈大也被中共教育部選為十大重點名校。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廈門管理學院院長翁君奕說,廈大管理學院的會計系、統計學系是全國第一名,經濟和管理科學是全國第二名,而 EMBA在2005年的一項「中國最具影響力EMBA」評比中,更與上海的中歐管理學院,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並列全國四強。

這種學術的吸引力,讓廈大管理學院可以和北京國務院的國資企業委員會合辦「EMBA」專班,專門教育國務院轄下國企轉型領導人的再教育。

傳播領域〉攜台合作 就地徵才

除了管理學院,攸關中共政策落實的傳播領域,也是廈大經營的重點。由於口碑不錯,已經有台商看上了本地的傳播人才。

「廈大的廣告系是全國第八名,我們奧華(台灣奧美和福建的合資公司)打算就地徵才,可以和上海、北京的大廣告公司爭,」廈門奧華廣告總經理、也是台灣「我是大衛」廣告公司總經理鄧臺賢說。

因為地緣因素,廈大對台灣的研究,也很知名。台灣研究院也是廈大的另外一個特色。不只重視經濟、政治、兩岸關係,也對台灣史、台灣文學、台灣大眾媒介的多有研究。

副院長鄧孔昭,研究明鄭以後的台灣史,無微不至,鉅細靡遺,連台灣的古荷蘭文專家曹永和、二二八族群衝突史專家賴澤涵等人都非常熟稔。另外,資深研究員陳飛寶、朱雙一,分別研究台灣的媒體和文學,和台灣的學界、作家非常熟。

「台灣的電子媒體由於供過於求,製作生產模式,很多已經採取置入性行銷的產銷結構,」10月9日,頭髮斑白的陳飛寶在對廈大傳播學院學生演講時,提出這個他去年來台北採訪觀察時的發現。

朱雙一教授則熟悉台灣每一位重要的當代作家,甚至在台灣出版論文集。

廈大台灣研究院的前幾屆碩士生,不少留在廈門工作。他們有的是台辦,有的是港務局公關,有的是招商窗口。

85年前華僑陳嘉庚以落葉歸根心情,回饋故里的興學之舉,使得中國大陸多了一個世界級的研究機構。廈大經驗有多少值得台灣高教學習的地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