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上海的魅力,可不只火紅電視劇《繁花》裡描述的老上海!現代的上海,不管是雞湯豆腐跟蒸餃的ㄧ般美食,或是名稱特別的「莜麵」「伯牙絕弦」,都一樣令人神往!
此行梅雨季來中國,各地升溫。加上足疾不良於行,苦不堪言!
一日下午在上海乘地鐵訪友,在車上忽接來電,改為次日。即時轉念半途下車,見是南京西路站,鑽出地面:是吳江路步行街,只見人頭湧動。街口一間法式麵包店口叫「牛油/奶油」,好多人在排長隊。我就借坐其室外坐椅歇腳。
中午沒吃,見有x楊生煎,叫了生煎包與百葉結粉絲湯,口感材質大失所望。
復徐行,暮然回首!在街角二樓處竟見有「西貝莜麵」,雖已半飽仍被吸引上二樓落座。十多年前,它在上海剛開的時候,是一座難求!今逢週四尚不到飯點來客半滿。
它知名的莜麵,是一種用手掌搓出來的小麵條,約二、三公分長,兩頭尖尖中間胖胖。
仔細研究點了雞湯豆腐,自帶加熱的一個煲仔。湯鮮豆腐有材火味。
有鄰坐客還好奇這盅奶白湯啥,分了一碗給他!
一碟才三個的蒸餃(韮菜雞蛋蝦仁餡)。滋味不俗。
就這二道,恢復了對上海是美食聖地的信心!
臨行前日,特地約老友Y一敘。地點就選吳江路。我在9點半,由八號線底沈杜公路站出發。他由二號線西端而來。約了11點吳江路小楊生煎對面小廣場。結果當地有好幾家小楊。還好有手機,搜索聯絡一番,才在11點半碰上頭。
西貝莜麵在二樓,選臨窗位。
仔細研究,點了拌黃瓜麵筋冷盤,其調料拌醬鹹酸度剛好。開了個胃!
招牌小碗莜麵,那天沒叫這莜麵,終於嘗到,中間胖胖地有筋,二頭尖尖順滑。
三粒蒸餃,讓Y嘗嘗26元的蒸餃。
一道牛骨肉,帶點筋,肉質嫩比那什麼美國牛排好吃多多,香!一大盤,我倆吃了三分之二!用其湯汁拌莜麵更是搭調!
必點優酪乳霜淇淋,不甜不酸,爽口清涼消化!
在樓上,就望見地面層街邊有幾張室外桌椅。
下到地面,對街見是一間叫「Chagee 霸王茶姬」的連銷店,全國有三千家。
選室外蔭頭下二人坐下,Y去點了二杯最熱門的「伯牙絕弦」。好大大一杯奶茶,微甜。才二十元!
用特殊吸管一口下去,也不多也不少的量充滿口腔。只能用絲滑順口形容!嘆飲二個多小時仍保溫。
兩人對街景建物一番批評。迎面來人俊男美女更是來不及看。Y發現,現代女子99%皆足登球鞋一雙!
來了十多天,帶了從古巴買的可喜巴(Cohiba)雪茄,卻一直沒抽。如今有此氛圍之場景,著實好好享用一番。
觀察行人年輕居多,有活力臉上有著自信。因逢週六,也不少家庭出遊!
鄰座一位上海大叔中氣十足高談闊論,有點吵!應該上台去唱花臉!
【※吸菸有害健康】
我倆回憶,初識是1974 年,台北一個建築設計頒獎典禮。我倆分獲金、銀獎,日後各自在房地產界發展。我離台後,走了加拿大、星加坡、香港。
Y長我幾歲,幼年隨父北京、四川、大西北,轉至香港。隨神父到美國求學攻建築學、曾在貝大師處工作。1970年代去台灣,創立地產公司。
1990年代,我們又在上海相聚。興趣相同三觀一致,不時多有聯繫,聊建築、品字畫,還談共同的朋友。
這次去杭州祝舅媽百齡誕。特繪乙幅松竹長青圖。
Y就能看出畫中有龍、有鳳、有麒麟的喻境!
大嗓門走了,安靜不少。我可捨不得走,又掏出菸斗,裝上半斗爪哇煙絲。吞雲吐霧,再嘆上半個小時!
我們坐的角落,靠著一幅磚砌外牆。仰頭靠上去發出木板聲音,仔細發現,真是木板牆面,連那紅磚也是一種防水的室外用壁紙,驚嘆現代建材的進步!
【※吸菸有害健康】
一直耗到4點半,才依依不捨離席。對街樓層地下就是南京西路站,落到月台,我倆去向一東一西,他的車先來。但他說不急,再等下一班,結果硬是先送我上東行的車。在車上見其招手示意,猛然想起「伯牙絕弦」的下一句,是——
知音難尋!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建築師;原文刊載於作者本人部落格,經同意重新編輯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