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分享休耕法1/作家王文華:休耕時,更要與「農會」互動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6-10-01

瀏覽數 19,350+

分享休耕法1/作家王文華:休耕時,更要與「農會」互動
 

本文出自 2006 / 10月號雜誌 上班族新生活運動

我很期待『三七五減租』,甚至是『耕者有其田』,但我的地主沒那麼好心,」2004年12月,知名作家王文華在職場工作正好滿10年,面對不斷「耗損」他精力與時間的地主(或說企業主),他決定從「佃農」變成「自耕農」,暫別職場。

不過王文華的休耕算盤,打得很響。「休耕除了休息之外,更要試試看,能不能種出其他不同的東西?」他舉例,近來台灣許多縣市正想盡辦法,把農地休耕期變成觀光季。許多休耕農地改種起漂亮的大波斯菊、向日葵,不僅一樣能恢復地力,數百公頃的花海,更能招來許多觀光客。

所以,王文華對休耕的定義是:放長假不是逃避壓力,而是另類的增加生產力。

10年職場生涯,王文華也數度興起休長假的念頭,但是他都會問自己,是不是只是想逃避現實?

王文華強調,如果只是想逃避現實而選擇休耕,那只會造成惡性循環,以後一面臨壓力,就會習慣「休耕」,那人生還有什麼競爭力?

進一步分析,當人處於休耕時,更不能忘了跟「農會」互動。

農會由誰組成?可以是以前的同事、同學,甚至是繼續去認識新朋友,為將來的「復耕」,打下最佳的人脈基礎。

收起《史丹佛的銀色子彈》的理性,王文華用《蛋白質女孩》的感性,來分享自己的休耕記憶。

離職後的這一年多來,王文華曾跑回到自己12年前求學的母校,找到當年的教室、曾經坐過的座位,想要看一看,當時那位充滿熱情、求知若渴的「小男生」,還在不在?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休耕的時候,不一定要向前看;往後看,找回自己當初的熱情,也能讓自己瞬間回春,」他說。

「手機收不到訊號,我們會移動位置,找訊號;那人生收不到訊號,是不是也該出走一下?」

「放慢腳步、調整呼吸。聰明休耕後,又能以滿格的訊號,迎接下一段人生,」王文華認為,用理性方式,過感性休耕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福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