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上學好難〉迴響1.人人都能做偏遠小學的貴人

林妙玲
user

林妙玲

2006-10-19

瀏覽數 25,900+

〈上學好難〉迴響1.人人都能做偏遠小學的貴人
 

本文出自 2006 / 10月號雜誌 上班族新生活運動

儘管守護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在台灣,關心偏遠地區小孩的善心天使已愈來愈多。

在教育上的結構性問題無法一下子解決之前,民間的自力救濟愈來愈普遍。這幾年,來自個人、社團組織或者是公司行號的志工,分布在台灣各角落,幫政府做了許多來不及做或沒做到的事情。

耶誕老公公/康錦輝

總是為缺學費的孩子發愁

住在淡水、54歲的康錦輝,之所以注意到屏東原住民部落的學童,起因於一封讀者投書。

11年前,屏東縣原住民文教協會前理事長梁明輝投書報紙,疾呼外界捐贈物資幫助原住民小孩。貧苦出身的康錦輝,心想台灣怎麼還有人在過他小時候的苦日子,經過一番曲折之後,聯絡上梁明輝,至此與屏東結下不解之緣。

「我自己是貧苦出身,不忍心孩子受一樣的苦,」康錦輝說,堅持下去的動力只是單純的「同理心」。

總穿著排灣族背心的康錦輝,是屏東縣原住民學童心中的「耶誕老公公」。11年來走遍屏東縣每一個部落,所到之處總給貧窮孩子留下白米、布鞋與獎學金等。不過他並非富人,一度還因搬運沉重的物資,而心肌梗塞,在閻王面前撿回一命,至今仍要吃藥控制。

「阿伯來想辦法,你好好讀書不要擔心,」每逢新學期開始,康錦輝身上就背了許多「業績」,常為沒飯吃、缺學費的孩子發愁。由康錦輝等人籌措獎學金贊助的第一屆孩童,已有人考上台大法律系。

在最偏遠、貧窮的土地上,族群融合不用喊口號,可以像喝白開水般自然。

基於認同與感謝,瑪家部落還為康錦輝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賜名典禮,大頭目蔣來義為他取了一個貴族才有資格擁有的名字——古樂樂。愛把「我們原住民……,」掛嘴上的康錦輝,今年並獲得屏東三地門鄉長包水生頒發的「榮譽鄉民」獎章。

旅遊也服務/假期志工

白天旅遊,晚上幫孩子做課輔

除了讓孩子吃飽肚子、有錢讀書,這幾年民間團體看到更深層的問題,主動提供偏遠孩子課輔資源。

愈來愈多人從四面八方,來到距離台北五個小時的花蓮縣富里鄉,這些人遠道而來,既是為了花蓮的好山好水,也是為了當地學童。他們都參加了金車教育基金會主辦的「VoVa30假期志工」計畫。

「假期志工是一種利他的旅遊觀念,國人應提升度假層次,休閒也能服務別人,」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孫慶國說,假期志工漸成歐美的度假趨勢。

去年9月,孫慶國引進「假期志工」觀念,並率先結合課輔與旅遊,號召各界人士,自費前往人數總共不到60人的花蓮縣學田、富南國小,擔任一星期的課輔志工。

一學年以來,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三位志工進駐,參與假期志工計畫的人數,突破百人。

白天孩子上課時,住在校舍的志工,自行安排行程各處玩;傍晚再回校陪孩子,一週約有30小時的課輔時間。「有志工在,至少孩子做功課有人陪,家長很歡迎假期志工,」8月新上任的學田國小校長楊智璇說。

給偏遠學校帶來多元文化刺激,也是假期志工的另一貢獻。「來自各種背景的志工,為自己創造了意義,也為學童創造了機會,」孫慶國說,輔導志工不是要去取代正規教育,而是藉由服務的行動,讓志工與學童都能體會到心靈感動與文化衝擊。

視障長跑選手賴智傑,便在去年底參加假期志工計畫,帶著新婚妻子葉昭伶與導盲犬,到學田國小度蜜月。賴智傑帶小朋友認識導盲犬,台大外文系畢業的葉昭伶則教小朋友英語。「與其花大錢出國度蜜月,還不如到偏遠小學當志工來得有意義!」賴智傑說,與小校師生與社區民眾互動的有趣回憶,至今仍讓夫妻倆津津樂道。

中介平台/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讓外界與孩子彼此交流互動

政府過去幾年來裁併小校所持的重大理由之一,是缺乏同儕互動與文化刺激。但事實上,許多小校本身,就擁有很多無法取代的文化。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南投縣的許多原住民小校,便是文化瑰寶,只是經常面臨資源匱乏的困境,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因而擔綱起中介資源的平台。

從2001年開始,原本倡導創造力教育的東元基金會,除了在南投持續舉辦教育營隊,並開始資助與認養小學,給予生活、醫療上的輔助。

「如果孩子連吃都吃不飽,怎會有競爭力?要先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總幹事蘇玉枝說,為了讓孩子吃得正常,不僅贊助早餐,也幫忙號召愛唱歌的原住民孩子們,讓他們在傍晚練唱、吃點心,而這些都是「可以促進創造力的正向力量」。

同時,東元基金會也邀請各界人士關注偏鄉學童,包括學者洪蘭、曾志朗與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行資深副總裁李志勳、錸德集團副總裁楊慰芬等人。至今南投已有平靜、合作、久美與新鄉等國小獲得協助,有些還成立了合唱團與踢踏舞團。

2003年創立、曾獲得台灣區合唱冠軍的新鄉國小合唱團,一度缺乏經費,但後來由東元等三家基金會認養,運轉順暢。在前任校長馬彼得的帶領下,2005年更到香港參加世界童聲合唱節,清澈歌聲引得與會代表,紛紛邀請新鄉學童到各國表演。

因為各界的支持,這些有潛能的孩子跨越了地域隔閡,獲得更多交流機會。

一次,在南投學童北上表演的空檔,洪蘭與蘇玉枝等人安排孩子們參觀傳說中的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迎接他們的正是董事長陳敏薰。

「孩子來台北表演之餘,也體驗到部落中沒有的斑馬線、電梯,還看到101,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不就是文化刺激?」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笑說,只要有充分的城鄉交流,就可補足偏遠小校文化刺激不足的問題,文化刺激不足並不是充分的廢校理由。

全職志工/原培會祕書長楊曜誦

從一間電腦教室開始E化部落

「是天災人禍促使我做出這樣的選擇,」個頭不高、經常穿著牛仔褲與T恤的31歲志工楊曜誦,一天到晚往新竹後山的原住民部落跑。延續著大學時代的志工路,至今已累積了13年原住民服務的資歷。

2004年艾莉颱風使得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滿目瘡痍,風災過後隔天,時任籌設中統一高島屋小主管的楊曜誦,本來只請了一天假回去看看孩子,後來延為一週,最後乾脆辭職。

當時因風災而遷居平地的災戶,不少人直接把孩子留在平地就讀,孩子出現適應不良狀況。

當時,剛成立「原住民部落培力協會」並擔任祕書長的楊曜誦,為改善這群孩子的弱勢學習處境,就在竹東租下一間房子,權充孩子的課後輔導暨安親班。

約有50個國中、小學生,一下了課就到班上報到,在志工老師的督促下,吃了點心後開始寫功課。只是輔導班撐了一年後無以為繼。

原培會成為新竹後山部落中重要的衛星團體,兩年來幫忙提的案子不下15件。

其中,今年3月甫成立司馬庫斯的電腦教室,就是影響長遠的教育提案。楊曜誦表示,這間教室原本設定為大人進修用的,但電腦可以刺激圖像思考、也能做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孩子更應是電腦教室中的主角。

剛升小三、雙腿不便的曾曉雯,已能夠自己靠著輔助器,走路到部落裡的實驗分班上課,下課後還經常「掛網」,與遠方的朋友以「即時通」互通訊息,她正在學習可以幫她飛躍於現代生活的新語言——網路。

聽得懂泰雅語的楊曜誦,用他的「漢人觀點」,協助泰雅族擘畫文化傳承大計。「木雕、傳統歌謠,對原住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小事,但對我們這些漢人來說,就是彌足珍貴的文化。」

「未來還要研發出一套泰雅文化課程,把它上網,讓所有族人自由下載,成為傳承的模式之一,」楊曜誦說。

他認為,一套永續而完整的部落工作模式,對於孩子的影響,比捐錢式的濟助來得更遠大,更有助於消除導致城鄉差距的關鍵因素——資訊不對稱。

儘管家人對他領微薄薪水的志工大業,以「積陰德」的隨緣方式看待,楊曜誦卻認為他正在做的,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

「部落耆老說過『部落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令我很感動,」楊曜誦說他還要繼續挺進。

大家幫忙,孩子就不會偏遠

外界的善心天使,能讓許多偏遠小校的教育品質提升。而這些故事,花費的經費都不多,卻能多給偏遠地區孩子許多新機會。

在有限的條件下,公民部門做了許多事,而政府呢?

「不能說政府沒有在做事,只是組織太龐大,有時候會血管塞住、循環不好,民間團體可以幫忙疏通環節,」蘇玉枝觀察,很多企業都有基金會,如果這股力量能夠確實發揮,並且持續下去,就算是成功。

而種子的力量,是源源不絕、不斷成長茁壯的。《志工企業家》作者柏恩斯坦曾指出,許多志工企業家不再旁觀別人的痛苦,而是紓解痛苦,成為改變世界的種子,「因為問題就在他們身邊,他們乾脆起身幫忙解決了!」

其實,這些孩子可以不「偏遠」,就看你我何時起身幫忙,當一顆播撒愛的種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