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5日)是新加坡總理正式交棒的日子!第四任總理黃循財從執政20年的李顯龍手中接下重擔,將率領新內閣展開他的時代,在國際情勢日益紛亂之際,新加坡的「小國智慧」備受考驗。首先眼下的首要難題,正是考驗如何「收復民心」?
引起國際關注的新加坡總理交接,於今日(5月15日)登場,執政20年的李顯龍辭去總理職務,交棒給第四代領導人、象徵「草根精英」的黃循財。
新內閣名單已於13日下午公布,並無大異動,貿工部長顏金勇擢升為副總理,另一位副總理則繼續由王瑞傑擔任,而前任總理李顯龍卸任後,將改任國務資政,繼續留在內閣輔佐黃循財。
內閣無大變動,新布局著重「延續與穩定」
邀請顏金勇組作為副手的原因,黃循財說明,兩人一同「經歷了新冠疫情的烈火洗禮」,過往已有在嚴峻時期合作的經驗,也熟悉彼此的工作模式,更不用說,抗疫之戰也是黃循財展露頭角的契機。
此外,顏金勇熟稔國際經濟,在地緣政治愈趨緊張之際,有助於新加坡應對全球競爭。雖說顏金勇並不屬於第四代領導班底,但黃循財指出,由經驗豐富的部長出任副手,得以確保延續與穩定(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分析黃循財此次的人事布局,可看出「延續與穩定」是這次組閣的最主要考量,因此,根據《聯合早報》報導,在一小時的記者會中,黃循財就提了六遍「延續與穩定」。他強調本屆政府任期即將結束,為避免打亂原定計畫,並無更動部長職位,此舉也有利於人民行動黨應戰大選。
然而,力圖維穩的新內閣布局是否能因應劇變中的全球政經環境,仍待考驗。眼前,黃循財就有三大挑戰。
挑戰一》2025大選逼近,考驗黃循財能否收復民心?
黃循財的當務之急,就是即將到來的國會大選。外界仍在觀望,原訂於2025年的選舉是否將提早登場。許多分析師也認為,真正的內閣布局,會在大選結束才公布。
「當我說不會假設行動黨一定會贏得下屆大選,或是不會假設我在選後自動當上總理,都是認真的。這是我們當前的政治現實,」黃循財直言,過去李光耀執政時,一黨獨大的時期已經結束,反對黨的聲量逐漸提高。
雖說反對黨目標,是拿下1/3的國會席次,但他認為,若下屆大選選情更加膠著,人民行動黨得票率下降幾個百分點,「兩個或三個反對黨一起取得超過50%得票率,組織聯合政府,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2020大選,人民行動黨得票率為61%,較上次下滑9個百分點,黃循財這次能否「收復民心」,也是外界關注的要點。尤其,2023年,人民行動黨罕見爆出貪汙案,恐對執政黨聲望造成影響。
不過,平民精英、接地氣的黃循財也有優勢。像是2022年,推出「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傾聽新加坡人民的心聲,未來也將貫徹開放、協商式的領導風格,竭盡所能「確保行動黨仍取得新加坡人的信心與信任。」
挑戰二》高物價、人口老化,凝聚多元社會成難題
黃循財直言,星國已發展得更加富強,但國內外仍充滿了重重難關,不過他保有信心,且樂觀看待。
「過去,我們可以泛泛地說嚮往『瑞士的生活水準』,而如今要再找這樣的單一標準,已相當困難。」他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當前社會已步入「無人涉足的全新領域」,需要政府與人民一同尋找未來前進的方向。
「瑞士生活水準」的由來,是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在副總理時期擬定,1999年的新加坡,要對標1984年的瑞士生活,也讓早期的「新加坡夢」,多奠基在對物質生活的嚮往追求。
時至今日,經濟高速發展下的新加坡,確實也和蘇黎世並列,成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昂的城市,卻也凸顯星國節節攀升的高物價難題,而人民對生活水準的想像,也從物質期待,轉化為更多元的訴求。
不僅如此,和眾多已開發國家相同,新加坡正面臨人口老化的難題,雖說政府已積極引進外國移工,卻也造成本地公民權益遭到擠壓的窘境。
尤其,新加坡是文化、宗教多元的社會,雖說已嚴謹管控人口組成,當前約保持75%華人、14%馬來人,以及9%印度人的比率,但如何打造兼容社會,仍是長存的難題。「我們期待發展成不分種族的社會,但對於這些議題,我們也非常實際。」黃循財接受《經濟學人》訪問時表示。
挑戰三》地緣政治緊繃,新加坡處境恐更艱難
國際情勢紛亂,也將擾動新加坡這座仰賴全球經貿的國際化重鎮,尤其地緣政治的影響力,更不容忽視。「國外事件看似在遙遠的地方發生,但實際上,它們就在我們家門口。」黃循財形容。
《經濟學人》報導,烏俄戰爭引起國際震驚,新加坡是東南亞唯一對俄羅斯展開制裁的國家,此舉卻也造成能源價格攀升,2022年,批發電價漲幅近50%。能源價格外,社會情緒也會受到衝擊,尤其新加坡有許多穆斯林居民,以哈衝突也成為敏感議題。
至於夾處美中兩強之間,雖說新加坡至今皆成功避免被迫「選邊站」的窘境,但隨著中美關係惡化,南海關係緊張,星國的處境恐將更加艱難。「當大國和小國打交道時,他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強大。」
「這意味著我們時不時會說出,或是做出令一些國家不太開心的事,」黃循財在新加坡的媒體聯訪中解釋,並非反覆改變態度或舉動,以迎合不同國家求取平衡,「這不是新加坡的做法。」
儘管外在時局混亂,國內也有不少難題有待克服,這位愛彈吉他的草根精英,已準備好將接下總理的重責大任,率領新內閣迎戰難關重重的未來,期待能帶領新加坡邁向下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