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台中人口數成長又爆了!彰化、新北移居最多,首選之地原來是這一區

陳思豪
user

陳思豪

2024-05-04

瀏覽數 139,250+

近來台中人口數量不但持續增長,還寫下歷史新高,來到284萬人。僅為情境示意,張智傑攝
近來台中人口數量不但持續增長,還寫下歷史新高,來到284萬人。僅為情境示意,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少子化、高房價影響,全台各縣市人口此消彼長,有些城市大幅外移,有些則呈現飽和。而台中絕對是過去最受歡迎的城市,人口數量不但持續增長,還寫下歷史新高,來到284萬人,過往被戲稱「犯罪之都、慶記(台語子彈)之都」的台中,為何能在短時間翻轉?本文有相關分析。

臉上掛滿笑容,站在宜居城市的看板前,台中市長盧秀燕2日喜迎「第285萬名市民」。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中市過去一年人口增長1%,僅次桃園與新竹;人口數則名列第二,僅次新北。台中市、台中縣合併以來,除了2021年因為疫情導致不少人除籍,台中人口幾乎年年攀升。去年6月至今,更是連續16人口呈正成長。

磁吸效應!彰化、南投人口流向台中

「人口磁吸效應持續發威,」談到台中人口增長原因,民政局長吳世瑋給出一個明確答案。台中市除先天的地理環境優勢,各項市政建設一一到位,交通方面有捷運完工、公共建設方面綠美圖、會展中心先後完工,加上完整商業機能及社會福利。台中的城市魅力,不僅吸引中部各縣市人口遷入,同時也吸納其他五都人口。

吳世瑋強調市府也積極建構全齡友善環境,透過多方管道鼓勵民眾「敢婚、願生、樂養」,讓自然增加率持續維持前段班,現階段位居六都第二。為了滿足托育需求,公托從原本的5處增加到37處、親子館從4處擴增至25處、公幼增加242班、生育津貼也由1萬元加碼變2萬元。

面對高齡社會的來臨,也布建長照服務據點及日照服務單位,布建數甚至是全國第一。此外,還全額補助老人健保,照顧身心障礙市民的復康巴士,更是六都唯一免費,減輕年輕人的照養負擔。

台中市府也積極建構全齡友善環境,透過多方管道鼓勵民眾「敢婚、願生、樂養」。陳柏年攝

台中市府也積極建構全齡友善環境,透過多方管道鼓勵民眾「敢婚、願生、樂養」。陳柏年攝

台中都市機能,更勝北部的便利性

35歲的Mason,從小在台北長大,一年前,他選擇到中部發展事業,也在中清路購買新屋;Mason坦言,以生活的角度來看,台中的機能不輸台北,北部有的商店、品牌,台中都看的到,但這邊有更舒服的環境和較低的消費。

過去在北部生活,冬天常面臨漫長的雨季,但台中氣候宜人,另外北部交通是開車族夢靨,台中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塞車問題,至少馬路很寬敞、停車空間充足,自己是一名喜愛在都市生活的人,對他來說「台中過的比在台北還要舒服」。

從數據來看,台中確實吸納了不少縣市民眾,其中以彰化縣遷入人口最多,來到7546人,接著依序為新北市3949人、南投縣3610人、台北市2772人及高雄市2561人。以行政區來看,淨遷入人數前5名分別是北屯區7146、南屯區3361、西屯區2999人、太平區2025人及烏日區1794人。

吳世瑋分析,這五行政區都有相當便捷的交通,鄰近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同時也是近年重劃開發、商辦聚集的精華地段,在各項公共建設、交通利多等政策加持下,吸引建商陸續推案造鎮,成為外縣市民眾移居首選。

台中在各項公共建設、交通利多等政策加持下,吸引建商陸續推案造鎮。Flickr by Cheng-en Cheng

台中在各項公共建設、交通利多等政策加持下,吸引建商陸續推案造鎮。Flickr by Cheng-en Cheng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學者提醒,應重視整個生活圈提升

東海大學亞洲地方創生中心主任許書銘認為,許多縣市長喜愛用人口增長,當成檢驗施政的標準,但從大環境來看,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危機,若有其中一個縣市人口增加,代表有另一個縣市人口外移,最後變成只是各縣市相互競爭,並非長遠推動方向,因此,他不單以一個縣市來做觀察,而是檢視大生活圈的連結。

但從總體環境來看,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危機,近5年來台灣總人口減少了16.8萬人,台中市卻能逆勢增加4.6萬人,仍是非常不容易。

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次台中市人口突破285萬,最值得觀察的地方應該是遷入人口的來源結構,前五名依序是彰化、新北、南投、台北、高雄,其中去年度從新北、台北、高雄移入的人口為9282人,和從週邊縣市(彰化、南投)的11156人其實相去不遠。這顯示台中市人口的增加,除了自身的各項重大建設的推動與施政獲得肯定之外,應該也和大中部共同生活圈逐漸成形有關。 

中部各縣市近年來逐步建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圈,包括以台中市核心區域帶動週邊中介城鎮的發展,中介城鎮再與附近縣市各鄉鎮在各項生活機能與產業發展上互補共創,而能吸引到雙北甚至高雄的人口移居到台中,台中市縣市合併後14年來總共增加了約20.2萬人,也印證了這樣的趨勢。

另外,許書銘也指出,近年來地方創生的議題備受重視,過去某些鄉、鎮或因功能不彰;或當地產業流失導致就業機會變少而人口流失嚴重。但台中市近年來持續推動地方創生,包括建立了連結產官學界建立的地方創生整合推動平台,持續投入資源並強調城鄉的均衡發展,也是台中市人口得以永續成長的重要推動力。

由於各基礎建設逐漸完善以及相關政策的推動,近五年烏日、太平、北屯三區總人口成長將近4萬人,海線地區包括清水、沙鹿、梧棲、龍井的人口也成長約1.2萬人,大致可以看出這次人口的成長不只集中在核心區域,也能夠呼應均衡城鄉發展的精神。

如何能兼顧經濟、社會、環境的平衡,並持續強化核心區域、中介城鎮與週邊鄉鎮的連結互補以帶動區域發展,建構共同生活圈並打造宜居且永續的發展模式,台中市應該是一個相當值得參考的經驗。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