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10大活力城市之一 南昌 想從月亮變太陽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6-09-01

瀏覽數 16,700+

全球10大活力城市之一 南昌 想從月亮變太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6 / 9月號雜誌 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

近年來,大陸中央高舉「中部崛起」的大旗,多年來不屬於經濟熱區的中西部城市,終於吸引到投資者的目光。

在中部城市力爭上游的大潮流下,位於中部交通要衝、江西省省會──南昌,是這兩年來最耀眼的一顆新星。

五年多前,任職於東元電機(TECO)的陳良鑑,陪董事長黃茂雄到南昌考察,放眼望去,燈光昏暗、破樓荒地,他搖著頭對黃茂雄說,這地方不太可能投資吧!黃茂雄卻說,「等到萬家燈火時,為時已晚。」

如今的南昌市,夜景流光溢彩。今年剛取代「倫敦之眼」,成為全球最高摩天輪的「南昌之星」,在夜裡不斷閃爍著紅、藍兩色的霓虹燈,亮出「南昌歡迎你」的大字。

向世界張開了歡迎的臂膀,南昌,正是現今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美國《Newsweek》在7月份選出「全球10大最有活力的城市」,南昌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城市。南昌市也連續在2004、2005年,被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評為台商投資「極力推薦」的城市,也是華中地區唯一的城市。

南昌市長李豆羅以「滿懷激情、全力跨越的五年」,來形容南昌這幾年的飛躍成長。2005年南昌市的國內生產總額(GDP)破了人民幣1000億元關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人民幣,前者成長率16.8%,後者成長率也有17.8%。在南昌,許多的統計都是呈現兩位數的高成長。

在「城門大開、十里相迎」的「大開放」戰略之下,今年上半年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新合同就有5.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了20%,在大陸中部地區名列前茅。

去年台灣工商團體的「三雄」齊赴南昌考察,包括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電子電機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勝雄和當時的工業總會理事長侯貞雄,讓南昌市政府相當興奮。今年5月南昌市委副書記王詠也率團來台參訪,直接爭取台商投資。

兩千年老城/7小時通南北

南昌,這個多數台灣人感到十分陌生的都市,其實在大陸非常地有名。

南昌擁有輝煌的過去,這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老城市,自古就有「三湖九津一水城」之稱。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是南昌著名的景點,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道盡贛江的迷人風光。如今,贛江兩岸卻盡是高樓大廈的倒影。

南昌也是中共「軍旗升起的地方」。1927年8月1日共產黨紅軍在南昌起事,中共建政後,就以這天做為「建軍節」,所以南昌隨處可見「八一」的字樣。例如南昌的商業中心──「八一廣場」,有個大噴泉,這裡是夜間市民最喜歡聚集的地方。廣場邊上有座三層樓的美商沃爾瑪(WAL-MART)量販店,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此相望,和平相處。

10年來,在中國沿海城市因外資湧入而興盛的時期,位處中部的江西省省會南昌,一度是在經濟地圖之外。但在近年沿海投資飽和、工資升高、競爭加劇的情勢下,外資開始向內陸尋找新基地,加上「中部崛起」的中央政策推波助瀾,位處交通要塞的南昌,重新找到了它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機會。

從台灣出發,南昌是離台商最近的內陸大型城市。南昌位於長三角、珠三角與閩東南三角洲,三大經濟圈輻射的節點上,到上海6.5個小時,到深圳7個小時,到安徽、合肥也在7小時之內,輻射範圍內多達4.5億人口。因此近年來當外資向內陸移轉時,南昌成為受惠的首站。

首長招商/410家台商進駐

五年前黃茂雄決定投資南昌時,除了看中它低成本的潛力外,「賭人」也是他考量的重要關鍵。

2001年江西省和南昌的政府團隊更換,新任的江西省省委副書記吳新雄,親自兼任南昌市委書記,黃茂雄早在無錫設廠時,就和當時任市長的吳新雄熟識,對他的能力很欣賞。當時他就覺得,南昌應該會有新發展。

黃茂雄指出,為了吸引外資,南昌官方加強基礎設施,包括修建機場、聯外交通、工業區配套開發等,這幾年進步很多。南昌台商協會會長陳良鑑也說,南昌市政府一年至少到海外招商考察五次;官員手機365天日夜都開機,隨時找得到人服務。

南昌也有扎實的工業基礎。在共產黨解放初期,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台輪式拖拉機、第一代摩托車都是在南昌生產的。現在南昌擁有48種產業,從複雜的造飛機到簡單的火柴盒都能生產。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1995年美國福特汽車入股江鈴汽車,是南昌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帶動日後汽車關聯產業的發展。

這五年來,在「大開放」的招商策略下,南昌積極「騰籠換鳥」,吸引高新產業和知名大企業前往投資。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20家進駐,包括福特(Ford)汽車、沃爾瑪、麥德隆(METRO)等。

台資更是南昌投資主力,累計至2006年上半年,台資企業共410家,投資總額15億美元,一半以上是製造業,包括東元電機、泰豐輪胎、統一企業、亞東水泥等上市公司,以及藍天電腦、晶湛科技、永創科技晶圓片等。

陳良鑑指出,絕大多數的台商都是1996年之後才到南昌的,2000年之後沿海發展飽和,大企業進駐更積極。

中國第10名/要變中部第1名

近年來,台商在南昌的投資也更多元化。座落在繁華的中山路上,南昌最大的百意百貨公司,是由藍天電腦轉投資的;大潤發量販店也已進駐;街頭可見到不少「台北豆漿大王」之類的台灣食品連鎖店。

擁有大片國營農場的南昌市政府,近年來邀請不少台灣的農技專家前往指導,更有台商直接租地生產農作物。

在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05年的「大陸投資環境和風險調查」中,南昌在75個城市裡,以綜合指數第10名,列為「極力推薦」的城市。其中更在「金融環境自由化」和「當地政府歡迎台商投資熱情度」的兩項中分列第一和第二名,「獲利程度」也位居第六名。

南昌台辦主任李偉表示,市政府對台資企業可說是「呵護有加」。

大陸推出的300億台商貸款,第一批核定的五家名單中,就有一家是南昌的台資企業。李偉說,這家台商本來只想申請1000萬美元的貸款,但在市府向中央極力爭取下,最後核定達到3000萬美元。

雖然南昌的表現耀眼,但去年南昌市的GDP總量只相當於武漢的46%、長沙的60%,與合肥不相上下,未來還有漫漫的長路。

在大陸「十一五計畫」(2006到2010年)中,南昌的目標是成為中部製造業的基地,以及區域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職業教育中心。

綠地面積在大陸名列前茅的南昌,企圖力爭成為「國家級的園林城市」,夢想是要達到「北看大連、南看深圳、中看南昌」的地位。

「看,這座城市!」,江西一家媒體曾引用美國現代派詩人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的詩句,做為南昌報導的標題。乘著「中部崛起」的浪頭,昔日二線的「月亮」,正努力變成讓人無法忽視的「太陽」。

南昌

面積:7402.36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475.17萬人(2005年)

地位:江西省省會

國內生產總額(GDP):139.2億美元(2005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9美元(2005年)

外資投資金額:5.8億美元(2006年上半年)

城市評比:2006年美國《Newsweek》 評選為全球10大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2005年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選為台商投資「極力推薦」的城市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