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持續創新高,近期已站穩每盎司2000美元。今年2、3月間,更曾在三週內價格飆升10%!但在地緣政治風險、央行貨幣政策浮動,以及中國大買黃金等因素下,未來金價走勢仍待觀察。
近期國際黃金價格不斷飆漲。若攤開今年以來的黃金現貨價格走勢圖,會發現從2月中旬開始,價格就一路狂飆,從2月13日盤中最低的1992.13美元,衝上3月8日盤中最高價2195.2美元,等於在短短三週漲幅飆升10%。
雖然在衝上歷史新高後,黃金價格隨即回檔,但未來一年金價是否還有機會攀高?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表示,仍看好未來黃金走勢,尤其因為地緣政治風險加劇,「黃金是一種有效的對沖工具,」預計金價將走高至每盎司2250美元。
降息、美元走貶影響金價
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降息的預期,以及後續貨幣政策,將對金價走勢產生決定性影響。
星展銀行在2024年第一季投資總監洞察報告中指出,將黃金上調到「看好」評級。雖然黃金上漲的表面因素,是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實際上,今年即將進入降息循環、美元可望走貶,更是支撐金價表現的關鍵。
黃金價格中長期看漲,澳盛銀行(ANZ)表示,短期內價格可能會回落至2100美元。但預期美國將在今年7月降息,之後由資金行情帶動的投資需求,可能成為今年下半年驅動金價的因素,因此將年底目標價由2200美元上調至2300美元。
近期金價攀漲,中國就是背後的最大買家。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截自今年2月為止,人行已連續第16個月買進黃金,儲備量已高達2257.49噸重。
大幅「存金」的動作,或許與中國目前積弱不振的經濟情勢有關,而這股風潮同樣也吹到民間。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央行主管范少凱(Shaokai Fan)指出,中國已在2023年取代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珠寶買家;光是2023年,中國人民就購買603公噸的黃金首飾,比前一年增加一成。
這樣的情況,也反映在今年春節期間。中國許多商場的金飾專櫃湧入大批人潮搶著購買黃金,且多數為20、30歲的年輕人。搶購黃金的背後,隱含對未來經濟的擔憂。
兩地年輕人都愛黃金
中國年輕人的投資黃金風潮,在台灣似乎也看得到。
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副理事長、金加家珠寶董事長石文信指出,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結婚、小孩彌月等喜慶通常會使用黃金飾品,因此台灣人持有黃金相當普遍,各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黃金。
不過,不同於過去認為老一輩才會買黃金,這三年來發現到銀樓購買黃金的年輕人增加了三成。
石文信觀察,過去許多年輕人都認為黃金很「俗」,甚至配戴黃金,還有炫富的意味存在。
但隨著這幾年黃金價格上漲,台灣年輕人也對黃金另眼相看,加上工藝技術提升,讓黃金飾品成為可以保值,又適合配戴的「資產財」。
觀察台灣銀樓的黃金牌價,從今年初開始,截至3月22日,牌價已從每錢新台幣7960元,上漲至8440元,漲幅高達6%。石文信預期,未來民眾因金價衝高而開始變賣黃金的情況,將會增加。
身為黃金工匠,也是黃金投資達人的石文信提到,以中長期來說,他仍看好黃金走勢。
目前觀察黃金走勢的重點,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各國央行大買黃金等國際因素。但最需要觀察的指標,仍是聯準會降息的衝擊。
由於黃金並非孳息型商品,也就是放著不會生利息,更不會如股票配發股利,在考慮進場持有黃金前,必須考慮黃金的「機會成本」,也就是利率因素。
一旦開始降息、利率走跌,其他金融商品報酬率也將逐步下滑,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黃金需求就會上升,帶動價格走升。
然而,台灣民眾購買黃金,普遍以新台幣計價,一旦美國降息、美元貶值,新台幣走升時,黃金購買力會提高,屆時也可能抑制台灣黃金牌價。
不過,台灣央行在3月21日意外宣布升息,同樣也影響台幣匯率走勢,雖然近日台幣兌美元匯率意外大貶,但是這也代表投資黃金時,各種影響之下的匯率波動,必須成為投資黃金前的重要觀察指標,並同步比較推升與拉低金價的變數。
就算中長期看好黃金走勢,在個人投資組合中,最好黃金部位別配置超過5%。未來若聯準會降息不如預期,導致美元指數走高,金價也會有回檔的風險,投資人須謹慎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