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hatGPT團隊不敢做的事!特斯拉(Tesla)執行長、xAI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18日開源了AI聊天機器人Grok的程式碼,引發大眾關注。此舉不僅是為了與OpenAI的ChatGPT競爭,更是回應了2月底時,馬斯克對OpenAI提起訴訟,指控OpenAI背離最初成立時的非營利初衷,他更戲稱OpenAI根本就是「Closed AI」。到底開源後,該模型獲得如何評價?未來上線,外媒預估功能多強大?
在生成式AI浪潮下,各大科技公司陸續推出自家聊天機器人,與AI領頭羊、OpenAI開發的ChatGPT競爭。在Google的Gemini(原名Bard)和微軟(Microsoft)的Copilot之後,馬斯克創辦的公司xAI也於2023年11月推出基於Grok-1模型的Grok,主打能連接X上的資料,提供使用者最新資訊。
Grok目前仍在早期開發階段,只有X Premium+的會員能率先使用。馬斯克於11日時預告將開源Grok的原始程式,讓相關研究和開發人員能使用此模型,並於18日時正式開放。該模型根據自由軟體授權條款Apache License 2.0,讓使用者能將軟體用於包括商業用途在內的任何目的。不過,開源範圍並不包括與X連線後獲得的內容。
一些以AI為基礎的工具也開始打算將Grok納入應用範圍,因輝達(NVIDIA)投資,聲名大噪的AI搜尋引擎公司Perplexity,執行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X上表示,Perplexity將根據Grok的開源模型,調整其對話搜尋功能,並開放給Pro版本的訂閱者使用。
然而,根據外媒《TechCrunch》評論,Grok宣稱的開源,並非真如一般人想像中那樣透明。Grok有多達3140億組參數,是目前最大的開源模型,但要能讓如此龐大的模型順利運作,可能需要數百GB的高速記憶體。此外,Grok並未將用於訓練AI模型的語料庫、以及其與X連線後獲得的內容公開,因此他人能運用之處有限。
馬斯克指控OpenAI商業化,違背開源初衷
馬斯克之所以強調Grok應該要是開源模型,與競爭對手OpenAI息息相關。馬斯克為OpenAI的共同創辦人之一,但他2018年時因理念不合而離開OpenAI,並於2023年創辦xAI。
2024年2月底時,馬斯克對OpenAI提出訴訟,控告OpenAI違反最初創立時的非營利、造福人類的初衷。OpenAI在與微軟合作後,便致力於將通用人工智慧(AGI)研究商業化,微軟也已向OpenAI投資約130億美元。
3月5日,OpenAI公布了與馬斯克的電子郵件對話紀錄,反駁馬斯克的所有指控。信件中可見馬斯克曾經支持OpenAI採取盈利模式,甚至建議OpenAI應該將特斯拉視為金主。同天,馬斯克在X上卻留言嘲諷:「把你的名字改成『ClosedAI』,我就撤回訴訟。」
但到底該組織的初衷是營利還非營利?當初又是誰決定?真相難解。目前訴訟仍在進行當中,結果仍屬未知。
無論如何,幾天後,馬斯克便決定展現自己「本就是開源守護者」的一面,宣布將公開Grok的開源程式碼。
Grok的功能特色:不像ChatGPT說官話,聰明與叛逆兼具
雖然Grok功能尚未開放給大眾使用,但還是可以先看看外媒《TechCrunch》對它的介紹。馬斯克對Grok的期待除了模型開源之外,也將其定位為結合智慧和叛逆的聊天機器人,當ChatGPT等同業工具常常被網友笑「老說官話」,Grok願意談論其他聊天機器人通常受到限制的話題,例如政治分化和陰謀論等。
Grok分為「常規模式」(Regular mode)和「有趣模式」(Fun mode),有趣模式中具體呈現了馬斯克所說的叛逆性格,其以科幻小說《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為原型,讓Grok變得幽默搞笑。
例如使用者可以要求有趣模式的Grok「嘲諷」(roast)自己,它就會根據使用者發過的X貼文粗魯地批評。Grok的口吻也會變得口語化和強調第一人稱,例如其會稱呼使用者為「我親愛的人類朋友」,或在回答問題前裝模作樣地說:「哦~你問了一個既像黑洞一樣沈重,又像羽毛一樣輕盈的問題。」
不過,無論是哪個模式,Grok仍有一定機率給出錯誤的答案,例如混淆特定事件發生的日期等。差別在於,在有趣模式之下,其回答假話的頻率更高且語氣更加誇張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