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怎麼做?
情境測驗/洗腳難倒李鴻章
曾國藩最令後世稱道的是,識人用人能力。雖然他不懂得帶兵打仗,甚至於自己帶兵打仗,大都吃敗仗。
但是,曾國藩所帶出來的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與沈葆禎等大將,卻個個都是人才,影響清末50年的歷史發展。
曾國藩的識人之道在於,用不同的情境來考驗對方,找出真正沉穩內斂、德行佳的人才。
喜歡洗腳養生的曾國藩,為了考驗門生李鴻章的耐心,特地在李鴻章登門求教之際,在他的面前繼續洗腳一刻鐘。
當時30多歲的李鴻章自覺受辱,當下臉紅脖子粗地拂袖而去。曾國藩觀察李鴻章年輕氣盛,短時間很難委以重任,繼續把李鴻章留在身邊磨練。
日常觀察/一顆稻穀見真章
與部屬吃飯也是一個很好暗中觀察機會。
曾國藩每天中午都會固定與幕僚一起用餐。有一回,正在吃飯時,飯中有沒去殼的稻穀,曾國藩用他那銳利的三角眼,看到一位戚姓幕僚,居然仔細地把每一顆稻穀挑出,當下曾國藩沒有說什麼。
飯後,立即差遣帳房拿出20兩白銀,給這一位幕僚,請他返鄉。正當眾幕僚被這一幕所驚嚇時,曾國藩義正嚴詞地說,「他才剛從農村到湘軍總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忘記了『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留在軍營中,恐怕遲早會見異思遷。」
最後在眾幕僚的求情下,曾國藩留下他,從幕府的參謀調去負責管理菜園。戚某在曾國藩點醒他的行為偏差之後,從此放下身段,每天與菜園的僕役一起耕作,甚至於比別人更努力勞動。
曾國藩長期觀察他的改變。一年後,把戚某召到身邊,重新起用他。其後,戚某從一個鄉下人,一路做官至觀察使。
經理人怎麼用?
王永慶:路遙知馬力
「歷史就是教人如何領導人,」聲寶董事長陳盛泉強調。20多年來,陳盛泉每天清晨6點起床看歷史書,從中擷取為人處世與領導統馭的知識。曾國藩正是他的最愛之一。
陳盛泉分析,曾國藩是清末中興的一代儒將,最被後世津津稱道的卻是識人之術。而曾國藩所著的《冰鑑》,內容為曾國藩識人看相之術總結,但很多歷史小說都神化曾國藩的看相能力。
「用人就是要長期觀察,考察他的品行,」陳盛泉從唐太宗的傳記,一路看到清朝曾國藩,歸結出用人原則。
20多年前,聲寶創辦人陳茂榜帶著兒子陳盛泉拜訪台塑董事長王永慶,請益如何培養幹部。王永慶只說了「路遙知馬力」五個字送給陳盛泉,這五個字影響陳盛泉很深。
陳盛泉/25年觀察出CEO
陳盛泉也效法曾國藩的用人指導原則——長期觀察。
2004年下半年,陳盛泉從兄長陳盛沺的手中,接下了虧損累累的聲寶企業,當務之急就是轉虧為盈,提升聲寶家電的競爭力。
為了推動70年老店聲寶的再造工程,陳盛泉不敢貿然找一個不熟悉的人,來當聲寶總經理。
2005年11月,聲寶宣布聘請前新光金控副總經理陳瑞勳擔任總經理。
「我觀察他(陳瑞勳)超過25年了,」陳盛泉強調。
陳瑞勳是陳盛沺的成大電機系同學,曾與陳盛泉一起在新力工作超過八年,一路從副理提拔到處長。
在聲寶啟動組織再造工程之際,陳盛泉花了快一年的時間,放下身段,不斷地跟陳瑞勳說明,聲寶要如何轉型,希望他能夠加入經營團隊,最後以誠意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