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006年北高市長爭霸 56%市民認為馬英九適任總統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6-06-29

瀏覽數 16,250+

2006年北高市長爭霸 56%市民認為馬英九適任總統
 

本文出自 2006 / 6月號雜誌 全球必修杜拜學

「我當市長之前,從沒想過台北市也可成為親水的城市,」馬英九談起日前他從大佳河濱公園騎腳踏車,沿著河岸往關渡時,一路享受涼風綠意的愉快經驗,忍不住開心地說。

當初曾說過100遍不選台北市長的馬英九,轉眼間,兩屆市長的任期已近尾聲。曾輔佐他長達六年的前副市長,現任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董事長歐晉德認為,馬英九近八年的市政成就,最了不起的是改變了市民的習慣、觀念,讓台北市更像個國際都會。

坐在競選看板圍繞的辦公室裡,有著濃眉的市長參選人郝龍斌也指出,像污水下水道、行人步道;還有垃圾分類、垃圾費隨袋徵收;維持捷運的秩序和乾淨等,「這些都改變了市民的生活習慣,是腳踏實地的政績,」郝龍斌說。

政治偏好模糊市政績效

藍綠評價相差19分

根據《遠見》民調中心5月上旬的調查顯示,台北市民對於這位明星市長的施政滿意度,在他去年8月當上國民黨黨主席之後,並未下降。2006年市民打的分數平均是69.7分,和去年《遠見》調查69.4分差不多。

其中女性市民滿意度稍高於男性,20到24歲的年輕人滿意度最高,給分達75.2分,其次是70歲以上的市民,滿意度最低的是60到69歲的市民(見360頁表1)。

台北市12區當中,以馬英九居住的文山區對市長最滿意,中正區最低。以籍貫來看,客家人給76.1分最高,其次是大陸各省,原住民最低,只給了57.1分。

以政黨傾向分析,泛藍市民給分最大方,高達76.9分,泛綠則給個不及格的分數57.7分,中立者的評分是63.5。因政黨立場不同,給分出現19分的差距,顯然政治偏好相當程度模糊了市政的績效。

家人不能插手市政

公開場合,夫妻極少同台

馬英九下一步的政治路,預料將出馬競選2008年的總統。知他甚深的歐晉德說,馬英九認為國家的前途和責任是他不可推卸的責任,他為了承擔責任,而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連合理的享受都放棄,有時清廉到不近人情。

有次馬英九以市長身分應邀出席一場音樂會,太太周美青很喜歡這場音樂會,但卻自己買票坐在後頭,和第1排的馬英九也不打招呼。周美青極少和馬英九出現在市府的公開場合,「他要讓市府員工知道,家裡的人不能插手市政,」歐晉德解釋說。

以馬英九七年半以來的市政表現,有五成六的台北市民認為他未來可成為一位好總統,認為不適合的只有23%,不知道的有20.6%(見表2-1)。

從民調可看出,馬英九深受年輕族群的愛戴,30∼34歲的市民覺得他適合做好總統的比例最高,達72.8%;其次是20∼24歲,也有68.5%;70歲以上的人最低,只有35.1%。

以地區分,文山區市民認為適合的比例最高,民進黨選民為主的大同區比例最低。外省族群七成認為適合,本省閩南人降到52.8%。政黨傾向泛藍的市民,高達81.2%認為他會是好總統,泛綠傾向的市民只有23%認同,中立者為35%(見表2-2)。

馬英九對於56%的市民認為他是好總統的數字,帶點苦笑地回應說:「怎麼這麼低!」他覺得,也許有很多市政,市民還不是很瞭解。

但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盛治仁認為這項比例已經夠高了,除了台北市有一定的泛綠基本盤之外,他認為,馬英九的新聞曝光通常都是政治新聞,市民對他的市政較難有深刻印象。

馬英九的市政格局是打造「世界級的首都」。對台北市民來說,最能代表首都意象的景觀是什麼呢?高達66.2%的市民都選擇名列世界第1高樓的101大樓,其次是中正紀念堂29.3%,第3是故宮14%,圓山飯店則有11.5%,新建的美麗華摩天輪也竄升到第8名(見表3)。

呼聲最高的市長參選人郝龍斌倒是希望,未來淡水河或是大巨蛋可以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偉大的城市都需要一條河,」所以他主要政見,是在四年任期裡,完成淡水河整治,「我有把握可以讓淡水河媲美倫敦的泰晤士河,」他拿出厚厚一本、在2003年就已完成的淡水河整治計畫書說。郝龍斌在環保署長任內,就有意整治淡水河。

近年來面臨大陸城市崛起,調查顯示56.4%的市民,擔心台北市在未來四年會失去競爭力,不擔心的只有32.4%(見表4)。馬英九表示,不能三通,是影響台北市競爭力最大的問題。「所以國民黨在2008年一定要拿回政權,做到真正的自由化,」馬英九帶點焦急的口氣說。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郝龍斌認為五成六的市民擔心競爭力的比例算很高,不過他帶點樂觀地表示:「直航的問題不會四年都解決不了吧!」

國民黨勝算大

藍大於綠的結構難撼動

相對高雄市長的激烈選情,台北市大局明朗。根據《遠見》民調中心5月上旬的台北市民調顯示泛藍參選人全體合計的支持率高達63.8%,大勝泛綠的18.7%,未表態及未決定的市民只占13.4%,不投票者4.2%。

在泛藍陣營的參選人裡,郝龍斌一馬當先,拿下29.9%的支持率;其次是已退出國民黨黨內初選的葉金川,有13.9%;親民黨主席宋楚瑜6.9%、丁守中5.7%。

泛綠的參選人,以謝長廷的支持率最高,有9.8%;其次是沈富雄5.8%、周玉蔻2.7%。謝長廷和沈富雄均未登記民進黨的黨內初選,在無人登記的情況下,民進黨最後會徵召誰出馬仍難測。

如果郝龍斌和謝長廷、宋楚瑜、周玉蔻同台競選時,郝龍斌可得到50.8%的支持率,已超過半數,遙遙領先謝長廷的18.7%、宋楚瑜的9.1%、周玉蔻的2.9%(見361頁表5)。

盛治仁分析指出,泛綠板塊在北市萎縮大,不論泛藍由誰出來競選,勝算都很高,不如高市還有得拚。尤其是郝龍斌一枝獨秀,若未犯大錯,贏得國民黨初選,以及最後勝選的機率高。

郝龍斌曾擔任民進黨內閣的環保署長,就算和謝長廷對峙時,仍可吸引近三成民進黨選票,是他一大利基。雖然民調顯示,謝長廷出馬較沈富雄更能穩固綠營選票,並吸引中間選民,但仍無法動搖藍大於綠的選票結構。

盛治仁也表示,以宋楚瑜的支持度,難以左右選舉結果,台北市的選舉大勢底定,台聯和親民黨在其間難有角色。

期待下任市長

優先推動交通及公共建設

台北市民對下任市長的期待又是什麼?希望能優先推動交通及公共建設者,高達54%;其次是治安31.7%、工商經濟發展12.9%(見表6)。

馬英九任內相當重視交通和治安,每兩週就開一次會報。捷運的安全可靠性也得到國際組織評比為第一。

內湖科技園區是馬英九在經濟發展方面最亮麗的成績,前年的營收1兆8000億元,超過去年竹科加南科、中科的總和。

郝龍斌指出,因應都市發展的新需求,最好能提前規劃內湖科技園區到中和的捷運,並且興建松山到信義,以及士林到北投的輕軌,讓環狀捷運網早點成形。

他也認為,台北市在闖空門、汽機車失竊、機車搶劫這三項的破案率,還有提高的空間。

台北經驗

未來可望持續發揮影響力

和馬英九巨細靡遺、樣樣求好的施政風格不同,郝龍斌的競選藍圖是重點用力,以淡水河活化帶動萬華、大同老社區更新。

「我不怕人家說我把資源都放在某個地方,施政本來就要有重點,」郝龍斌胸有成竹地說。

在馬英九的魅力輔選下,國民黨囊括15個縣市長席位,一些市府大將也分別前往台北縣、嘉義市任職,或出任台東縣政府顧問,協助新手上路的縣市長。再加上他以黨主席身分固定召開的縣市長聯誼會,都讓馬英九的「台北經驗」開枝散葉,即使他卸下市長職位,影響力仍將繼續在地方發酵。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