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國內首度創意城市調查 拚創意 政府還要加把勁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6-06-22

瀏覽數 25,450+

國內首度創意城市調查 拚創意 政府還要加把勁
 

本文出自 2006 / 6月號雜誌 全球必修杜拜學

什麼是台灣在地的創意?當你走在城市的街道,鄉村的小徑中,看得見創意嗎?

經常全省走透透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在小鎮裡看見創意:花蓮縣富里六十石山耀眼的金針花海、高雄縣大甲芋頭田的紫色浪漫、苗栗縣銅鑼隨風起伏的杭菊小白花,台灣美麗的小鎮愈來愈多。

喧鬧的火車站也有創意。在台中市火車站大門一隅,不時流洩的吉他聲和歌聲,吸引許多年輕人圍觀,街頭藝人在這裡找到舞台,旅人在此暫時忘卻塵囂。這是台中市長胡志強努力營造的「文化城」氣氛。

30出頭,笑起來帶點稚氣的鐵道藝術家莊信棠,則在火車站後方開啟他的創意。

嘉義市從前閒置的鐵道倉庫,現在改造成藝術村,莊信棠在擺滿畫框、畫筆,幾乎沒什麼隔間的倉庫裡創作,他幫嘉義市政府的行銷作畫,當地小學也請他創作公共藝術,現在他打算進軍台北,出版繪本。

在台灣的製造業出走後,創意人準備接棒。「創新是台灣未來的方向,而這需要全民參與,包括地方政府和一般民眾,」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溫肇東指出。

當地方競爭的遊戲規則改變,創意的「軟實力」躍居更重要的關鍵地位時,《遠見》首度進行國內第一份23縣市創意大調查。

本調查針對國人對創意的體會、縣市及地方首長的創意表現進行民調,希望能讓各地方政府瞭解自己的創意指數和民眾需求,以因應國際競爭潮流。

民眾創意意識

工作要創意,環境卻創意不足

國內第一份創意城市民調結果出爐,56.9%國人認為自己的工作需要創意,其中32%甚至覺得很需要,認為不需要的僅三成。這項數字比起2002年美國矽谷曾進行的「社區創意指數」調查,有四成的人認為工作需要創意的比例更高。(見348頁表1-1)。

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國內創意領域權威吳靜吉認為,其實每個人的工作都需要創意,認為不需要的人,是因為他們不瞭解創意的重要。

愈年輕、學歷愈高的人愈覺得創意重要。分析受訪者背景,以20∼44歲的年齡層最需要創意,特別是35∼39歲的人,需要創意的比例最高,達72%。溫肇東教授認為,比起45歲以上,多數可能擔任主管的人來說,在第一線衝刺的人更需要創意(見表1-2、表1-3)。

儘管瞭解創意的重要,但台灣人卻覺得,很難在自己居住的環境裡發現創意。

近五成國人認為,自己居住的縣市創意表現不夠;只有兩成六認為創意足夠(見表2-1);有高達七成二的民眾回答不出來,哪裡能感受到創意(見表2-2)。

而民眾最容易感受到創意和特色之處,首推節慶活動,有6.2%;其次徜徉在大型的綠地、公園裡,有5.9%;看到特殊造型的建築覺得有創意的人占5.3%,其次是公共藝術和文化中心等。

工作上需要創意,可是生活環境創意不足,創意靈感就難以浮現,對於這點,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黃重球有很深的感慨。台灣是自行車製造王國,也打造出捷安特的自有品牌,地方上廣開腳踏車道,但是每年在台灣舉辦的國際腳踏車設計比賽,多年來台灣的作品連前三名的邊都沾不上。

吳靜吉分析,台灣地方的創意表現,主要都是政府或學者專家在主導,沒有由下而上、認同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特色,以致民眾體會到的創意很有限。

其實地方政府也多意識到,無法創新,就容易被淘汰,近年來,部分縣市在用人和制度上已逐步加強創意。如宜蘭縣政府每年舉辦標竿參訪活動,以吸取國內外最新的創意措施;高雄縣、花蓮縣都有獎勵公務員提出新點子的制度;地方首長也積極延攬藝文界人士加入,期望為城市的活動開創新意。

如何打造創意城市

鼓勵活動與容易創業最重要

打造一座創意城市沒有公式可循。不過國人對地方政府的冀望很高。

調查顯示,高達八成二國人認為,成為創意城市最重要的條件是,地方政府應鼓勵各種活動;其次是容易創業,占73%;有72%的受訪者認為有很多流行產品和資訊流通也很重要(見349頁表3)。

吳靜吉認為,台灣人特別重視權威,所以對地方政府有高期望,其實「全民參與」更重要,社區總體營造和社區大學可扮演積極的角色。

女性認為藝文人士和易創業兩項條件很重要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男性認為夜間娛樂場所重要的比例高出女性九個百分點。20∼49歲的民眾有高達七成認為,應該多引進藝文人士。

35∼49歲民眾,七成五以上認為大學城很重要。

新竹市的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支撐了當地高科技業所需的人才,中山大學則對高雄市的城市美學也出過力,從地方的發展經驗顯示看出,好的大學是地方的重要資產。

把國人的看法,對照《創意新貴》作者理查.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的「三T」理論,有一定程度的符合。佛羅里達指出,創意階級喜歡聚集在具有科技(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的創意城市裡。

而大學城可以提供大量的人才、資訊流通也符合科技條件、重視藝文人士和外國人則和包容力有關。

同樣佛羅里達的研究也顯示,家庭和工作場所以外的社交「第三地」和多樣的夜生活,是吸引創意人的重要因素。

最具創意城市

前三名:北市、高市、宜蘭

創意城市可能有不同的風貌,哪些地方算是「創意縣市」呢?

調查顯示,台灣創意縣市,第1名是生活多采多姿的台北市,以28.9%大幅領先;第2名是講究城市美學的高雄市,獲16.6%的支持率;第3則是以活動見長的宜蘭縣,占12.1%(見表4-1)。

台北市不僅有很多全國第1的創意,甚至有些還是世界第1,像是隨身數位藝文資訊PDA(個人數位助理)、馬路上的行人通行倒數計時器閃爍的「小綠人」、市區機車專用道等。此外,首創「駐市藝術家」交換計畫、開辦台北國際藝術村、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等,都領先國內其他縣市。今年也將訂定國內第一個「城市創意指標」。

第2名的高雄市,創意表現在城市美學。整治後的高雄愛河,河面行駛著愛之船,河岸充滿咖啡香,夜晚盡是浪漫氣氛。近市區的幾座港務局碼頭,陸續打掉圍牆和舊倉庫,改建成富有藝術氣息的開放空間。由市長葉菊蘭親自命名的「真愛碼頭」,夕陽西下時,總是有許多民眾在白色風帆造型下的涼亭駐足,聆聽一旁水上舞台的音樂演奏。

宜蘭縣除了以美景、環保著稱,辦活動的功力也是一流,不論是童玩節或是綠色博覽會,都是各縣市學習效法的對象。綠色博覽會每年舉辦過後,各主題館都會移往縣內各鄉鎮做永久展示。宜蘭縣農業局長簡坤永豪氣地說,未來10年希望整個宜蘭縣內都是綠博的展場。

入榜創意縣市的最主要理由,第一是民眾看見地方的繁榮、進步、有建設,占28%(見350頁表4-2)。以創意縣市第六名的台南市為例,市府推動「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結合安平古堡、港濱歷史公園、環港步道、水景公園、遊憩碼頭和美術館等區的景觀改造計畫,獲得美國密爾瓦基親水之都waterfront計畫類首獎。「我要賣的就是台灣味的文化,」台南市長許添財說。

入榜第2個重要因素是地方經常舉辦活動及展覽,約占21%。例如台中縣就擁有三個不同性質的文化中心。台中縣長黃仲生還計畫未來提供眷村博物館的部分空間讓藝術家從事創作,並提倡「藝術家之店」,找100家餐廳配合藝術品展覽,「讓藝術走入平常百姓家,」是黃仲生的期待。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最會行銷城市

宜蘭做形象,北市國際交流多

有特色,也要會行銷,學習如何訴說城市的故事,是地方政府的一門新功課。

民眾認為最會行銷的五個縣市,第1名台北市,得票率25.4%,第2名宜蘭縣15.5%,第3名高雄市14.7%,第4名台中市8.1%,第5名屏東縣7.6%(見351頁表5)。

最會行銷縣市和前五名的創意縣市榜單相比,只有屏東縣沒有同時出現在創意縣市的榜單內。屏東雖有知名的節慶活動,但在整體縣市的繁榮、進步方面並不突出,可能因此民眾較難體會到多方的創意。

《遠見》在2004年曾調查,最會做形象促銷的縣市是宜蘭縣,今年最會行銷的縣市寶座,改由台北市奪冠。台北市近兩年不僅舉辦多場國際城市論壇,馬英九也頻頻進行城市外交,增加國際曝光率。

不過創意縣市往往需要團隊合作,有時還需借助外力,不必然是首長個人的成就。有趣的是,本次調查同時詢問受訪者,認為最近10年來哪位縣市長最有創意,結果馬英九以16.2%的高人氣戴上桂冠;曾扮演知名男高音帕瓦洛帝一砲而紅的胡志強,得票率9.4%搶下第2、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以8.7%位居第3、前台北縣長蘇貞昌第4、前台北市長陳水扁第5(見351頁表6)。

馬英九的支持者遍布全省,尤其是他今年曾因選舉而大舉掃街的嘉義市民對他的支持度頗高。25到34歲的年輕人對馬英九的擁護也高達三成以上。

台中市長胡志強在中北部都有高支持度。去年底競選連任時,胡志強又是岳飛、又是包青天的變裝造型,至今還讓人記憶猶新。向來幽默風趣的他說:「沒錢,只好搞創意來吸引人。」

最受青睞節慶活動

童玩節好口碑,媽祖有話題

近三年來,台灣各地互飆節慶活動,從花卉、漁產、民俗文化、在地特產等題材都可炒作。各式各樣的活動豐富了民眾的休閒生活,在歡樂中凝聚在地情感,從民調中也顯示,國人最能在節慶活動中體會到創意。

單是在本次調查中,受訪者回答受歡迎的活動名單,就多達112個。邁入第11年的宜蘭童玩節,以10.9%高支持率拿下冠軍;台中縣媽祖國際文化觀光節緊追在後,得票率9.2%;第3名是台南鹽水蜂砲4.2%,第4名綠色博覽會;台北市、高雄市和台南市的元宵花燈分別名列5、6、7(見352頁表7)。

宜蘭童玩節是國內節慶活動的鼻祖,擁有好口碑,但在各縣市紛紛開發在地的節慶活動後,以各國表演為主力的童玩節,吸引力有被分散的隱憂。

每年浩蕩隊伍的媽祖繞境,及火花四射的鹽水蜂砲,都是電視媒體愛捕捉的畫面。曾打響屏東黑鮪魚季,也是許多地方政府活動顧問的義大國際中小學校長洪萬隆分析,這兩項深具傳統的民俗活動,美感和視覺效果均佳,可惜系列活動不夠豐富,如果能擴大非信徒和國際觀光客的參與,未來有潛力超越童玩節。

走知識產業路線的綠色博覽會,洪萬隆認為,價值性更勝童玩節。這項由宜蘭縣農業局主導的活動,總能跟上國際潮流,如今年的展覽館,就依主題呈現甲蟲、蜘蛛的造型,活潑生動。不過目前綠博會的影響力僅限北部縣市,還有待擴展市場。

在地熱門活動

兩馬觀光季,中縣民眾很捧場

若以縣市為單位,合計民眾對縣市所舉辦的節慶活動支持率,宜蘭縣仍以31.6%拿下第1,第2台北市18.6%,第3台中縣17.8%,第4台南縣13.8%,第5高雄市11.5%(見352頁表8)。

宜蘭可說是全台最會辦活動的縣市,拿下第1實至名歸。

相對地,台北市沒有像宜蘭有旗艦型的活動,但多元化是優勢,因此合計各類活動的支持率,還是拿下第2名,像是北投溫泉季、陽明山花卉藝術季、跨年晚會、國際馬拉松賽跑,以及新開發的牛肉麵節等,都頗受市民歡迎。

一些地區性活動,儘管全國知名度不高,但調查顯示,在當地也頗受肯定,如新竹市的十八尖山賞花月,台中縣的兩馬觀光季,在附近縣市都有高支持率。宜蘭的冬瓜山山水風箏節、高雄戀愛河音樂季,也讓當地民眾印象深刻。

在週休二日的休閒潮流下,民眾最希望縣市政府舉辦的活動,首推觀光活動,達三成的比例;其次是藝文展覽26.6%,自然生態21.3%,再來依序是運動、美食、民俗慶典和演唱會(見352頁表9)。

各縣市民眾有不同的需求。像科技城裡的新竹市民,渴望自然生態活動,以及大型國際表演;住在文化古城的台南市民,希望多點民俗慶典活動;南投縣民希望多辦觀光活動,台東縣民希望辦運動類活動。

受訪民眾中,女性和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喜歡藝文、自然生態活動;男性對運動類興趣較高。

最具吸引力城市

創意人最愛:北中市、宜桃縣

如果一座能吸引創意人群聚的城市,才是未來的贏家,那麼,台灣哪個地方最具吸引力呢?

在可完全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國人最希望居住的縣市,第1是台北市,有15.4%支持度;第2名台中市8.7%,其次是台北縣6.3%、宜蘭縣5.9%、高雄市5.8%(見353頁表10-1)。

進一步以工作需要創意的民眾意願來看,入選前9名的居住地和上述名單均相同。但創意人明顯更喜歡往台北市、台中市、宜蘭縣和桃園縣聚集。其中第1名的台北市,創意人選擇的比例提高到17.7%、台中市9.8%排第2;宜蘭以7%,超越台北縣,坐上第3;桃園縣也從第9名上升到第7名(見353頁表10-2)。

隱身在台北市大同區一座古蹟改建的辦公室裡,資深廣告人孫大偉優閒地端著一杯茶解釋說,大多數的創意人愛待在都會區,為的是吸收養分,至於他自己愛的是「老房子的味道」,所以寧可遠離創意人聚集的東區。

面對山水,常能靈感乍現,這是宜蘭縣和花蓮縣備受藝術家青睞的原因。前客家委員會主委羅文嘉在台北縣八里有第二個家,老公寓的房子外表不起眼,可是大門前不到五公尺就濱臨淡水河,河岸邊有木造的自行車道,他的左右鄰居住著不少藝術家,都是貪戀夕陽西下時,紅色餘暉染紅河面的景致。

城市包容力

外勞容忍度低,五成接受同性戀

另外,包容力也是創意城市的重要條件之一。接納新移民,以及對所謂的「波希米亞族」的藝術家和同性戀敞開大門,是佛羅里達創意城市理論中,重要的指標之一。因此《遠見》的創意城市調查,以國人對外籍新娘、同性戀、外籍勞工和街頭藝人的接受度,測試包容力的表現。

國人接受度最高的是外籍新娘,可接受度是82.3%,其次是街頭藝人78.9%,同性戀49.7%,外籍勞工只有43.8%(見表11-1到11-5)。吳靜吉認為,這樣的結果,顯示台灣整體而言,包容度是不錯的,例如有五成願意接受同性戀。至於對外勞的容忍度偏低,可能是受到今年以來外勞暴動的新聞影響。

對外籍新娘的高接受度,溫肇東有些意外,「這可能是外籍新娘和很多國人都有所接觸,並且已經融入社區了,」他說。

未來創意階級的集中地區可能是經濟的贏家,而大城市雖然有許多優勢,但也沒有完全壟斷創意階級的市場。

台灣各個縣市,或是每個鄉鎮都該思考,如何讓創意人才願意親近?而是否擁有這樣的吸引力,將決定地方未來的命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