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年後開盤,台積電股價一早漲破700元關卡,讓不少投資人開心。但別忘了,台積電的成功,仰賴的是台灣人才力。曾君臨天下,隨後又歷經數十年衰退的日本半導體產業,碰到台積電赴九州投資設廠、帶動約6.85兆日圓經濟效益的東風後,又有了再起跡象!其中對半導體產業最核心的人才養成規劃,日本已規劃從國中、小抓起,蹲好馬步,準備戰贏這場賭上國運的半導體爭霸戰。
數百位工程師進駐,將台積電熊本廠的研究大樓映照出閃爍燈火。跟著台積電來到有日本「矽島」九州設廠的供應廠商,一個接一個落地,熊本菊陽町計程車司機一句「連休息的時間都不夠」,反映了台積電的這波投資大潮。而日本,也正全力衝刺,希望追回已失落的數十年。
官方估算,每年人才缺口達千人以上
不同於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數十年的持續壯大,這些年來,日本半導體的經營可說是每況愈下。從數據上來看,1990年,當時全球前10大半導體廠商,其中就有6家日商;但到了2020年,全球前10大只剩下一家。
「我在2000年左右時來到九州,九州的半導體產業是1970年代開始發展的,在我調到九州時就有30年的歷史了。TSMC(台積電)是創立於1987年,我們的感覺是,TSMC創立後,九州這邊的半導體發展就每況愈下。」九州最大產官學研協會「九州半導體數位創新協會(SIIQ)」事務局長藤井博信(Hironobu Fujii)感嘆道。
配合台積電這波赴日布局,為了復興自身半導體產業,日本中央政府於去年6月提出以下步驟:確保當前的製造基礎、確立下世代的技術、前瞻技術的研發,來推動尖端邏輯型半導體、尖端記憶體、產業用專業用途半導體、高階封裝、生產製造設備與材料,這五項半導體科技領域的發展。
其中,台積電熊本廠所在的九州,其政策內容則著重在尖端邏輯型半導體的第一步驟,即確保當前的製造基礎。
「經產省九州產業局,針對國家的半導體、產業數位化戰略,有3個主要的工作。」九州經產局產業部次長平田實(Hirata Makoto)對《遠見》指出,這三個工作分別是嚴格篩選出有能力製造半導體,且具備競爭力的廠商、人才育成、供應鏈招商。其中人才育成是重中之重,不能只依賴產業界,官方已結合產官學能量建立平台,將大學、高級專門學校、學術研究、高中等等各領域,悉數納入。
他透露,根據九州經產局的調查,未來十年中,九州每年的人才缺口至少在1000人以上,而大學養成就要4年,解決人才荒不可能在一瞬間就完成。「我們甚至透過Re-skilling 的方式來培訓人才,也就是不只是針對學生,也開設相關培訓課程,讓上班族有時間學習半導體相關技能。」
日半導體長期衰弱,刻板印象加劇人才流出
「半導體產業不是只靠電子相關科系就可以,其他還需要化學、機械、材料等領域的人才,需求非常廣泛。」SIIQ事務局長藤井博信指出,日本許多年輕人的想法,仍停留在「半導體就是電子相關科系畢業生才能就職,」不曉得半導體還有許多關聯產業,範圍甚至還包括化學、機械等科系。
因此SIIQ正和高專等相關院校合作,開設相關課程,就是希望讓學生能感覺到,「啊,原來是這樣,說不定我也可以投入半導體產業。」如果各領域的學生都能投入半導體產業,或許就能緩解每年1000人以上的人才缺口。
甚至,為了將大補全人才短板的力度,九州已經目光看向國中、國小生,向下扎根,增加潛在的半導體人才庫。
藤井博信說,為低齡群體開發教材的想法,背後主要有兩個因素: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嚴酷歷史、日本民眾尚未充分意識到半導體的重要性。
回顧日本近年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史,長期處於衰弱,特別在2010年左右,許多半導體企業不得不進行整併、裁員因應產業寒冬,許多親眼目睹或聽過相關傳言的人,都會在心中產生一個刻板印象,即「半導體產業很可怕,不是一個適合工作的地方。」
雖然半導體是許多終端產品的關鍵零組件,一旦沒有這些半導體,許多產品根本無法運作,但相較汽車、智慧型手機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終端產品,對於這些無處不在,卻又目不可及的半導體,許多日本民眾仍尚未充分意識到其重要性。這兩個背景因素,加劇了日本這些年來的半導體人才供應問題。
另外,儘管現今半導體行業的許多部分已自動化,但整體來看,半導體產業仍是一個需要大量人力資源投入的產業。偏偏日本又陷入少子化、高齡化等人口結構問題,加劇勞動力短缺。隨著台積電赴日投資及官方資源的大舉湧入,未來半導體產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可預見將越來越多大。「讓人們了解自己是否參與半導體製造,變成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低齡族群課程內容,以實驗為主
藤井博信說,即使是小學生,過了10年後也會投入職場,10年看似仍很遙遠,「但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什麼事情都不做的話,現況也不會改變,因此必須立刻採取相關措施。」
有鑑於此,透過產官學三方協力,他透露,目前有一間半導體廠商,已在九州大分縣開辦「科學技術體驗」課程,透過簡單的半導體工具箱,讓小學生體驗半導體如何組裝,藉此建立熟悉感。
另一間半導體廠商也在九州開辦體驗教室,提供實驗室為當地小學生舉辦實作課程,並使用簡易的功率元件實驗套件,培養小學生們對半導體的興趣。
而在中學生部分,在九州某工業高等專門學校更已設計一套以國中生為對象的實驗課程。福岡縣政府也和一家公司合作,針對初高中生開辦活動,讓參加的學生認識最先進半導體的研究人員,以及世界最大型半導體的技術人員,並規劃一系列的實務課程,學習包括創業基礎,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報告業務計畫。
在日本文化中,許多人在大學、高中階段,就會聽從父母的意見,早早做出未來的職涯規劃。為了克服這樣的文化障礙,特別針對低齡族群規劃半導體課程,增加學生興趣及對半導體前景的認識,「是我們經產省的重要任務,」藤井博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