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肉排,我竟然咬得動!」今年已經84歲的陳奶奶不敢置信地驚嘆,一連夾了好幾塊肉排,提早感受年夜飯的美味與溫馨。許多高齡長輩因牙口不好、多重用藥等因素,總是吃不多,長期下來,甚至會出現肌少症、衰弱症等現象,因此,北榮營養部首次推出「老阿祖的年夜飯」,從食材、烹調方式、份量等面向調整,讓高齡長者不被咀嚼能力限制,依然能盡興地享用圍爐年夜飯。
病人平均年齡逾70歲,北榮研發軟質膳食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2月,全台灣65歲以上高齡長者佔總人口18.35%,持續朝向「超高齡社會」前進。而高齡化現象在北榮更加明顯感受。北榮營養部主任楊妹鳳提到,北榮住院病人平均年齡超過70歲,且病人歲數逐年攀升。許多長輩因牙口不好、多重用藥等原因,導致進食量減少,不僅「吃不下」東西,更可能造成肌少症、衰弱症等病狀。
為了改善高齡長輩營養問題,北榮營養部去年舉辦廚師創意料理比賽,讓醫院廚師和營養師一同規劃,推出美味又健康的軟質膳食,讓長輩不受咀嚼能力限制,能自在享用美食,攝取足量營養,維持身體健康。
軟肉排先凍過再煮,用舌頭就可以壓碎
根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IDDSI),按照食物質地,總共分成六級。北榮這次推出的年菜是第五和第六級,舌頭壓碎飲食和牙齦碎軟飲食。
北榮營養師舒宜芳表示,許多長輩吞嚥功能不好,唾液分泌也少,因此營養部以烹調技術,在保持食物原型下,開發口感軟嫩,用牙齦即可壓碎的料理。其中經典年菜:芋香大蹄膀,也因為蹄膀肉先冷凍過,且延長熬煮時間,肉質變得軟嫩,用牙齦就可以壓碎蹄膀肉,裝假牙超過30年的陳奶奶忍不住驚呼,「不用把食物剪小塊就能吃,真好!」
另外,還有些本身即較軟嫩的料理,像是蒸蛋、蘿蔔糕等,也因為加上更豐富食材,色香味俱全,讓長輩胃口大開。陳奶奶開心地說,他在家裡也會煮蒸蛋,不過北榮推出的「雲漾蟹舞蒸蛋」,另外加入南瓜、蟹肉,上面以胡蘿蔔和鴻喜菇作點綴,「顏色和口感層次都變多,比較不單調!」陳奶奶說。
用原型食物呈現,甚至加入酸味以促進食慾
除了質地軟嫩,舒宜芳也強調,看得出食物原型也是重要準則,如果將食物剪碎或打成液體,看不出食物原型也會影響長輩食慾。而份量更是需要格外考量的層面,因長輩吃的不多,「如何用小份量承載高營養,也是一大考驗,」舒宜芳補充。
北榮營養部膳食管理科主任王郁雯也提到,長輩常見的問題是吃得少,熱量和營養都不足,所以高齡友善年菜也調整料理風味。為了促進長輩食慾,許多食材和醬料帶酸味,像是懷舊菜「蒸肉餅」,就加入紫蘇梅,運用梅子的酸味,刺激拓液分泌,有助於長輩吞嚥。
春節剩下不到一周,許多家庭已向餐廳、飯店訂購年菜,王郁雯則建議,可再加熱熬煮,讓現有料理口感變軟,家中長輩就能一同享用,感受過年圍爐的溫馨熱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