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台灣醫療輕忽人的投資

黃達夫
user

黃達夫

2006-05-01

瀏覽數 17,800+

台灣醫療輕忽人的投資
 

本文出自 2006 / 5月號雜誌 35歲的退休進行式

個人一向認為「醫院管理」的基本原則就是「品質管理」。然而,國內的醫院管理卻一直誤把財務管理當做主軸。多年來,經常在衛生署主辦的會議中,聽到官員要求其所管轄的醫院追求10%、15%的利潤,而不是提升10%、15%的治癒率。聽後,很不以為然,也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言並為文指出這種思惟的謬誤。但十幾年來都沒有發生效應。

最近,很高興看到醫療改革基金會與護理師、護士公會等六大醫事團體發聲,呼籲衛生署不可放任新版醫院評鑑的人力標準往下調降,否則將嚴重影響醫療品質。我不知道這個行動會發生什麼效用,也不知道多少民眾會關心這則新聞,但這卻是一個攸關全民健康的重要課題。

2000年美國醫療研究院發表《犯錯是人性之常》的研究報告後,衛生署才開始關心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這個議題,花了不少錢開辦研習會,宣導醫療品質、病人安全的概念,並要求各醫院設立醫療品質、病人安全委員會,期能藉以提升醫療品質與保障病人安全。

個人認為提升醫事人員這方面的意識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光是開會,上課談論醫療品質、病人安全,卻沒有在醫院的人力結構上做任何改變的話,其實成效很有限。

人不夠,品質還不如菲律賓

談到台灣醫療品質、病人安全的問題,其最關鍵的核心,就是人力配置的不足。美國醫療研究院那份報告,強調要避免醫療失誤,必須從系統的健全化做起。

避免人為疏失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優良的專業紀律,其二是適當人力的配置。大家不難想像,如果醫院人力不足,工作量太大,出錯的機率就升高,去年麻醉醫學會就自己爆料,因為各醫院麻醉醫師人力不足,台灣麻醉死亡率是日本的17倍,比菲律賓還不如。

根據美國國家護理研究中心的研究也發現,以一位護士照顧四位病人為標準,每多照顧一位病人,30天內的死亡率就增加7%,如病人數增加到八人,死亡率就增加31%,這是真實世界的統計數字。但是,長久以來在台灣很少有人關心這個極嚴重的結構性問題,這個根本不先解決的話,醫院空喊醫療品質、空有病人安全委員會又有什麼用呢?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台灣醫界常以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醫院、擁有眾多新型高科技儀器設備為傲。民眾選擇醫療時,也多半以醫院的規模和硬體設備來判斷其好壞。因為重硬體輕軟體,資源嚴重錯置的結果,儘管國內醫院超多、超大,裝備也不少,就醫更是方便,但因人力的投資嚴重不足、醫療成效不彰,我們糖尿病死亡率是亞洲第1、洗腎人口比是全世界第1、肺結核死亡率是美國的20倍……。

如果國人不能瞭解優良醫事人力的投資遠比醫院硬體設備更重要,並嚴格監督衛生署、醫療院所把錢用在刀口上,國人的就醫安全就難保了!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本專欄由洪蘭、黃碧端、黃達夫共同主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