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O年代美國影星珍芳達親自上陣示範的健身錄影帶風靡全球,不但推開了現代人投入健身運動風潮的大門,也是人們第一次對身體產生自覺。
也因為八O年代時裝百花齊放,設計師擁有更寬廣的設計空間,專為運動場上各種特殊競技所設計的服飾,也成了休閒穿著的重要參考之一。
時至今日,不但時尚向運動靠攏,以爭取消費者穿著和心理上的認同;原本的運動服飾專業品牌,也因為這股消費市場休閒風潮而相爭相投入時尚,兩股時潮的融合,更激盪出休閒品味的新勢力。
就在休閒穿著愈來愈被人們重視的同時,鼓勵將穿著鬆綁的特例,也紛紛出現。包括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主張日本男性扯掉領帶、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好萊塢影星捨棄領帶的禮服示範、電子、網路產業工作者,傾向不鼓勵正襟危坐的穿著態度,都混淆了許多人對「休閒」穿著的定義。
休閒穿著嚴禁邋遢
從一般人下班後的穿著來看,會發現「休閒穿著」和「邋遢」只有一線之隔。一旦脫離職場的穿著約束,許多人下班後或出席私人聚會時的穿著表現,顯然都犯了「穿得輕鬆好像就等於隨便」的毛病。不但不在乎質感,搭配細節更不講究,常令人產生「怎麼和職場上落差如此大」的印象。
休閒穿著至少還是該謹守整齊清潔的原則。棉質POLP衫,應該維持它原有的顏色和平整,褪色、變型就淘汰,洗滌後的整燙不要偷懶,讓自己下班後和上班時,維持一貫的清爽形象。
從二O年代提倡女人穿上寬鬆、低腰線條的服飾開始,休閒穿著因為服裝線條和材質的解放,一方面滿足了鼓勵人們從事戶外社交活動的需求,同時也使得整體穿著風格,從傳統宮庭式的保守拘束,趨向較年輕而且自信的打扮。
休閒穿著風氣的興起,和運動風氣大開互為關聯。休閒穿著向運動服裝取法的,包括強調功能性的織品,到方便身體活動的設計細節,服裝設計師掌握這兩項設計元素,迎合穿著者企求年輕化的消費心理。
運動連帽T恤、彈性材質的運動外套、網眼衫、棒球帽、球隊徽章、球衣號碼、多功能拉鏈、魔鬼粘,不斷被時裝設計師借用,移植到日常穿著的中,有意無意帶動另一種穿著風格。
學習混搭的穿著趣味
如今運動休閒風,在鄰近日本出現新逆轉。營業額高達450億日圓,己是上市公司的日本服飾集團Point,旗下共有8個男女裝品牌。其中休閒服品牌Rageblue造型師大平英明觀察,3年前,日本市場上出現一股結合工作服和軍制服細節的休閒服設計風潮,引起18到28歲日本年輕都會男性群起仿效,形成現階段休閒穿著的新流行,同時,也在這個強調「混搭」創意的年代,對亞洲消費者展演頗具啟發性的示範。不同年齡的上班族,可以根據自己的「型」和衣櫥中的現有材料,進行自己的休閒穿著創意混搭。
同時也擔任品牌採購師的大平英明表示,日本休閒風的轉向,從原本傾向美式休閒原型的穿著,轉進以工作服為主軸混合軍裝細節,帶動混合些許頹廢氣息的「型男風」。穿著黑色休閒西裝外套內搭連帽白色T恤的太平英明鼓勵,都會男女可以試著從混搭造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穿著Style。
混搭不見得非得多層次穿。借由兩種不同的風格或色彩,找出最佳混合比例,也是一種穿著的進階學習。太平英明說,全身上下色彩不能超過3種,是混搭的基本原則,例如黑、白、藍3色配,若以黑、白為主,藍色為輔,那麼,藍色的比例最好只占30%。也就是說,把配色「藏」在細節中,微微不經意地露出即可。相反地,如果要炫一點,那就不妨大膽在配件,例如:鞋、皮帶或飾品,讓色彩「跳」出來。
這位日本造型師更透露小撇步說,想把身體比例拉高、拉長的男生不妨試著穿大一號的球鞋或靴子,讓腳看起來大一點、底盤穩一點,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破成套的穿法、融合古典傳統和現代、正統但又不拘小節、把握不必刻意表現完美形象的原則,正是現代運動休閒風的新版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