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賴品妤男友、石虎守護者、太陽花學運份子、時代力量前黨員,現在是苗栗縣獲得史上最高票的無黨籍議員……。外界對曾玟學——這樣一位遠從台北「南漂」到苗栗這塊,對非國民黨政治人物來說,數一數二艱困選區的年輕人,有著許多的標籤。在他略嫌稚氣的30初歲外表底下,曾玟學是位自律甚高,始終懷抱理想衝撞體制的熱血青年。
「我其實不是苗栗人,2018年來到苗栗參選,也是一個因緣際會。」曾玟學近日接受《遠見》專訪,披露自己鮮為人知的從政歷程:在台北出生長大,直到出社會的前幾年,人始終沒有離開過台北;國三父母離異,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國高中時求學時兼發海報、到鐵板燒店打工補貼家用,到了大學及研所時期,則隨時維持兩份打工在身上,自己賺取自己的生活費,是個吃過苦的少年。
單親家庭長大,不輕易向人開口求助
儘管求學階段辛苦,但曾玟學並未因此荒廢學業,大學就讀台北大學社會系,研所就讀台灣大學國發所,學歷即便跟其他同齡學生相比,也毫不遜色。他說,他對自己的要求嚴格,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希望能盡到最大努力把它做好;同樣的,也會用這樣的高標準去要求身邊的人,導致有時候對人過於苛刻。
這樣家庭長大的小孩,通常都有種不輕易開口向人尋求協助的特質,這點,曾玟學也不例外。他透露,常有人詢問他,為何常常天不怕、地不怕,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堅持下去,「我後來想想,可能跟自己從小生長的環境有些關係。」當時和媽媽兩人相依為命,跟其他親戚的關係,也不特別緊密,「老實說你要開口求助,可能也沒什麼人可以幫忙,」要能夠有足夠的經濟讓兩人過活,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努力。
2016年,順著太陽花學運浪潮,他加入當時日正當中的新興政黨「時代力量」,進入立法院當助理,2017年到台中地方黨部蹲點,一年過後,擺在他眼前的是兩個選擇:一是回台北協助立委林昶佐,二是來到苗栗投入選戰。「當時我想說,苗栗是一個很困難的地方,而愈困難的地方愈有耕耘跟努力的必要,」曾玟學因此離開台北舒適圈,和這個別人眼裡的「深藍選區」結果下不解之緣。
滿手爛牌,第一次參選募不到30萬
他回憶,投入選戰時,距離投票日只剩8個月,人員及經費也嚴重不足,「我第一次選舉募到的款項大約只有30萬,非常非常少。」人員部分,黨部僅配一位兼職人員,另兩位還得和其他候選人共用,導致大多數陸戰行程,都是曾玟學一個人去,掛的看板也在10面以內,每個人都不看好他會當選,「一個不是本地的人,沒有任何關係、家族和朋友,怎麼可能在這個地方選上議員?」何況曾玟學當時還主動接球同婚議題這個燙手山芋,在保守的苗栗表態支持,爛牌滿手。
結果卻出乎眾人意料之外。2018年,靠著每日在基層勤跑,曾玟學在苗栗第五選區(頭份市、南庄鄉、三灣鄉)贏得了5030張選票的支持,以中上的第四名成績當選議員;更在2022年以11149張選票、破苗栗縣議會紀錄的史上最佳成績順利連任,一個人就拿下了將近20%的總票數,頭份33個里,他在28個里都是第一名,甚至在其中一個里更拿下接近4成的選票。
「我覺得這些票不見得真的是因為我而投的,他們(選民)把這張票投給我,或許是投給勇於對抗傳統勢力、勇於去把這些東西講出來的概念,而我只是這個概念的實體。」
他形容,擔任議員任內的4年衝撞,宛如一顆種子,為苗栗縣議會帶來改變。包括議長在他的大力要求下,讓議會直播提前一個會期,提升了議員的問政品質;或是長達27年沒有刪過預算的縣議會,在他擔任議員的第二年,終於打破這個紀錄;以及和保守派議員的折衝後,縣府終於通過「石虎保護自治條例」,創下全國首個地方政府對單一物種的保育條例。
對手也是挑戰者,選情五五波絕非炮灰
儘管2018、2022年兩次議員選戰,曾玟學在苗栗這塊「藍到發紫」的選區拿下出乎意料的勝利,但立委選戰層級,苗栗長年「國民黨一黨全拿」的障礙擺在眼前,這次出來選,難道沒有有砲灰的感覺?曾玟學被問到這題時頓了一下,坦言:「每個人在選的時候,那個選區狀況如何,心裡都會非常清楚。」
過往苗栗山線,非藍營出身的政治人物從沒贏過,但他可以很確定的是,「不管從我們一直在做的民調,到整個選區跑起來的感覺,民眾反饋的狀況都說明,這場選戰非常非常接近。」
雖然苗栗時常被大家認為是一個「不用選就知道結果的選區」,但透過這幾年在苗栗的經營,曾玟學說,其實每次選舉,苗栗也有很接近變天的時刻,「就是快要過(門檻)了,可是沒有過,下次就會稍微降下來一點。但如果那次選戰又燃起大家的激情,又會起來一些。」
他以苗栗的海線選區為例,單看總統選舉得票數,投給蔡英文的票數都比對手還多,「假設能完全轉移,且變成藍綠對決的狀況下,」民進黨的選將不見得沒有機會贏。
至於他的選區,狀況雖比海線更加艱難,但過往自己兩次選舉結果,「都是沒有人想得到的結果,就連我自己,也很難想像一個跟這裡毫無瓜葛的29歲年輕人,跑來說要選議員,然後就能夠選上。」
他強調,自己能在選戰中不斷突破,並不是一個單一候選人能辦得到,而是一個意象、概念,希望苗栗發生改變的集合體;而隨著一次次選舉的累積,「我們愈來愈接近那個突破一半的門檻,。特別是這次他的對手也非現任立委,還未在整個山線站穩,在兩個人都是挑戰者的狀況,「我們很有信心可以完成這個挑戰,」即便最後未能拿下選戰,相信票數也絕對不會是炮灰的票數。
第三條路命題錯誤,選後不入民進黨
當初因318學運投入政治工作的曾玟學,親身經歷的時代力量的大起大落,他說,在2016年時,大家對小黨還是有很多期待,希望能走出第三條路,但自來到地方耕耘後,「我常常回過頭去思考,這一個命題可能原本就錯了。」
因為就算出現另一個本土政黨,原本認同國民黨的支持者,也不見得會馬上轉過來。就像這次總統大選,藍白合走到藍白分,某種程度也證明:即使你是個偏藍小黨、也有像柯文哲這樣的高聲量,要想把這些人收過來也是很難辦到。
他觀察,在藍白確定不合作後,這些人就通通回去國民黨,導致柯文哲的民調與聲勢,都不像一開始來的這麼有機會,未來的新總統,高機率將在藍綠對決中產出。
「2014年底,原本大家都覺得國民黨要倒了,但經過十年(國民黨)到現在還屹立不搖,」期待另一個本土政黨與民進黨輪流執政,但當國民黨持續維持相當的能量與地方基層經營,「這些事情顯然難以辦到。」這樣的結果,讓他許多學運世代的夥伴,一個個投入民進黨的懷抱,但就他來說,「並肩作戰的伙伴,不一定非得在同一個黨裡面」「即便選上,也希望能維持無黨籍的身份。」
為什麼堅持無黨籍身份?他說,這是對鄉親的承諾,一定有許多人希望看到一位自主、不會被政黨所牽制的政治人物,「這是他們心中期待的樣子。」上一次他用無黨籍的身份,獲得了苗栗鄉親的一票票支持,「希望這次能繼續用無黨籍來完成任務,苗栗不會只有藍色一種顏色。」
和賴品妤養四隻貓,背後藏洋蔥
訪談過程中,唯有話題觸及貓咪,曾玟學才稍微放鬆緊繃的眉頭。他指著自己衣服上的些許貓毛,透露自己是貓奴,和女友賴品妤養了4隻貓,而這4隻貓背後各有洋蔥故事。
他說,其中兩隻貓是上一位主人在家孤獨死後留下的寵物,「經過一個禮拜才被人發現,兩隻貓就在那邊陪屍體陪了一個禮拜,」沒人願意收養才輾轉找到賴品妤,「現在已經是家裡的可愛小天使。」
由貓奴話題,再觸及自己長期關注的石虎保育議題,曾玟學說,苗栗民眾對待石虎的態度,就如同他們自己對政治的投射,是一個苗栗政治文化的試金石。這幾年苗栗民眾及公部門對石虎保育態度已發生轉變,讓他嗅到了變天的味道。這位來自台北的少年仔,能否在深藍苗栗再創奇蹟,明年的1月13日就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