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使用網路頻率愈來愈高,詐騙集團透過假廣告、LINE社群滲入日常生活。袋鼠金融透過科技賦能, 從金融知識文章延伸到社群互動,更開啟全台首個具備釣魚偵測能力的社群。
我們很早就觀察到詐騙貸款,早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張貼在ATM上的小廣告!」Gogolook(走著瞧)金融科技事業群副總朱劍銘接受《遠見》專訪,談起催生袋鼠金融的始末。
他觀察,當民眾急需資金又求助無門的情況下,很多人傻傻地相信、交出存摺印章,結果就誤入詐騙集團的圈套。而詐騙的最後一哩路就是金流,看準人性弱點,ATM成了陷阱,讓詐騙車手可輕易領取受害人的血汗錢。
2019年,Gogolook從內部數據觀察到金融詐貸案件上升趨勢,進而催生袋(貸)鼠這個專案平台。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民眾愈高頻率地使用網路,詐騙集團愈加猖獗、無孔不入地透過假廣告、LINE社群滲入日常生活。
這也讓袋鼠金融更堅定「防詐」的創業使命,但金融軟體與平台這麼多,有何優勢來打詐?
跨界合作,力阻金融風險
底氣來自於母集團Gogolook。成立11年的Gogolook 在 2023年7月登上創新板,其核心產品Whoscall在台灣普及率居冠,專替用戶過濾、阻擋陌生惡意電話、簡訊與網址,平均每兩人就有 一人使用。
根據其最新《亞洲詐騙調查報告》,台灣六成民眾每週至少接觸一次詐騙,自認「不確定是否為詐騙但選擇冒險」近28%,「缺乏足夠知識辨識詐騙」和「被所提供的優惠吸引」各占13.4%、11.3%。
Gogolook除和警政單位、銀行跨界合作,也運用過去累積的龐大黑名單資料庫,積極阻擋洗錢、人頭戶及詐貸等金融風險。
憑著Gogolook的豐富防詐經驗與數據,「貸鼠先生」在成立之初就有兩大服務項目,一是開啟線上客服接受諮詢服務,解答範圍包括貸款及金融商品等各類疑難雜症。二來,也開闢專欄,以小學堂形式導讀各式淺顯易懂的金融知識,活潑生動的圖文讓金融小白也能吸收識詐養分,提升免疫力。
有趣的是,第一代平台原名為「貸」鼠先生,因為Gogolook創立時,第一代logo就是長頸鹿 ,不只主機、產品,就連會議室都以動物園區域命名,因此在跨足金融領域時,同是草原家族的袋鼠雀屏中選。
三年前,其原始團隊僅有五人,包括行銷、技術工程師都兼職當客服,在線上夜以繼日地安撫民眾的知識焦慮。
有個案例是,一位黃先生收到非法代辦業者聯繫,要求他提供近三個月的帳戶交易明細,後稱因其缺乏固定薪資轉帳紀錄,難通過銀行審核,故提議由代辦業者製作假薪轉證明。
但當黃先生向袋鼠金融團隊諮詢時,客服立刻提醒若被銀行發現,將被列為永久拒絕往來戶,甚至觸犯偽造文書罪。
面對應接不暇的龐大需求,2023年5月,袋鼠開始運用生成式AI技術導入智能問答服務,名為「Roo AI」,期間效果佳。
六個月以來,袋鼠平台上累積發問數超過1萬筆,而其系統並透過AI學習400萬筆在地金融知識、累積超過1000篇在地金融知識文章、200個以上金融商品資訊,加上已熟悉台灣消費者提問的自然語言模型、發問習慣,現已可在三到四秒間提供精準回答。
首個具備釣魚偵測能力社群
當袋鼠漸漸打開知名度,朱劍銘強調,平台最核心的初衷和任務,仍是從源頭攔阻、加強教育民眾的財商EQ,於是策略很明確,就是積極經營社群、走向大眾。
為此,今年團隊拍板更名,決定以新一代袋鼠金融Roo.Cash出發,從金融知識文章與防詐教育出發,延伸到LINE好友圈。並自製金融科普Podcast節目 「金融怪奇物語」等。
業務方面,則從單一貸款延展到包括信用卡、貸款(個人信用貸款、小額借款、房貸)、數位帳戶及投資理財等多元項目,成為綜合型的個人金融商品比較平台,讓有需求的使用者能獲得正確資訊。
貸款的痛點包括:涉及個人收入隱私、想貨比三家卻資訊不透明。因此,袋鼠結合銀行核貸流程及利率提供試算,只要耐心填完約10分鐘的問卷,就可一站式完成額度及利息試算結果。
為推展普惠金融和促進社群交流,其全台首創金融話題論證社群「Roomy 袋鼠金融知室」也已啟動,除了整合「Roo AI」,更串接Gogolook網域防詐資料庫,成為全台首個具備釣魚偵測能力的社群。
舉例來說,若有會員試圖張貼詐騙假訊息或網址,系統便會自動偵測並出現紅字提醒。
現在,袋鼠團隊已擴充至50人規模,朱劍銘強調,未來要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知識型首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