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500億寵物業 因為人寂寞,「有毛的孩子」得疼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06-03-30

瀏覽數 40,200+

500億寵物業 因為人寂寞,「有毛的孩子」得疼
 

本文出自 2006 / 4月號雜誌 擁抱千億商機 無聊是金

今天老師講『團結力量大』的故事給你們聽,好不好啊?」新店線小碧潭捷運站附近一條巷底,名叫「小寶貝」的安親班,傳來這樣的聲音。

一踏進門才知道,身高一百八十公分的園長姚本軍,的確拿著故事書《伊索寓言》輕輕唸著,只不過,他授課的對象不是小朋友,而是一群小狗。

除了童話故事課,還有生活禮儀、戶外踏青、體能活動,心靈成長及游泳戲水課,早晚有娃娃車接送,中午有休息時間,下午有點心時間,表現好的給獎狀,每天還要寫家庭聯絡簿。

西方社會為寵物創了一個新名字「furkid」,從字面解釋就是fur(皮毛)加上kid(孩子),寵物安親班的出現正好與這個字義相呼應,也宣示了繼日本之後,台灣寵物當家的時代來臨。

寵物業火紅,獸醫師吃香

既然升級為平起平坐的家人,舉凡人類用的東西,寵物全得比照辦理。比如,寵物SPA、寵物瘦身、寵物寫真館、寵物游泳池,甚至還有寵物保險、寵物生前契約或寵物分科醫院,只要你想到的,都有業者提供,「寵物業是把擬人化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行業,」智威湯遜大中國區策略總監陳倩如說。

別以為這只是業者的噱頭,寵物主人們可是愛不釋手。像Doggy House打出號稱五星級的寵物旅館,一天最少要價新台幣1000元,過年那一個月,天天客滿,「再三倍的房價還是一樣滿,」Doggy House總經理陳俊義拍胸脯保證。

寵物商品火紅的狀況,通路業者最明白。大潤發公關副理何默真指出,光自營品牌狗食去年就賣出12.5億元,每年成長幅度達24%,每個店原本只有一、兩個貨架的狗食區,擴大兩倍營業面積,並更名為「寵物專區」。

過去專賣個人用品的藥妝店康是美,也不想從這波寵物熱缺席,從去年開始在三峽、土城試賣寵物零食和用品,準備在今年大舉挺進。

跟寵物有關的人,身價更是水漲船高。過去乏人問津的開店獸醫師,至少月入20萬元,比婦產科還吃香。最近,台大獸醫系每年才轉出二、三位學生,想轉進來的竟有一、兩百人,改寫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成語。

500億商機,頂客族是推手

以每年13%的成長,去年台北市每一百戶就有十五戶養狗,雖然與日本東京每一百戶有四十戶養狗的數字,還有一段距離,但相較台灣其他行業的蕭條,寵物業算是一支獨秀。

三年前,小寶貝安親班負責人賴美燕養了十二年的約克夏「妹妹」過世,插管、吊點滴、剃毛,甚至尿失禁,走得很狼狽,於是她親手幫牠洗澡,綁上蝴蝶結,「牠的臉部不再扭曲,好像在對我微笑,」抱著拍飛柔廣告的約克夏NoNo,賴美燕決定創辦台灣第一家寵物遺體美容中心。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如果以農委會的家犬數預估,台灣寵物市場商機至少有200億元,眼看這個被作家韓良露形容為「完整產業鍊」的寵物產業,愈來愈成熟,再加上貓、鳥、魚等寵物,500億的大膽預估應不為過,「人的市場有多大,寵物的市場就有多大,」陳俊義說。

養寵物不養小孩的頂客族增加,是這波寵物熱的推手。根據主計處調查,1994年台灣僅夫妻兩人同住而沒有小孩的家庭,占總戶數的9.99%,2004年卻成長到14.17%,增加幅度甚至高過單身戶。

未婚的單身女姓,及子女成家立業的熟年世代,這兩個族群,也加速了寵物熱的沸騰,「因為人寂寞,寵物才會當道,」匚合廣告總監范可欽最近因為拍導盲犬的紀錄片,也領會到這個道理。

廣告界很少人不知道陳倩如愛貓、愛狗。外派到上海之前,老公人在竹科工作,一個人在台北的她,早上起來不是趕著上班,而是陪狗CoKi散步,只要狗當天貪玩,時常因為狗遲到的她,又得打電話給老闆,「對不起,我的狗不想回家。」

狗小孩比真小孩還多優點

她記得,自己有一次在家裡摔跤,CoKi整天跑來跑去,焦慮到不行,「老實說,如果我老公在家,應該也沒那麼焦慮。」

三年前,當她知道她的貓「咪咪」得癌症那一天,難過得沒辦法上班,老闆問她,「請假多久?」她說,「不確定,因為不知道牠什麼時候會死,」老闆罵她不負責任,她生氣地回他,「如果你的小孩快要死了,你會不會這樣?」

一個月後,貓死了,她把骨灰罐放在家裡,「怕牠在外面會寂寞,」陳倩如說自己一點也不寂寞,「很多時間是我在陪牠們。」

陳倩如形容,人與寵物的關係是一種純愛,「狗從來不會跟人生氣。」

台大心理系副教授林以正分析,人和寵物提供的陪伴感類似,而且人提供的滿足感勝於寵物,但人與人之間,比較容易受傷,「有時候愛一隻狗,會比愛一個人多,因為牠不會背叛你、傷害你。」

他舉例,祖母還是愛她的孫子更甚於狗,但狗可以每天陪她,孫子得上小學,有時候還懶得陪她說話,「寵物當然可以算是解除寂寞的人際歸依。」

晚上八點,下了班的王小姐把車停在小寶貝安親班門口,「我來接我們家小寶貝回家,」抱起名叫NiCo的雪納瑞,親了又親,然後拉起牠的手說,「NiCo,還不快跟園長說再見。」

在台北這座愈來愈寂寞的城市,這樣的戲碼未來還會不停上演。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