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讓OpenAI獨大!Meta、IBM等50科技巨頭組AI聯盟抗衡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3-12-06

瀏覽數 1,750+

科技界以Meta和IBM為首、並聯合研究機構發起「AI聯盟」。取自Pixabay
科技界以Meta和IBM為首、並聯合研究機構發起「AI聯盟」。取自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為抗衡OpenAIGoogle等少數公司研發的AI專有模型,科技界以MetaIBM為首、並聯合研究機構發起「AI聯盟」,逾50個成員包括晶片大廠,將合作推動安全和負責任的開源AI技術發展。

Facebook母公司Meta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今天宣告成立「AI聯盟」(AI Alliance),初始成員就超過50個。科技界還包括晶片大廠超微(AMD)和英特爾(Intel),研究機構則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和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等名校。

除了美國產官學界,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和日本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等國際機構也在AI聯盟名單內。

「開放」與「封閉」的對決

根據「AI聯盟」聲明,未來聯盟成員會齊心協力打造「開放、安全、負責任的AI」,透過國際機構更具包容性的協作來反映社會的需求和複雜性,並提供一個共享平台以滿足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開發者和使用者,同時兼顧AI安全。

這個聯盟的成立,被視為開放陣營與封閉陣營的對抗。市場上技術領先的廠商像是OpenAI、微軟(Microsoft)、Google,都不屬於AI聯盟。

自OpenAI去年底推出ChatGPT,生成式AI迅速普及,眾多新創和科技公司加快腳步發表並研發大型模型,以抗衡OpenAI的GPT模型系列,當中除了有像Google的PaLM 2等封閉模型,也不乏開源模型,市場上的選擇性持續增加。

OpenAI則分別於今年3月和11月再推出其專有的封閉模型GPT-4和GPT-4 Turbo。IBM和Meta雖然也有開發自己的AI系統和模型,但技術近年來已經落後。

華爾街日報指出,AI聯盟將致力發展「OpenAI的開放式替代方案」,聯盟成員支持開源模型和技術共享。IBM資深副總裁吉爾(Dario Gil)說,IBM和Meta自8月以來就展開合作,試圖把關注度不如OpenAI高的組織凝聚在一起。

搭上OpenAI內鬥順風車?AI聯盟要贏得靠執行力

OpenAI過去一年主導市場發展,業界很早就對替代方案抱以期待,加上上個月又發生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被開除的風波,降低對單一廠商依賴的呼聲更加高漲。吉爾認為,AI聯盟出現的時機點回應了分散風險的需求。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不過,開源模型的安全性一直備受爭議,OpenAI的首席科學家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今年4月曾經表示,開源存在短期的益處,但長期來看,AI系統可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功能,公開使用會非常危險。

根據雲端軟體巨擘Salesforce研究團隊日前的測試,開源模型在某些領域的表現確實能夠擊敗封閉模型如GPT-3.5 Turbo;但是GPT-4等封閉模型的「AI安全性」一直都優於開源模型。

AI聯盟認為開源模型能夠帶來三大好處,包括在共享模型上進行開發以加快AI進展、允許同行檢視其他組織創建的技術是否存在缺陷,以達到「安全」目的;另外,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讓新創公司能與科技巨擘享有均等機會。

研究公司國際數據資訊(International Data Corp.)全球AI研究部門副總裁喬蒂(Ritu Jyoti)告訴華爾街日報,AI聯盟的執行力攸關其成敗,需要能整合AI軟硬體及其他工具的解方,才能使用多個AI系統。

本文轉載自2023.12.06「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超微CEO蘇姿丰:半導體女王傳奇
數位專題

超微CEO蘇姿丰:半導體女王傳奇

晶片大廠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炫風來台。這個台南女兒蘇姿丰,如何救了55歲的美國晶片大廠超微(AMD)?科技圈裡耳熟能詳的傳奇故事,如今開啟第二篇章:AI人工智慧篇。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