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養大國際化的夢想 高科大助學生壯膽前行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3-11-24

瀏覽數 6,050+

圖/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海展翅計劃」的萊西姆大學梯次的學生們,參與當地的跨文化的交流活動。(圖高科大提供)
圖/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學海展翅計劃」的萊西姆大學梯次的學生們,參與當地的跨文化的交流活動。(圖高科大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無論是引導學生打開國際視野,或是強化語言學習的自信,敢於聽說讀寫,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國外實地體驗過,經歷過這一個過程,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擁抱國際化的表現都會更加積極。為了鼓勵學生們勇於跨出國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多種國際體驗補助和建立國際營隊的跨國夥伴,為青年學子創造更多國際體驗的機會,回國後的青年們,每一位都說自己比過去更勇於挑戰自我,讓國際化的人才想像在高科大獲得具體的實踐。

自COVID-19疫情解封後,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馬上重啟自主籌辦的「學海展翅」計畫,於今(2023)年暑假期間選送了147位學生分成三個梯次,前往菲律賓三所頂大姊妹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英文加強營隊。其中有不少學生是第一次出國,對於將置身於全英文環境一個月,感到緊張、興奮不已。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更親自到機場為學生送機,勉勵學生珍惜這一個月的機會,挑戰自己的潛力,適應陌生的環境、語言、文化,張開自己的感官好好學習與觀察,以完全不一樣的方式強化自身的英文力。

突破自我、自信展翅的海外研習,成果遠超過想像

在眾多的學生,航管系的龔晏禎原本就擁有多益840分的實力,僅管在英語學習上表現優異,但對口說溝通卻毫無自信。參加「學海展翅計劃」的萊西姆大學梯次,龔晏禎擔任小隊輔,扮演營隊老師、學伴及台灣同學間的溝通橋樑,全英語的溝通任務,迅速幫助她克服聽、說二大信心障礙。回國後的她英語表達自信大增,甚至開始規劃爭取到德國當交換學生,開啟她探索、擴張第二外語的信心。

航管系另外有二人參加馬尼拉雅典耀大學的梯次,鄭雅云林沛瑢倆人是同班同學,起初都非常擔心聽不懂,對於一個月的長時間異地生活惴惴不安,但在菲律賓學伴的協助下,一邊上課學習,一邊體驗菲律賓文化與生活,很快就覺得開口用英語溝通並不難,兩週後就完全適應全英語的生活。她們難掩興奮地表示,以前英文課聽不明白的內容,經過學海展翅的營隊,回國後突然全都開竅了。事實上,在跨文化的交流當中,同學們對於異國文化的觀察與心得也都不一樣,有的人甚至還嗅出跨國創業的商機,對年輕人而言,一趟短期的海外的學習之旅,所帶來的衝擊與自省卻是全面性的,也成為激勵學生突破自我侷限的絕佳機會。

圖/「學海展翅計劃」萊西姆大學梯次,擔任小隊輔的高科大學生龔晏禎表示,營隊幫她克服了聽、說二大信心障礙,並且燃起她的信心,希望爭取更長的國際交換計畫。

圖/「學海展翅計劃」萊西姆大學梯次,擔任小隊輔的高科大學生龔晏禎表示,營隊幫她克服了聽、說二大信心障礙,並且燃起她的信心,希望爭取更長的國際交換計畫。

全方位推動英文提升教學策略,為學生備齊英語力

高科大國際長曾文瑞表示,過去技職體系學生相對重視專業技術與產業實作方面的養成,但為了台灣的產業發展,還需要補強國際化人才的環節,才能自信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具備語言能力以及跨出國門應對陌生環境的自信,應該算是未來人才的必備能力。

「以航管系為例,未來就業環境會牽涉到國際物流;而海事學院的學生要進入長榮、陽明等國際航商工作,語言都是必要條件;就算是對接製造業或者科技產業,不管哪一個學院畢業的學生,最終都將面對全球化的挑戰」,高科大國際長曾文瑞特別強調,高科大從2018年併校後,就特別重視全面提升學生英文能力,校長楊慶煜的理念也獲得全校老師的支持,可說是傾全校資源,積極推行多項英文提升的教學與自學策略,包括讓開班數倍增的小班化教學、提供駐院的專業英文教師、規劃多種英文口說練習的活動以及大小競賽,在高科大校園內打造多元的英文學習環境,這當中回響最熱烈的莫過於高科大自主籌辦的「學海展翅」計畫。

「學海展翅」是由高科大校方自行募款,對接高科大與菲律賓的姊妹校,嚴選當地學風優良的大學,打造為期一個月的全英文學習營隊。錄取學生提供定額補助,弱勢生更提供加碼,在疫情前就是熱門的營隊,經過營隊進行英文前後測檢定,也證實學海展翅營隊確實可大幅提升學生英文程度,但最大的收穫莫過於帶動學生第二次、第三次參與國際營隊的信心。高科大認真扮演好「推一把」的角色,對於沒想過、或者想過不敢實踐的同學而言,往往在參加一次的營隊之後,就發生180度的翻轉,同學們探索世界的欲望更加強烈且具體。一個月的營隊如此,一星期的營隊體驗值也是一樣爆棚。

圖/ 由高科大、日本熊本大學、韓國東亞大學三校共同舉辦的國際統整工程設計營(簡稱ICDC),三校交流激盪創意,開創珍貴的學習經驗。(圖高科大提供)

圖/ 由高科大、日本熊本大學、韓國東亞大學三校共同舉辦的國際統整工程設計營(簡稱ICDC),三校交流激盪創意,開創珍貴的學習經驗。(圖高科大提供)

台日韓三校交流激盪創意,開創珍貴的學習經驗

被COVID-19疫情影響因此中斷實體辦理的「國際統整工程設計營(簡稱ICDC),睽違三年後也是在今年暑假重新恢復舉辦。由機電系教授余志成率領跨系的師生團隊 (指導老師團5人及20位活動入選學生) 前往韓國釜山東亞大學。短短一週的營隊,不論在跨文化體驗或是專案執行經驗,都是體驗值濃度超高的硬仗,學生回國後也都各自累積了不一樣的觀察與心得。

由高科大、日本熊本大學、韓國東亞大學三校共同舉辦的ICDC營隊已有13年的歷史,除了限定工、電領域的學生參加甄選外,學生的英文能力也是重要的評選條件。這是一場從面試就開始的全英文考驗,在校內的面試、校內的集訓課程、出發前的跨國分組與討論,到實際抵達主辦國後的專案進行,全程考驗學生的專業訓練、組織能力和外語表達能力。

今年輪到韓國東亞大學擔任主辦國,高科大營建系的張佳琪表示,「原本我們自認準備充分,但到了韓國才發現,無論是設計、材料準備和實作溝通,真正的全面挑戰才剛開始!」雖然行前小組已做好分工甚至討論過專案的規劃,但到了韓國才知道,材料取得的條件和台灣完全不同,以致於一開始就面臨經費可能超支的問題,一路下來硬體、軟體和程式撰寫,幾乎全都打掉重練,各種卡關、突破與解決,到最後任務完成,她深刻體會到每個國家都會因為資源的不同,對於題目的思考和解決方案都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而高科大不分系的吳宜秦則觀察到每個國家的同學都有不同的特質,她眼中的韓國同學總是埋頭苦幹、表現出超想贏的樣子,而日本同學則是個性隨和。佳琪和宜秦分別都表示,剛抵達時太陌生不太敢講話,但年輕人很快地就能打成一片,自然聊開了,除了完成營隊的專題任務外,也快速補血英文溝通表達的經驗值,回國後,她們都把出國求學或申請交換納入了未來學習計劃當中,心態上如此巨大的轉變,對同學而言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圖/ 國際統整工程設計營ICDC營隊,台日韓三校的年輕人很快就打成一片,回程時依依不捨,建立跨國友誼。(圖高科大提供)

圖/ 國際統整工程設計營ICDC營隊,台日韓三校的年輕人很快就打成一片,回程時依依不捨,建立跨國友誼。(圖高科大提供)

鼓勵擁抱世界,高科大要做學生的最強後盾

高科大非常鼓勵學生運用各類資源參與國際活動,拓展國際視野,從語言學習目的到專業的研究室交換、學術性的交換學生或雙聯學位等,高科大彈性整合眾多校內外資源,創造學生的國際機會,目的就是希望給學生信心、點燃他們探索世界的熱情。「如果只是因為校外資源補助有限,就澆熄他們的夢想多可惜,所以校長決定,外部補助不足的部分,都由校內經費來補足」,國際長曾文瑞表示,透過一段時間的出國研習,不僅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從語言、本職學能到文化背景的事前準備,也幫助學生更加認識自我,未來無論求學或就業,道路會更寬廣、更有自信與勇氣去擁抱世界、用想像驅動未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