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iPhone 15用一年玩膩可退回?「硬體訂閱」趨勢興起

雜誌原標為〈筆電、iPhone 15都能月租 硬體訂閱商模崛起 〉

陳品融
user

陳品融

2023-11-23

瀏覽數 4,500+

最新iPhone15可以只花月費把玩不必終生擁有?「硬體訂閱」這項在軟體界行之有年的商業模式,近年正興起!達志影像
最新iPhone15可以只花月費把玩不必終生擁有?「硬體訂閱」這項在軟體界行之有年的商業模式,近年正興起!達志影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3 / 12月號雜誌 2024脆弱中 迎復甦

iPhone15、三星Galaxy Z Fold5摺疊機,可以只花月費把玩不必終生擁有?「硬體訂閱」這項在軟體界行之有年的商業模式,近年正興起!為何吸引PChome華碩、三星等廠商紛紛投入?   

庫存飆高、需求低迷⋯⋯這是自2022下半年以來,讓消費性電子產品供應鏈人士苦不堪言的話題。在景氣烏雲籠罩之下,究竟還有什麼能引起消費者注意?

近一年來,確實有股悄然崛起的新趨勢備受討論,甚至收穫消費者的良好回饋——那就是「硬體訂閱」。

2022年9月蘋果發布iPhone 14後,台灣「果粉」間最熱議的話題除了手機本身的升級,還有網購電商平台PChome旗下金融科技公司廿一世紀數位科技(21st FinTech),推出全台首個「iPhone訂閱方案」。

無獨有偶,智慧電視品牌OVO也在2022年11月祭出「電視訂閱制」,今年以來,連中華電信、三星、華碩都追趕這股趨勢,攜手廿一世紀數位科技,各自推出iPhone 15、摺疊機Galaxy Z Fold5與Galaxy Z Flip5、及3款電競筆電的訂閱方案。而蘋果(Apple)有意推出自家硬體訂閱的消息,更早已傳聞多年。

智慧電視品牌OVO也在2022年11月祭出「電視訂閱制」。OVO提供

智慧電視品牌OVO也在2022年11月祭出「電視訂閱制」。OVO提供

事實上,訂閱的概念並不新,早在軟體領域行之有年;在硬體界,分期付款則為較常見的模式,消費者最終仍會取得產品所有權。

但硬體訂閱稍有不同,以PChome最新的iPhone 15訂閱為例,消費者可月繳1000元到3000元左右取得手機,一年過後選擇買斷手機、繳回手機、或延長舊機訂閱,前兩者則可再訂閱新機。「它就是分期訂閱的『變形產品』,」廿一世紀數位科技總經理周厚宇下此定義。

這股在軟體領域成功的商業模式,究竟是如何吹向硬體界、進而改變了生態?

消費者行為轉變,重「體驗」勝過「擁有」

若從消費端出發,關鍵就在消費者對「物」的思維轉變,開始體現在科技用品當中。

「實際擁有產品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用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取得,甚至他覺得用一年就不想要、就還回來也可以,」周厚宇說,「我認為這就是年輕人『體驗生活』的新模式。」

台灣市場研究顧問GO SURVEY於2022年發布的調查便顯示,有八成消費者曾採用過訂閱方案,其中,年輕世代較偏好「使用商品」的訂閱制,原因就是年輕客群更熟悉具備科技感、速度變化快的商品。年年都想換新機的「果粉」正是這樣一群人。

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也有類似感觸。他觀察,除了常透過租賃及訂閱靈活取得設備的商用客戶外,最主要的受眾就是喜歡嚐鮮、又注重性價比及便利性消費者,如電競玩家、網紅、直播主等,因此華碩才會決定在今年開啟電競筆電訂閱方案。

OVO的出發點則略為不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有順分享,智慧電視用戶不比果粉、電競玩家有年年換新機的需求,但仍有另一群受眾——「租屋族」。透過訂閱制,消費者月付幾百元就能體驗最新機種,一旦歷經搬家,只需終止訂閱,便有專人進行回收,無需自行處理體積龐大的電視機。

透過訂閱制,消費者月付幾百元就能體驗最新機種,一旦歷經搬家,只需終止訂閱,便有專人進行回收,無需自行處理體積龐大的電視機。取自Pexels

透過訂閱制,消費者月付幾百元就能體驗最新機種,一旦歷經搬家,只需終止訂閱,便有專人進行回收,無需自行處理體積龐大的電視機。取自Pexels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消費性電子市況不佳,訂閱可擴大打擊面

換個角度看,消費性電子產品歷經疫情間的需求大漲,疫後一夕慘跌,周厚宇觀察,過去對硬體訂閱興趣缺缺的廠商,都開始感受到改變策略、擴大受眾打擊面的急迫性。

且事實上,目前已實行訂閱方案的廠商,確實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效。

周厚宇分享,原先iPhone訂閱制主要鎖定有無卡分期需求的年輕客群,但因制度設計上確保用戶每年可在第一時間拿到下一代iPhone,竟也意外吸引一群30至50歲、有信用卡的客人。

華碩本次推出三款分別約6萬、11萬、15萬的高價電競筆電,試行僅兩個月,廖逸翔發現,原先3款機種買斷的數量並未減少,反而在實行訂閱制後,多出將近130%的銷量。「其實這些人真的是以前就有興趣,但不想投入這麼多資金買斷,訂閱制就解決了這些問題。」

也因回饋良好,華碩決議年底將進一步推出7條以上產品線,將訂閱制普及至商用筆電、家用筆電、創作者筆電、ROG電競手機等領域,藉此與競爭對手做出區隔。

年輕世代及嘗鮮族如今重視「體驗」勝過「擁有」。達志影像

年輕世代及嘗鮮族如今重視「體驗」勝過「擁有」。達志影像

OVO亦獲得意料之外的結果,吳有順指出,過去電視銷售以台北市為大宗,想不到訂閱制推出後,台北市用戶數竟落到第五,反觀新北市、桃園市搶占前兩名,內部推測正是與租屋族的分布有正相關。

此外,去年OVO推出主流的55吋、65吋電視訂閱後,約九成客群為男性,和大家印象中多由男性採購電視的印象相去不遠。但今年OVO近一步擴大推出32吋、43吋的小尺寸電視後,竟意外吸引到過去少見的女性客群,將女性占比拉升至兩成。

「再應用」是硬體訂閱最大挑戰,需完善整套回收體系

不過,要想讓這套制度蓬勃發展,且真正帶動循環經濟,過程也有不少挑戰。

首先,必須確保提供的硬體真有頻繁更換的需求,否則需有備案。吳有順分析,果粉、電競玩家本就是品牌黏著度高、且愛嚐鮮的一群人,因此適合推行訂閱;但若非此類型的產品,最好要具備自己的軟體服務,如 OVO便是以原創的OVO TV OS為核心,在硬體之外,還能賺取服務費用。

此外,則是要攜手合作廠商,完善整套回收流程。「硬體和軟體不同,硬體最大的瓶頸,就是怎麼做到『再應用』。」廖逸翔以華碩為例,日後回收的筆電預計會有三類走向,一是以優惠方案便宜出售、二是短期出租、三是送交華碩文教基金會執行「再生電腦數位培育計畫」,捐贈至國內外的弱勢團體。

陳品融整理

陳品融整理

吳有順也呼應,過去硬體廠商大多只重視「銷售」本身,但推廣訂閱必須要轉型為「服務思維」,包括過程中做好保固服務、攜手合作廠商完成後續的整修及再利用等,處處都要多加留心,才能在促進消費的同時,也能做好永續。

儘管費工,但對許多廠商來說,這或許將是翻新形象、黏住受眾的轉型契機。「現在基期還很低,但我認為未來兩年訂閱的市場會愈來愈大,」周厚宇也期許,隨著大眾慢慢認識「硬體訂閱」的概念,日後也有機會推出汽車、奢侈品等訂閱方案,為循環經濟盡一份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