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數位轉型推升雲端資料處理的需求,生成式AI加入數位轉型賽局後,更將帶動全球資料中心需求攀升。過去,資料中心被視為是吞噬能源的巨獸;如今,面對全球淨零減碳趨勢,轉型勢在必行。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領導者施耐德電機強調,新一代資料中心不只要提高IT用率、效率及營運力,還要夠「綠」,才能協助企業完成減碳最後一哩路。
AI 應用用電量高 考驗資料中心永續力
AI 加速科技發展,相關應用也大幅增加資料中心容量,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與永續發展事業部總經理黃建棠表示,預估未來20年,現有的全新資料中心容量將提升2倍。用電量也跟著增加,據估算 AI 用電量將以每年26%~36%的速度成長,對資料中心的電力、製冷系統與機架設計,均帶來巨大的考驗。
反觀,目前全球已佈建的資料中心,電力使用效能(PUE)成長逐漸趨緩,這意味著,資料中心如果想要進一步降低 PUE,必須進行轉型,才能有突破成長瓶頸。
國際間,科技巨擘也相繼做出淨零碳排宣言。Google 宣告,2030年所有資料中心以及營運據點,每天24小時、不間斷使用綠電;微軟、Meta 也承諾將於2030年實現碳負排目標;亞洲資料中心重鎮新加坡也祭出更嚴格的管理手段,規範雲端服務業者去碳化並優化營運。台灣企業身處國際供應鏈重要的一環,打造綠色資料中心也成為永續營運的關鍵一步。
施耐德電機提出資料中心永續轉型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機認為新一代永續資料中心有兩大關鍵:不斷電系統及製冷系統。黃建棠指出,不斷電系統搭載高效營運的專利技術,可將效率倍增,能耗降低三倍。此外,加入 AI 動態調節的製冷系統,能實時找出潛在熱點進行分析與預測,並動態調節能源使用,與傳統冷卻系統相比,可省下76%的電力。
同時,透過施耐德電機研發的電力管理平台,達到即時監測資料中心的伺服器電力負載狀況、電力品質,並生成能源管理報表,提高電力穩定度,找出最耗能關鍵項目,提供綠色資料中心的數位電力解決方案;此外,在施耐德電機的客製化可再生能源採購策略的協助下,積極地回應供應鏈範疇2、3的減排挑戰。
AI 新興應用為資料中心帶來新的考驗,卻也成為新一代資料中心脫穎而出的助力。黃建棠強調,新一代的綠色資料中心導入Cooling Optimize智能型製冷控制,可主動監測並分析耗能並提出調節建議,電力數位轉型也可降低電網管理的高度複雜性,為佈局決策提供更多的關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