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又來台灣!7日論壇上,他談分拆晶圓代工與晶片設計的IDM計畫成效到底如何?力求與台積電先進製程比肩的4年5節點有料嗎?為何他認為英特爾會是AI PC領導者?又如何聯合台廠華碩、宏碁切入這個熱門新領域?
走過失落10年,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大聲向台灣媒體與供應鏈伙伴宣告:我們回來了!
季辛格2021年重返英特爾掌舵後,宣布IDM 2.0計畫,將英特爾分拆成專攻設計(fabless)和專攻製造(foundry)的兩間公司,更大膽喊出要在短短4年5個節點、從10奈米推進到2奈米,跟上甚至超越三星與台積電。
然而,切分後設計又要找台積電生產,代工又要跟台積電競爭,面對競爭對手的巨額資本投入,英特爾的計畫屢受質疑。季辛格今天出席「Intel Innovation Taipei 2023科技論壇」,會後接受台灣媒體聯訪時,經營上分享英特爾轉骨初步收穫、企業文化改變歷程,趨勢上則針對地緣政治變遷、生成式AI熱潮提出想法。
總結季辛格的論述,他想向所有人說,英特爾重返榮耀的計畫絕非異想天開,尤其是晶圓代工業務,「我們正在軌道上。」
IDM 2.0 實踐中,代工和先進封裝都在吸客
季辛格重返英特爾,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分割設計與代工部門的IDM 2.0計畫。季辛格指出切分兩者就是要建立客服信任,且4年5節點計畫正在軌道上,「宣布這個規劃時,人們都覺得太過瘋狂,要在短短4年內完成8到10年才能達成的進展,但我們現在就在這裡。」
季辛格分享,2021年推出的Intel 7已搭載產品流通市場、今年12月會有採用Intel 4的Meteor Lake,Intel 3預計開始今年下半年生產,Intel 20A預期在2024年推出、Intel 18A則會在2024年Q1進場測試。他表示,過去兩年半英特爾僅有一次延後交付產品,其餘皆是準時抵達、如約而至。
季辛格以來勢洶洶、挑戰x86架構的Arm架構陣營產品為例,「我們會打造最好產品跟他們競爭,我們也正在領先競爭對手。同時,Arm陣營產品也是機會,我想當他們的代工伙伴。」季辛格強調,他認為好產品、好技術就是英特爾的核心,不僅晶圓代工如此,先進封裝也是如此。
因為生成式AI熱潮、對AI晶片的興趣,有許多潛在客戶找上英特爾詢問先進封裝技術,「他們不是在找現有代工廠的替代品,而是因為我們的技術真的能夠帶給他們價值,表現更好、成本更低。」晶圓設計量產需要3到4年,對比之下封裝僅需2到3季,有望挹注晶圓製造服務成長動能。
季辛格也表示,重建(rebuild)英特爾經歷陣痛。過去英特爾擁有絕佳的葛洛夫文化(Grovian culture),注重工程與技術,他絕對想帶領英特爾喚回初心;然而,英特爾因為挑戰晶圓代工,同時也得發展顧客至上(customer-obsessed)文化,他坦率表示,「英特爾從來不是顧客導向的(企業)。」因為以領先技術供應商自居,因此有顧客認為英特爾自大、要求太多,因此他希望英特爾能夠兼顧技術與重視客戶,才能在設計與代工都取得成功。
生成式AI已落地、以AI PC領導者自居
過去季辛格為了英特爾利益,多次發言表示台灣很危險,同時爭取美國晶片生產補助。來到台灣,他的發言變得友善,只說英特爾總是遵循分散式生產的模型,在地理上分散、注重彈性,生產地如美國、歐洲如波蘭與德國,還有亞洲如台灣、馬來西亞等地,都是供應鏈平衡的展現。
針對另一個地緣政治熱點-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季辛格則表示盡全力確保當地員工與家人們的安危,同時也很支持整個地區,希望盡快取得和平成果。除了地緣政治,生成式AI和AI PC的發展是聯訪的另一重點。
季辛格強調,現在確實處於生成式AI熱潮高點(height of hype),但產業已經度過AI寒冬,雖然有倫理、管制和法律的挑戰,但無論是語言、演算法、應用上都有各種突破。「我個人最感興奮的是,我們已經從AI訓練階段,走到推論和部署的階段。」換句話說,AI不再懸浮、已經落地,儘管熱潮有循環,但總會有突破。
伴隨著AI熱潮,人們將目光放在AI PC上,英特爾要跟傳統競爭者搶市,同時亦有採用Arm架構的新競爭者。對此季辛格暗諷Arm,指出7、8年前Arm便進軍PC市場,但至今在市場中並沒有扮演太大角色,反觀蘋果的好成績,「蘋果不是Arm,蘋果就是蘋果,掌握生態系、OS,甚至是提供給顧客完整的軟硬體,蘋果是帶給市場新產品的好公司。」
季辛格笑著說,雖然Arm陣營正在強化自身對於AI PC的論述,但科技市場上只有最好的產品會勝出,至於台廠合作客戶包括華碩,宏碁。另外,也有人擔心AI PC市場滲透率,但季辛格表示新產品總是會經歷應用週期,人們已經開始利用AI增進生產力,也用來輔助創作者,甚至是提升社交體驗,他相信AI PC將會隨著全新應用問世迎來商機。
華碩施崇棠老友驚喜出席
與季辛格相知多年、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也到場支持老友,他現場拿出搭載英特爾產品的華碩AI PC,展示在本機上運作本土化的大語言模型,還分享自己對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理解,是這場聯訪的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