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倒數 最後倒數 訂遠見最佳時機,「兩年送一年」優惠只到9/30

這企業打造「安心生育」職場,竟創造高EPS、低離職率「黃金交叉」

林信男
user

林信男

2023-11-02

瀏覽數 5,100+

104人力銀行,去年度每股盈餘(EPS)創史上新高,離職率創歷史新低,背後助力竟是打造獨有的育兒福利?張智傑攝
104人力銀行,去年度每股盈餘(EPS)創史上新高,離職率創歷史新低,背後助力竟是打造獨有的育兒福利?張智傑攝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4 / 1月號雜誌 老闆要補修的一堂催生課

104人力銀行,去年度每股盈餘(EPS)創史上新高,離職率創歷史新低,背後助力竟是打造獨有的育兒福利?這間企業如何塑造安心養育環境,讓員工生育率高於國內均值? 

背著嬰孩的年輕父母,陸續走進位於新店區的104人力銀行總部,先把孩子帶到二樓的托嬰中心,再前往辦公室,開始工作。兒女和他們「同在公司」的安心感,讓這些員工,得以無後顧之憂,專注在業務上。

上述情景,看似平凡日常;但,從設置托嬰中心,到建立完整生育福利、配套措施,正是104人力銀行,去年度每股盈餘(EPS)創史上新高,離職率創歷史新低,達成「黃金交叉」的關鍵。

台灣生育率直直落,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新生兒僅9萬9652人,年減逾2.5%,估計全年總數,恐再創新低。

至於該如何拉抬生育率?觀察日本、南韓、新加坡等鄰國經驗,光靠政府「砸錢」未必有效。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等機構分析,員工在職場上,能獲得安全感,可兼顧工作與生活平衡時,才會考慮生育。

托嬰中心+支持系統,讓員工安心生、放心養

對於以上觀點,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表示認同,他強調,在104,生兩、三個小孩的員工不算少,主因在於,104於八年前,設立托嬰中心,員工可帶兒女來上班,小孩零到三歲階段,有托嬰中心的保母,協助照顧兒女,讓員工們能安心工作。

由於托嬰中心設在104總部二樓,父母不僅可就近探視、節省接送時間,即使公出,也能透過App,視訊了解兒女狀況。「帶小孩很辛苦,加上托嬰中心有專業保母,所以有些同仁休完兩個月產假後,就返回工作崗位,把孩子帶來公司(托嬰)。」鍾文雄說。

鍾文雄強調,在104,生兩、三個小孩的員工不算少。設立托嬰中心,員工可帶兒女來上班,小孩零到三歲階段,有托嬰中心的保母協助照顧兒女,讓員工們能安心工作。張智傑攝

鍾文雄強調,在104,生兩、三個小孩的員工不算少。設立托嬰中心,員工可帶兒女來上班,小孩零到三歲階段,有托嬰中心的保母協助照顧兒女,讓員工們能安心工作。張智傑攝

除設有托嬰中心,104人力銀行也具備完整的「支持系統」,藉由彈性工時、居家上班等方式,讓員工在兒女生病時,不必請家庭照顧假(期間不給工資),直接居家上班,既可照顧孩子,也拿得到薪水,且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就已實施此制度。

另一方面,無論員工是新手爸媽,需要「前輩」經驗分享,或面臨產後憂鬱,以及職場上其他疑難雜症,104都會透過「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以諮商、講座等方式,幫員工解決困擾。

在104任職22年,期間生了四個小孩的總務採購處協理黃志龍表示,生養小孩,不只涉及錢的問題,企業能否給員工「安全感」,也很重要,「小孩生病了,公司願不願意讓你去照顧小孩,不用擔心被『秋後算帳』?」

企業生育福利到位,更具留才、攬才吸引力

八年前,104決定設立托嬰中心的主因,就是為了「留才」。若能藉由完善福利,留住熟悉業務、能力好的員工,不僅有助公司營運,成本也低於重新招募、花時間培訓新人。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當時,104員工總數約500多人(現已超過800人),部分有育兒需求的員工,建議公司設置托嬰中心;為此,104隨即進行內部民調,彙整員工需求,經半年籌備,於2015年成立托嬰中心,包括彈性工時、居家上班、員工協助方案等「支持系統」,也逐步到位。

光是托嬰中心的營運,104平均每年,都要編列約1100萬元預算。不過,鍾文雄認為,這些善待員工的福利,最後會讓公司獲得更多回報。

例如,托嬰中心經營到第五年,就損益兩平;104員工的生育率,連續六年(截至2022年)高於全國(內政部「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國人生育率大約千分之30左右,我們公司最高接近千分之70。」鍾文雄說。

托嬰中心的營運,104平均每年,都要編列約1100萬元預算。不過,鍾文雄認為,這些善待員工的福利,最後會讓公司獲得更多回報。張智傑攝

托嬰中心的營運,104平均每年,都要編列約1100萬元預算。不過,鍾文雄認為,這些善待員工的福利,最後會讓公司獲得更多回報。張智傑攝

公司營運表現方面,104去年度EPS,來到13.42元,創歷史新高;離職率從八年前的24%左右,一路下降至17%新低,形成「黃金交叉」。

「只有經歷七、八年實踐,慢慢驗證,你才會知道,這條路是對的;但,有多少人願意嘗試?企業應該從長遠角度,看待『人才』這件事。」鍾文雄強調。

解決少子化問題,不能看短不看長

受少子化、缺工等問題影響,無論國內外,企業藉由優化生育福利,提升留才、攬才吸引力,已逐漸獲得廣泛認同。

2021年,由生育福利解決方案業者Carrot Fertility與美國「國家不孕症協會」(RESOLVE),共同執行的育齡婦女調查指出,為了獲得生育福利,88%的受訪者,會考慮換工作;另,77%的育齡婦女,會因雇主提供生育福利,願意在公司待得更久。

就ESG(環境Environmental 、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角度而言,企業提供良好生育福利,不只為了自身留才、攬才和永續經營,也是為社會、國家,培育更多人才的積極作為。

在鍾文雄看來,企業願意給員工更好的生育福利、建立「支持系統」,就像長期投資,對企業本身或國家、社會,都可帶來理想回報,「做這些事,眼光要放遠,不能看短不看長。」

在鍾文雄看來,企業願意給員工更好的生育福利、建立「支持系統」,就像長期投資。張智傑攝

在鍾文雄看來,企業願意給員工更好的生育福利、建立「支持系統」,就像長期投資。張智傑攝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