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的等待,前後歷經6任市長,被捲入過無數次政治攻防,完工的台北大巨蛋終於在週五開門見客。這座4萬人的棒球場,是全台首座室內棒球場,將為台灣的棒球史,寫下里程碑。究竟設施有何厲害,看球體驗升級了嗎?安全疑慮是否解決?本文完整開箱。
大巨蛋終於要誕生了!27日,台北市長蔣萬安率領媒體,一同見證這重要時刻。
他指出,今天是球迷的時刻、是台北的時刻,30多年前在台北市立棒球場,也就是現在小巨蛋的所在地,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當時中華職棒冠軍戰的賽程打亂,當時現場上萬的觀眾在雨中大聲呼喊「我們要巨蛋、我們要巨蛋 」。
歷任多位市長一棒接一棒的努力,從選址、規劃、動工、停頓、復工到完工,今天蔣萬安自認自己站在此處,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也跨越時空回應那些在雨中呼喊的球迷,「我們要巨蛋,我們有巨蛋」。
蔣萬安希望,所有熱愛棒球的老球迷都可以牽著小球迷,走進大巨蛋看棒球,讓棒球的記憶可以傳承延續,開箱是一個里程碑,希望大家都可以進場到大巨蛋看比賽,共同寫下這個世代的美好回憶。
大巨蛋設施特色,設計完整開箱
至於大巨蛋本身設施如何?哪些是民眾最關切的重點,以下一一檢視。
●安全動線、逃生標誌
首先,在大巨蛋啟用前,不少人對公共安全、逃生動線仍相當擔憂,蔣萬安今天特地從國父紀念館出發,橫跨地下通廊進到體育園區,此舉似乎也在對外宣示,大巨蛋安全已無任何疑慮。
此外現場媒體也發現,左、右外野全壘打上頭,各有4個逃生標誌,看起來相當突兀,楊舜欽解釋,因為場館屬於複合式場館,自然有一些逃生指示號誌,但在比賽期間都會進行覆蓋,也請球迷放心。
●連通道設計
此外為配合兩邊建物,連通道一側採用古建築設計,另一邊配合大巨蛋採用全銀配色。
●球場內部空間、座椅特殊設計
進入大巨蛋內部,整體視野相當寬敞,因為是室內球場的關係,體感溫度適中,未來就算颳風下雨、艷陽高照,球迷都能有舒適的看球環境。
看台上的座椅則採黑白相間的配色,內野共有五層看台、外野則有三層,一般球場座位寬度為45公分,但大巨蛋座椅加大至50公分,前頭還有杯架設計,看球體驗都更升級。
●專業看球3大螢幕
現代棒球因為有重播輔助判決,大螢幕已成為球場相當重要設施,過去外界曾質疑大巨蛋螢幕過小,但今日入場觀察,螢幕大小符合標準。
目前大巨蛋設置3座大螢幕,其中中外野螢幕橫長30.72公尺、縱長17.28公尺,解析度1920X1080,這樣的大小已是國內之最,至於左右外野兩側也各裝設一座輔助螢幕,橫長約11公尺、縱長則為6公尺,可提供外野席球迷觀賞之用。
●全壘打牆
全壘打牆也採一般標準,中外野全壘打牆400英尺,兩側則為335英尺。
●啦啦隊專用區與球員休息室
這幾年台灣棒球新增啦啦隊的元素,也受到不少球迷歡迎,大巨蛋在這塊也沒有缺席,內野靠近本壘後方就有啦啦隊專用區,下方則為球員休息室,跟其他球場相比,休息室規模較大,木色的櫃子看起來相當有質感。
●防護網與草坪
大巨蛋見客前,曾在今年7月請美國職棒大聯盟場務專家Chad Olsen到場進行總體檢,當時對方針對防護網、紅土草地交界處都提出一些意見,這些內容今天也獲得改善。
其中防護網原先高度偏低,目前已調整到175公尺,防護墊原先只覆蓋在牆的兩側,遺漏了上方,現階段也已經補上。
此外球場草坪跟紅土交界處,原先有明顯落差,施工單位也填細沙、橡膠顆粒將該處順平,大巨蛋採用的人工草皮為日本美津濃(MIZUNO)品牌,現階段也供應大阪巨蛋、名古屋巨蛋、西武巨蛋使用,紅土則是美國空運來台。
●大巨蛋未來可改善空間
整體來說,大巨蛋已準備到位,剩下一些細節部分需要改善,首先黑白配色的座椅,不少人擔心若碰到高飛球時,很可能因為顏色重疊的關係,導致野手看不到飛球;對此遠雄集團副總經理楊舜欽表示,座椅的舒適度及顏色等都是在國外球場有相關前例,未來會在測試賽之後,視情況做調整。
螢幕的部分,楊舜欽直言現階段大小已是全台之最,或許多樣性不足以讓大家滿意,但現階段會先以拿到使照為主,畢竟螢幕吊掛需要起重機,現在作業很可能傷及草皮,如果未來有承租方並且願做調整,再做後續處理。
●大巨蛋首場比賽日期
楊舜欽最後也透露,接下來會在11月14日舉行閉門比賽,18日舉辦開放民眾索票入場的測試賽,預計會開放1萬2千多個座位。接下來,台灣球迷將可享受一邊看球,一邊吹冷氣的頂級體驗。堂堂首都台北,終於要迎接一個夠好的球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