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遠見高峰會今舉行閉幕贈獎典禮,本屆大會共頒出八座大獎,除了昨天頒發的君子企業家獎及一座終身成就獎,今晚再頒出終身成就獎、傑出領袖獎、青年傑出創業獎給六位得主,眾人共享華人榮耀。
2023第21屆遠見高峰會閉幕贈獎典禮,現場頒發終身成就獎、傑出領袖獎、青年傑出創業獎給六位得主。除了前一天頒發君子企業家獎給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終身成就獎給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今特邀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擔任贈獎貴賓,頒獎給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終身成就獎)、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傑出領袖獎)、環球晶圓集團董事長徐秀蘭(傑出領袖獎)。
而三位青年傑出創業獎得主則為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ACCUPASS創辦人暨執行長謝耀輝、Hahow好學校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及董事長王力行擔任贈獎人。以下為贈獎貴賓致詞與六位得主的得獎感言。
鄭崇華:今天有所成就,不是自己的功勞
鄭崇華回顧過去創業的經歷,指出自己原先沒有想要創業,但在成大電機系、亞洲航空、TRW(美商精密電子)工作期間,都曾遇過許多貴人、也學到很多東西。他認為自己今天能有所成就,不只是自己的功勞,也要歸功於許多人的付出與幫忙。
許勝雄:經營者要塑造好的環境,讓同仁發揮
許勝雄特別感謝歷任政府,提供社會好的投資環境,讓企業能夠發揮、成長,建立立足台灣的根基,讓金仁寶集團走過50年有所建樹,如今在全世界有68座工廠、14萬個同仁,營收每年更超過400億美元。
他特別引述《念奴嬌》的詞句指出,不管多少英雄豪傑,最後都不帶走任何一片雲彩,因此經營者要塑造好的環境,讓有能力有抱負的同仁可以發揮,「人的一生就像在扮演舞台劇,每個人都把角色扮演好,每齣戲都會非常好看。」
潘思亮:永續經營不是口號,必須融入企業文化
潘思亮表示,很高興能透過《遠見》這個平台發表許多意見,尤其疫情期間有許多痛苦經歷,讓他深刻體悟企業在逆境裡該如何成長。他認為疫情讓自己重新認識企業的目的、及永續經營的重要性,並強調這不只是口號,必須融入企業文化。如今晶華追求永續人才跟永續旅遊,期許能持續把世界最好的帶進台灣、把台灣最好的帶到世界。
徐秀蘭:盼在新全球化、逆全球化中,找到自己定位
徐秀蘭指出,很高興能代表公司全體同仁來領獎,過去20年中美晶和環球晶的成長主要來自海外併購,在逆全球化的此時此刻,則是要努力在全球六個國家進行擴廠,期許能跟著所有前輩一起為台灣找到定位,在新全球化、逆全球化的產業中,也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
程世嘉:創業更像是志業,希望繼續造福人類
程世嘉表示,人類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進展,都會讓人重新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問題,尤其近期AI的進展,讓人擔心人類的價值會下降。但他也強調,科技的好與壞在於它是否能造福人類,相信AI一定會為人類社會帶來進步,自己很幸運從2011創業至今,取得初步的成功,「創業更像是志業,希望日後能持續用科技造福人類」。
謝耀輝:珍惜每一刻靈光乍現、把握每一次貿然衝動
謝耀輝坦言,自己的創業之路不太順暢,但並未將自己打倒,反而使自己更強壯。選擇創業這條路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但也讓他看到另一種風景。他也期許,不管是年輕世代或中生代,在面對未來時,都能時時保有創業精神,「珍惜每一刻靈光乍現、把握每一次貿然衝動,做出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
江前緯:教育很難、很辛苦,但能夠創造意義
江前緯回顧自己的創業歷程,指出很多學生到大學仍找不到自己的興趣,讓他和友人萌生創立Hahow(台語好好的意思)的念頭,也很幸運目前已經有100萬名會員,甚至從2C端走到2B端,讓更多人有機會持續探索和學習。
對他來說,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雖然很難、很辛苦,但能夠帶來改變、創造意義,也期許所有人都能透過分享跟學習,成為更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