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以巴戰爭,享譽國際的鐵穹頓失神力?台灣能借鏡?

雜誌原標為〈以色列鐵穹失靈?系統不堪重負是主因〉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3-10-16

瀏覽數 4,350+

鐵穹系統一次可接戰50枚以上的火箭彈。取自wikimedia
鐵穹系統一次可接戰50枚以上的火箭彈。取自wikimedia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3 / 11月號雜誌 為何現在買瑞士?

國際局勢紛亂,去年初開打的俄烏戰爭至今仍未有停火的跡象,今年10月7日哈瑪斯自加薩走廊發射數千餘枚火箭彈突襲以色列,再為已處於緊繃狀態的國際地緣政治再緊上一緊。此次以巴戰爭,截至10月中為止,雙方共計逾4000人死亡,其中以方多達1400人殞命,被稱為以色列版的「911」事件,過去以國被眾人稱讚的鐵穹系統,是否未發揮應有的護國效果?台灣正積極發展自製武器,能從此例學到什麼?

根據哈瑪斯(Hamas,1987年成立於巴勒斯坦的政教軍三合一組織,屬伊斯蘭遜尼派,加薩走廊為其主要活動地點)的說法,此次共向以色列發射5000餘枚火箭彈;不過以色列軍方則稱,此次哈瑪斯約發射2000餘枚火箭彈。不論是哪一個數字,都顯示這次哈瑪斯攻擊以色列的力度之大,面對規模如此大的火箭彈攻擊群,鐵穹系統縱然過載失效也無可厚非。

火箭彈打擊效果有限,大部分傷亡為輕兵器造成

不過事情的真相是,面對數千枚火箭彈的無差別攻擊,鐵穹系統可能再次扮演好自身的護國角色。長期關注國防事務的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公布一組數據,顯示這次以色列民眾真正亡於火箭彈攻擊的人數,人數可能相當有限,「本次以色列傷亡大部分是由輕兵器造成。」

網路上流傳的一段影片也顯示,哈瑪斯襲擊時,鐵穹系統有效地將大部分的火箭彈擊落,就在現場民眾以為攻擊事件落幕後,一隊50人左右的哈瑪斯突擊隊闖入音樂節現場,四處開槍,才造成數百人傷亡的慘劇。

社群平台X上,一段鐵穹系統攔截哈瑪斯火箭彈的影片。

「鐵穹系統目前還是地表上最強的防空系統,」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鐵穹系統一次可接戰50枚以上的火箭彈,強大的雷達系統可鎖定大量高速、口徑在20公分以下的微小目標,再透過數據鏈導引、紅外線搜索的方式,將來襲的火箭彈一一擊落。

更難得可貴的是,鐵穹系統配備的塔米爾飛彈,一枚造價僅約4萬美金左右,比最便宜的響尾蛇飛彈還便宜10倍,「已經是目前科技的極限了。」

儘管此次鐵穹系統仍展現出以往的攔截能力,但面對數千枚的火箭彈洗禮,沒有任何的武器能讓以國零傷亡。鐵穹攔截率號稱高達90%,「就算你攔截了90%,還是有10%(無法攔截),以2000枚火箭彈計算,10%就是200枚,沒有一個武器可以全部攔截,」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所長歐錫富指出,鐵穹的部署地點,也可能影響它這次的攔截效率,因為一般來說,以色列多將鐵穹部署在北方防範黎巴嫩,部署在南方的數量相對較少。

以色列鐵穹未發威,為何台灣仍可借鏡?

蘇紫雲也認為,這次鐵穹被部分突破,主要原因在於「系統超載」問題,就像只能載貨3.5噸重的卡車,「你如果給他放5噸的貨物,那貨車也會軟腳,所以這不是鐵穹的能力問題,而是系統的上限。」預估以色列為了強化防禦能力,將在短期內增加鐵穹部署密度,並加快「鐵束」雷射防空系統的部署,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攔截數量愈來愈多的火箭彈。

加快永續轉型的關鍵契機:COP28全解析論壇,熱烈報名中

以色列開發適合自己防禦武器的思維,值得台灣思考。

蘇紫雲指出,鐵穹系統的相位陣列雷達,「合理評估,它上面的收發單元應來自台灣,」台灣的製造業實力強大,已經為多國製造軍規晶片,未來國防產業應加大對SI(系統整合)的能力,發展「台版鐵穹系統」,以因應未來中國可能的無人機、遠程火箭彈飽和攻擊。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認為,這次鐵穹被部分突破,主要原因在於「系統超載」問題。取自內政部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認為,這次鐵穹被部分突破,主要原因在於「系統超載」問題。取自內政部

武器來源應來自伊朗,背後恐是俄羅斯唆使

在全球邁入新冷戰的過程中,各國開始慢慢選邊站,從各國的武器來源,也可看出不同陣營在整個國際版圖劃下的分界線。這次哈瑪斯的火箭彈來源,究竟來自何方?逐漸走向外交和解的中東地區,是否又成為列強的代理人戰爭?都成為這次以巴戰爭的又一觀察點。

哈瑪斯的火箭彈來源,目前充滿許多臆測的說法,「無論如何,他們就是用拼湊的方式做出武器,因為目前辨識的火箭彈上頭,有些是北韓文、有些是阿拉伯文。」蘇紫雲指出,哈瑪斯這些火箭彈,基本上是一種「土製火箭彈」,最早期的甚至是用長型鐵管改裝,基本上並不符合工業上的「一致性」,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其自製火箭彈的性能已比以往精進。

歐錫富則直言,最有可能提供火箭彈給哈瑪斯的國家,就是什葉派的伊朗,因為哈瑪斯雖屬於伊斯蘭的遜尼派,與什葉派屬於死對頭,「但在對付西方的立場,他們有點同仇敵愾。」這樣的仇視西方思維,讓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就算看到有人偷運武器、走私至哈瑪斯,大多也採取睜隻眼閉隻眼的態度。

另外,與伊朗結盟的俄羅斯,已逐漸被遙遙無期的俄烏戰爭拖垮國力,「我懷疑是不是俄羅斯叫伊朗去給它弄一下,減輕自己的壓力,這個可能性相當高。」況且,從伊朗的角度來看,接受俄羅斯的提議,唆使哈瑪斯對以色列動手,也合乎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利益。這樣的局勢發展,讓現今最引人矚目、分處於歐洲與中東的兩場戰爭,產生了些許聯繫。

延伸閱讀

和平台灣?戰爭台灣?
數位專題

和平台灣?戰爭台灣?

世界真的很不平靜!全球公認的四大火藥庫「俄烏、以巴、南北韓、台海」,目前已點燃兩座。兩岸關係急轉直下,是不爭的事實。最終,台海會呈現對抗還是和解,2024年1月13日將是決定台灣未來的關鍵時刻!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