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第一週,一年一度的國際金融盛事—「世界投資者週(World Investor Week, WIW)」活動上,師大管理研究所教授、智能與指數化投資研究中心總召集人蔡蒔銓以「AI與永續指數在投資上之運用」為題,分享實證結果。AI和永續投資真的可以打敗真人或大盤嗎?快來找答案。
今年,是生成式AI元年無誤。但AI究竟是否能夠贏過真人,而氣候變遷成為全球關注議題,但落實在永續投資決策及效益究竟如何?也是在趨勢下相當熱門的議題。
師大管理研究所教授、智能與指數化投資研究中心總召集人蔡蒔銓以「AI與永續指數在投資上之運用」為題,分享實證結果。
「在科技的發展下,現在的投資已經不是以日為單位,而是秒,甚至是毫秒!」蔡蒔銓指出,在瞬息萬變、面對龐大資訊量的時代裡,許多人都想要找更好用的工具來輔助作最適決策。
AI投資的四大特色
他臚列出AI投資的四大特色,包括:一、找出現有資料裡的新模式且進行預測 ;二、可根據龐大資訊動態,例如總經數據、投資人情緒指標等,去預測未來或風險因子的風險溢酬變化,以及個股與市場及風險因子的相關性變化而進行投資組合權重調整。
第三,蔡蒔銓強調,傳統計量模型建置時,常假設變數間相互獨立,導致和現實未必相符;但AI或機器學習可直接從原始資料著手,透過「降維」技術或將圖像等資料進行特徵轉換或分析,增加其預測能力。
第四,在股票及期貨市場,高頻交易需要快速處理多面向的龐大資料,AI投資便可補足這一塊拼圖。
兩檔元老級AI ETF,愈大市場綜合績效愈佳
蔡蒔銓研究兩檔AI ETF的績效作比較。首先,全球第一檔運用AI投資的指數型基金ETF,簡稱為「AIEQ」,在2017年10月上架,特別針對美國境內找出適合投資的一籃子標的,共40至70種。
另一檔在2018年6月成立的AI指數型基金ETF,簡稱「AIIQ」,由於主要瞄準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個股,並從分析出的資訊挑選出80至250個投資標的。
結果發現,AIEQ雖然平均報酬較高,但若以標準差衡量,其風險較高,在夏普指數、索丁諾比率 (Sortino Ratio)、特雷諾比率(Treynor Ratio)三大績效衡量指標下,反而表現不如其他主要ETF(如SPY、VII)。
值得注意的是,AIIQ在同類型的主要基金中,無論市場景況是好是壞,表現均較同類型基金的平均值來得好。總體來說,AIIQ績效表現優於AIEQ,蔡蒔銓認為,這足以說明龐大複雜的資訊更能發揮AI優勢。
透過績效實測,AI ETF在空頭市場表現較佳,當市場景況轉變時,AI能夠及時進行投資組合調整,且締造較高的風險調整後報酬。這可能是因為AI較少受限於投資人可能有的心理與行為偏誤,也較不受基金風格所限,能更理性精準地調整投資組合。
ESG的「E」是提升股價關鍵
而在永續投資方面,由於企業愈來愈重視透過ESG創造長期價值,許多機構投資決策者也愈來愈重視相關指標,並將ESG納入投資決策,這不僅影響企業資金成本,也與政策息息相關。
蔡蒔銓同樣進行實測,研究ESG評級高的公司是否在股價報酬上表現較佳,結論是「並不一定!」然而,當ESG評級變動時,對於未來股價的報酬影響卻更為顯著。
蔡蒔銓指出,在ESG總分排序不變的前提下,E(環境)個別評分高的公司之股價表現較佳,S(社會)及G(公司治理)個別評分高的公司股價表現「並不一定」較佳。
總結永續投資的績效表現,ESG評級較高的公司股價報酬並沒有比較高,風險也不一定比較低;但評級提高時會對股價報酬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對價值型及動能型股票更為顯著,尤其在台灣股票市場中,環境(E)的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