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拋美債救人民幣?中國大陸竟減持至14年新低

簡嘉宏
user

簡嘉宏

2023-09-28

瀏覽數 16,650+

美國財政部在當地時間18日公布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大陸連續第4個月減持美國公債136億美元,創14年新低。達志影像
美國財政部在當地時間18日公布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大陸連續第4個月減持美國公債136億美元,創14年新低。達志影像
00:00
00:00

近幾個月來,隨著投資者押注利率將保持較長時間的高水準,加上美國經濟準備軟著陸,美國國債持續出售中,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已從2023年5月初的3.35%上升到8月中的4.20%,成為投資利器,但在此時,卻傳出中國大陸出脫手中美債,目前持有規模是過去14年新低,這是怎麼回事?

美國財政部在當地時間18日公布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結果顯示,中國大陸連續第4個月減持美國公債136億美元,持倉規模降至8218億美元,創下自2009年5月以來的14年新低。目前仍為美國第二大債主的中國大陸持續出售美債,咸認主要原因是為了阻止人民幣幣值的持續貶值。

北京持續減持美債

最新的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TIC)報告顯示,美國國債的總額首次超過33兆美元,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然而,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數據之一是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的變化。自2022年4月以來,中國大陸一直在減持美國國債,並在2023年5月達到一個關鍵的低點。

根據報告,中國大陸的美國國債持有規模在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連續七個月下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3年3月,中國大陸再次增持了約203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但在4月和5月,他們又分別減持了約4億美元和222億美元。最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中國大陸的美國國債持有規模下降了約113億美元。

這是自2009年5月以來,中國大陸持有美國國債的最低點,當時規模為8015億美元。分析師認為,中美利率差擴大導致人民幣匯率疲軟,因此中國大陸選擇減持美國國債,以避免人民幣匯率的過度波動。

根據花旗策略師發表的報告指出,人民幣的表現相對疲軟,除非人民幣升值,否則中國大陸對美國國債的需求還可能會轉為負,報告中還提及可能出現類似2022年第四季情況,當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7.3元。

然而,高盛卻持相反立場,認為中國人民銀行不太可能像2015年和2016年那樣出售美國國債以支持人民幣,因為中國大陸不希望外匯儲備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中國大陸連續第四個月減持美國國債,但美國的最大債主仍然是日本,他們在7月增持了約6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來到1.11兆美元,美國第三大債主的英國則減持了約99億美元的美債,持倉規模降至6624億美元。

分析師認為,中美利率差擴大導致人民幣匯率疲軟,因此中國大陸選擇減持美國國債,以避免人民幣匯率的過度波動。取自中國政府網

分析師認為,中美利率差擴大導致人民幣匯率疲軟,因此中國大陸選擇減持美國國債,以避免人民幣匯率的過度波動。取自中國政府網

捍衛人民幣幣值

2023年7月,美國國債市場走到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海外對美國國債的持有規模首次超過了33兆美元。這一數據顯示全球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持續興趣,並反映了美國國債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根據最新的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TIC)報告,海外對美國國債的持有在2023年7月增加了約920億美元,達到了7.65兆美元,這意味著全球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依然強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部分外國資金來自於開曼群島、盧森堡和百慕達等地,這些資金的真正來源難以確認,同時也反映了美國國債市場的複雜性。

然而,中國大陸此時對美國國債持有規模出現重大變化,也引起了關注。自2022年4月以來,中國大陸持續減持美國國債,引發外界關切中國大陸外匯儲備管理策略是否產生變化,更重要的是,這個變化對全球金融市場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其中,美中利率差異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美國的利率上升,相對於其他國家的高利率,投資者可能更傾向於將資金轉移到美國,購買美國國債,以獲得較高的利息收益。這種需求可能會提高美國國債的價格,並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壓力,導致人民幣貶值。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此外,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也是一個因素。如果中國大陸出口商品到美國,賺取美元,則中國政府可能將一部分美元儲備轉換為人民幣,以維持匯率穩定。然而,如果中國政府決定不再進行大規模的外匯干預,或者貿易順差減少,這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

國際金融市場的因素也可能影響人民幣匯率。國際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包括對風險的評估和投資者信心,也可能對人民幣產生壓力。

總之,美國國債價格和人民幣匯率之間存在複雜的關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了美債的利率變化、中美貿易環境、外匯干預政策和國際金融市場動態都產生影響。

除了中國大陸,無獨有偶的,沙烏地阿拉伯在2023年6月份出售了持有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降至過去6年來的最低點。Unsplash by Akhilesh Sharma

除了中國大陸,無獨有偶的,沙烏地阿拉伯在2023年6月份出售了持有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降至過去6年來的最低點。Unsplash by Akhilesh Sharma

沙烏地阿拉伯也減持美債

除了中國大陸,無獨有偶的,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在2023年6月份出售了持有的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降至過去6年來的最低點,引發了國際投資者和經濟觀察家的關注。

根據美國財政部2023年8月的最新數據,沙國在6月份所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為1081億美元,較同年5月減少了32億美元,更低於2022年年底的1197億美元。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家之一連續三個月減持美債的主因,咸認是沙國政府積極推動多元化投資策略。亦即,希望將原本投放在美國國債中的資金轉向其他資產類別,以實現更高的潛在回報或降低風險,不再過度依賴石油收入。

其次,沙國的國內發展計畫包括建設新城市(如Neom計劃)、旅遊勝地和電動車製造中心等,需要更多資金支撐。但苦於國際油價低糜,沙國政府只好將部分資金轉向國內投資,並促進國內經濟多元化。

另外,美國國債市場的狀況也影響了沙國的投資決策,加上全球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國際油價波動對沙烏地阿拉伯外匯儲備產生直接影響,都是沙國持續減持美國國債的原因。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惡夢再起

美國國債長期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避險資產之一,因為美國政府的背書,美債擁有穩固的還本付息能力,許多國際投資者和中央銀行都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作為外匯存底的一部分,以保護資產免受風險。

此外,美國國債的利率也被視為全球資金市場的基準之一,影響著全球利率水準,中國大陸與沙烏地阿拉伯持續減持美國債券的舉措,除了經濟盤算,背後也有戰略考量。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債總額創下新高的33兆美元,時值聯邦政府支出捉襟見肘、聯邦政府運作再度面臨停擺之際,美國財政前景堪憂。假若,美國聯邦國會無法在9月30日前通過長期撥款法案或短期支出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將再度面臨停擺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連續減持美債行動已引發關注,儘管各自宣稱減持美債的考慮是因為維持人民幣幣值、支撐國內建設,但在日本、英國無法增加持有美債的前提下,美國也無法控制中沙等國的全球資本流動,加上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噩夢再臨,全球市場都在密切觀察中沙兩國減持美債的後續效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