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地球近80億人總能遇見「命中注定」?史丹佛人生規劃課這樣說

不管對方夠不夠符合你的「清單」,請用開放的態度看待和你交往的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09-15

瀏覽數 6,150+

《愛與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愛與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長久以來,大家都聽過這樣的傳說:每個人一定會遇見「命中注定的那個人」。然而,地球上有將近80億人,每個人都有「那個注定的唯一」聽起來是不太可能的神話。堅持追逐「命中注定」的神祕人,到最後可能產生反效果,增添不必要的壓力,尤其會讓感受到生理時鐘正在滴答滴答響的人格外不安。(本文節錄自《愛與錢》一書,作者:麥拉.史卓柏、艾比.戴維森,時報出版,以下為摘文。)

與其去尋找那個唯一,不如專注於尋找一個適合你和你的需求的人,而你也適合對方和對方的需求。兩人之間的關係品質,是所有成功長期關係當中的核心與靈魂。

當你卸下必須找到「命中注定」伴侶的負擔,也就擺脫了一見鍾情的幻想。如果你沒有看第一眼時就費洛蒙大噴發,如果你的心不會像小鹿亂撞般要跳出胸口,只是正常地跳動,這並不表示你們兩人之間沒有強烈的吸引力。

先從「只是朋友」開始,讓我們有時間為一段長期關係打下重要基礎。

麥拉和第二任丈夫傑維持「只是朋友」的關係將近30年。事實上,傑是她第一任丈夫的朋友,也是他們的婚禮招待。

多年後,他們各自離婚近10年,在一次午餐上,對傑來說一切都不同了,沒多久之後,麥拉也有同樣的感受。

艾比和羅斯一開始在商學院時也「只是朋友」,他們喜歡一起健行、吃飯和其他探險活動。一直到放春假時,兩人分開一段時間,艾比才覺得要向羅斯告白。

他們很快便開始交往;當兩人迅速變得認真起來,沒有人覺得意外。親密關係可以隨著時間變化,通常也真的會。

雖然你不想強逼自己接受沒這麼吸引你的人,但也不要因為關係沒有以傳統童話故事的走向發展,就低估了伴侶的價值。

與其去尋找那個唯一,不如專注於尋找一個適合你和你的需求的人,而你也適合對方和對方的需求。兩人之間的關係品質,是所有成功長期關係當中的核心與靈魂。(僅為情境圖。取自pakutaso)

與其去尋找那個唯一,不如專注於尋找一個適合你和你的需求的人,而你也適合對方和對方的需求。兩人之間的關係品質,是所有成功長期關係當中的核心與靈魂。(僅為情境圖。取自pakutaso)

刪掉「那張清單」

我們被教導要期待親密關係以特定方式展開,也有很多人在尋找愛情時先列出期望伴侶要具備的條件。有時候我們會真的寫出來,但大部分時候都把這些標準放在腦海裡(和白日夢裡)。

這樣的練習有助於你理解自己想在伴侶身上找到哪些特質,但「那張清單」不一定有用。我們在撰寫本書時做了調查,有一位受訪者就提到她的清單到頭來如何誤導了她: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我第一次透過共同的友人見到我先生時,並沒有一見鍾情。就算我們開始談戀愛,我也沒有「全心投入」,因為他並沒有達到我十幾歲時訂出的擇偶標準:他不高、不黑、甚至也不英俊,不是我想像中的那個人。

他沒有把我迷得神魂顛倒的魅力,他的一舉一動也沒有讓我心動不已。他沒有讓我眼睛一亮的職銜,也沒有承諾我要賺大錢,讓我過奢華的生活。正好相反!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克服自己設定的愛情和完美情人的錯誤認知。我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對於我選擇的「真命天子」嚇了一跳,但13年的相處、兩個孩子,再加上一場全球疫情,讓我肯定了我的選擇。』

外貌出眾、事業或財務很成功,看起來可能是你最初想從伴侶身上找到的特質,但長期下來,你最重視的也許是伴侶願意投入育兒,或是願意將你的事業發展和他自己的同樣列為優先要務。

不管對方夠不夠符合你的「清單」,請用開放的態度看待和你交往的人。

意氣相投

另一個該丟掉那張清單的理由,是這可能根本不必要,因為人們傾向於與那些具有相似特質的人在一起,社會學家稱這種現象為「正向選擇型婚配」(positive assortative mating)。

研究也確認了外貌好看的人常會和外貌好看的人結婚、高的人和高的人結婚,伴侶之間會有教育程度、財富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相當的現象。

和自己相似的人作伴的傾向,出自於人類喜愛安逸舒適的本性。與自己相像的人,會讓你感受到一定程度的親切感,但這種現象也反映了一種社會性的結構:要認識很多本質上跟自己不太相像的人,有其難度。

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社會結構對選擇型婚配來說非常重要,在美國和德國,透過網路相遇的夫妻在教育程度、種族、宗教和族裔等面向的相似度,都低於不靠網路平台認識的夫妻。

然而,經濟學家保羅.歐耶爾(Paul Oyer)指出,關於吸引力和財富,正向選擇型婚配的現象在約會網站上依然盛行。

雖然很多人相信,1950年以來選擇型婚配的情況大增(還記得影集《廣告狂人》〔Mad Men〕裡的高階主管是如何把祕書娶回家的嗎?),但事實上,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來說,選擇型婚配的情形正在減少,在教育程度較低的族群中則有所增加。

選擇型婚配會影響婚姻幸福感嗎?研究的結論是較為有限且不明確。沒有確切的證據指向和學歷相似或社經地位相當的人結婚,就必然能天長地久。你選的人是誰以及你們營造出哪一種關係,更有可能是決定你幸不幸福的重要因素。

《愛與錢:史丹佛最熱門的人生規劃課,用5C架構做重要的選擇》,作者:麥拉.史卓柏、艾比.戴維森(Myra Strober, Abby Davisson),時報出版

《愛與錢:史丹佛最熱門的人生規劃課,用5C架構做重要的選擇》,作者:麥拉.史卓柏、艾比.戴維森(Myra Strober, Abby Davisson),時報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