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中國房地產暴富時代宣告結束?胡偉良:台灣讓人絕望的高房價有解?

從中國恆大、碧桂園接連爆雷,看台灣房地產的未來發展。

胡偉良
user

胡偉良

2024-02-16

瀏覽數 31,700+

兩岸房地產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兩岸房地產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華人地區的房價一直高高在上,一來因為華人有把房產做為傳承家業的觀念和傳統,所以華人地區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房價都很高,在有華人居住的地區和國家,華人也總會是購屋的主要族群。

長期以來,華人地區的房價一直高高在上,因為華人有把房產做為傳承家業的觀念和傳統,所以華人地區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房價都很高,在有華人居住的地區和國家,華人也總會是購屋的主要族群。

當前台灣的高房價已經讓年輕人覺得絕望,尤其2001年以來,民眾所得增加不多,房價卻漲了2~3倍,一下子就把民眾的財富做了重分配,沒有買房的淪為貧窮階層。

大陸的房價在過去20年飆漲了10倍,直到前幾年漲價之勢才停下來,2016年12月習近平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主張,中國調整了房地產的宏觀發展政策,明確的宣示房地產的居住定位,「房住不炒」成了各級府處理房地產的最高指導原則,也宣告了「中國房地產暴富時代」的結束。2020年大陸進一步提出了三條紅線的房企債務限制。

隨著三條紅線政策的提出,以及新冠疫情對於中國大陸經濟帶來的衝擊,大陸房地產企業普遍出現財務困難,房地產市場熱度開始降溫,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面臨壓力。

中國房地產現況

2021年年底,恒大集團(中國第二大)爆發債務危機,2023年碧桂園(被稱為「宇宙第一房企」)、SOHO中國也出現債務違約危機,這些(世界)重量級的超大開發商爆雷,一方面固然是過高的財務槓桿,但本質原因還是「市場需求銳減造成的銷售額下滑與借貸困難」,引發「現金流」不足,導致整體資金鏈斷裂所致。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大陸房地產市場銷售、開工等數據均連續下滑,這也顯示,大陸居民對房地產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亦即「民眾瘋狂買房的熱情」不再。

具體來看,大陸房地產的高速成長已成過去式,房地產市場將從增量市場轉變成存量市場,日後房價很難再出現暴漲,可以說,「大陸房地產市場的紅利時代已經徹底結束」。

房地產在中國,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提升到政治和政權層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房地產在中國,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提升到政治和政權層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台灣的狀況

土地在台灣早已成為政商勾結、巧取豪奪的最佳工具,過去50年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其實是與當時的環境高度相關,是典型的「時勢造英雄」。過去50年的環境改革,創造了「極為有利於台灣商人投資成功」的外在環境,到處都充斥著創富的機會。

過去幾十年以來,房地產價格超越工資收入的大幅度上漲就是一種典型的財富大洗牌,它並沒有新的財富被創造,只是資金的橫向流動而已。

在這種模式的財富轉移中,一線大城市的有房居民自動成為財富轉移的受益者,而全台其他地方居民的財富卻在渾然不覺中悄然縮水。地區間、城鄉間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過去實業投資以及房地產投資的成功經驗,讓很多財富擁有者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因為「投資的成功不需要多大的專業」,主要緣於整個房地產「過去20年平均房價上漲超過3倍的發展軌跡,而且幾乎是只漲不跌」。這也可以稱之為「時代紅利」

胡偉良:中長期來看,台灣房市將逐漸朝向穩健發展,不致再有暴起暴落的情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胡偉良:中長期來看,台灣房市將逐漸朝向穩健發展,不致再有暴起暴落的情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胡偉良觀點

在一個像房地產這樣單邊上漲的行情中,使用槓桿是最快速的致富方式, 政商勾結下,地主、房地產商、炒房者都 賺了錢,而一般民眾卻得為高房價買單,而我們的基礎建設依然是相對緩慢、品質也欠佳。  

台灣從當年的亞洲4小龍地位高速滑落,20年來儘管各類物資上漲,民眾所得卻未見太大的提升,除了少數產業、精英份子外,民眾生活的品質普遍下降,民眾也逐漸體認到,除了空泛的政治,生活也應該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議題。

台灣未來的房價發展?

從過去的歷程來看,房地產給整個社會帶來的觀感是偏向負面的,對大多數年輕人而言更是「不公平的人生」,無房者必須窮其一生,為購房打工,「要改變這種狀況,只有透過政治力」。因此,一個好的執政者應該排除萬難,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也「只有他能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權力」。

因為台灣的房子太老了,再加上921之前蓋的房子普遍耐震、抗震力不佳,而2003之後依新法規蓋成的房子迄今也只有約21%之多。

因此,「台灣的房市在未來的20年內仍有繼續增建、發展的必要」,加上政府近年來在稅制改良、金融管制上大力的抑制房價炒作,因此,筆者估計「在未來,房市將逐漸朝向穩健發展,也不致於再有暴起暴落的情形」。

另一方面,都更改建風起雲湧,蔚為風氣,政府主政者此時應該「放開胸懷、改變思維」,「大膽」鼓勵都會區的都更改建,藉由大規模、全面性的老屋改建來「改變都市景觀」和改建後大量增加的供給來平抑房價」,一氣呵成,給國家社會及人民帶來全新的風貌。

(專欄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