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票選2005年企業風雲人物,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鐵定會名列候選人之一。
論營收規模,他不及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論企業形象,他不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論總資產,他不及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論知名度,他也不及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辜仲諒、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等人。
但論話題性,今年上半年,因爭奪國票金控經營權,讓他的新聞頻頻雄踞各大媒體重要版面。
拿下國票金,讓耐斯集團總資產馬上從新台幣2188億元提升到新台幣4780億元,領先長榮、中鋼、裕隆、聯電、鴻海等集團。而事業版圖也從傳統化工、食品、休閒觀光、保險、銀行、跨足到金控,更成為國內十四家金控中,唯一一家傳統產業入主的金控公司。
今年六十四歲的陳哲芳,個子中等,身材微微發福,但幹勁十足。早在三十九歲,他就當上國民大會代表,也曾是最年輕的監察委員,政黨輪替後,仍被聘為國策顧問,政壇深厚的實力,可見一斑。這回國票金之爭,就是得到層峰的「默允」,放手一搏。
「他是耐斯集團的發動機,」他的哥哥,耐斯集團董事長陳鏡村不只一次對外讚美,因為陳哲芳,耐斯才有許多對外的投資機會。
現代版的胡雪巖!
關鍵就在「人脈」兩個字。
作家高陽在小說《胡雪巖》裡描述的很傳神,「花花轎兒,人抬人」,國票金控的委託書大戰,最後豬羊變色大翻盤,正是陳哲芳大展「人抬人」的身手,演活了現代版的《胡雪巖》。
原先,陳哲芳進駐國票金,僅是單純投資,幫助前總統李登輝的學生林華德鞏固經營權;但後來,事件發展出乎預期,他才決定反守為攻。
按照原來規劃,由台灣金融資產董事長洪三雄代表出面徵求委託書,事成後,陳哲芳推派總經理,而洪三雄則推薦董事長人選。孰料,洪三雄中途變卦,決定和陳哲芳分道揚鑣,各憑實力取得經營權。
陳哲芳因此陷入苦戰。因為包括委託書大王張永祥在內,多數委託書通路早已和洪三雄簽訂合作契約,股東常會召開在即,陳哲芳想要反撲,情勢並不樂觀。
但他不放棄,全省總動員,生平好友只要能使得上力氣的,幾乎都投入了這場委託書收購大戰。
首先,不少券商出面協助。除了陳哲芳的弟弟陳鏡仁投資的太平洋證券,金鼎、寶來、台灣工銀、和通、康和、大慶等券商人人鼎力相助。
其次,多位和他熟識許久的政界人士也表示全力挺他。其中,總統陳水扁的大將嘉義縣長陳明文表態支持,更是加分不少。
其三,他的親家華泰王子飯店董事長陳天貴也盡心幫忙。
陳天貴的政商關係很好,外界甚至稱陳天貴為「李登輝的乾兒子」。
最後關頭,因為他和洪三雄都與民進黨關係不錯,財政部長林全表態,官股立場百分百中立,誰的董事席次多,官股就支持誰,終於成功入主國票金控。
以和為貴累積人脈
從南到北、從政界到商界,陳哲芳總是有著數都數不完的豐沛人脈。也難怪,如果以一句話形容陳哲芳,好友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不假思索地說出「政通人和」。
其實,陳哲芳的人脈經營其實很簡單,「以和為貴」的家族遺訓影響他很深。
陳哲芳的家族原籍雲林縣古坑鄉,爺爺是清末巡查,父親陳添濤在日據時代擔任保正(類似目前村長),畢生研究、教授漢學,臨終之際,特別交待七子三女「以和為貴」。
陳哲芳的母親李月女從小教導孩子,也不斷強調這點。「他們兄弟很有默契,哥哥稍稍表示疑問,弟弟就懂了,從來不會爭執,」和陳哲芳相識多年,現為國票金總經理陳明仁觀察。
潛移默化之下,陳哲芳做人處事謹守父親遺訓。因此,從創業開始,他便結交許多好友。例如白文正、玉山金控董事長黃永仁、以及金鼎證券總裁張平沼等人都是結交了一輩子的好友。前年,他邀約白文正投資中央產險;最近,開發金控有意併購金鼎證券,陳哲芳毫不猶疑將手中持有的金鼎股票,全數用來支持張平沼。
從政後更上層樓
三十九歲那年,算是一個轉捩點。他以無黨籍身分當選國大,之後又出任監委、以及國策顧問等職。「從政,為他開啟另一扇窗, 事業更上層樓,」和他認識四十多年,現為劍湖山世界副董事長游國謙點出。
例如,他在監察院時,是經濟、財政委員會成員之一,和聯邦集團創辦人林榮三、前安峰鋼鐵董事長朱安雄等人都是同事。
他和李登輝交情更深。1981年,陳哲芳當選國代後,便不時帶著擔任副總統的李登輝拜訪老國代。後來,他被李登輝點名擔任國民黨投管會委員。
從此與國民黨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後投資中央產險、買進開發股票擔任董事,並且入主寶華銀行。
也因為待人和氣,他藍綠通吃。例如,他和現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前立法委員鄭逢時、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陳哲男、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前立法委員盧修一等人,生肖全是屬蛇,組成「小龍會」,不時相聚連絡感情。
更微妙的是,他從政時,便與時任立委、台北巿長陳水扁相識。即使他是國民黨員,卻仍受到陳水扁重視,應邀出任國策顧問。
始終如一不曾變過
政壇一向是最現實無情的,陳哲芳恰恰相反,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在政界屹立不搖的原因。即使像鄭逢時已經遠離政界,只要有空,他一定和鄭逢時聚聚,或者耐斯、愛之味一有新商品,也會馬上送給鄭逢時嘗鮮。
鄭逢時感性地說著,陳哲芳這個人,始終如一,不曾變過。「不像有些人,交往都有目的,很現實,」從政四十多年,看盡人情冷暖的鄭逢時由衷地比較。
高陽在《胡雪巖》中寫道:「胡雪巖的手腕也很簡單,他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如何言語無味,他總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彷彿聽得極感興味似的。」
陳哲芳也是如此。例如他當國代期間,常常和另一位國代謝隆盛主動去陪資深國代、前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聊聊年輕時候的事,請益一些待人處世的道理,很得歡心。
至今,他和朋友互動,也不時細心聆聽。多年好友陳明文就表示,陳哲芳在和你講話時,眼睛都會直視著你,目光炯炯有神,可以明顯感覺到他的專注。
友情比金錢重要!
朋友有難,他一定拔刀相助,更是陳哲芳人脈網絡極為綿密的關鍵主因。
三十多年前,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時任經濟部國貿局局長,因為業務關係,部分民代頻頻前往關說不堪其擾。這時,任監委的陳哲芳得知,主動向民代說理,不要再去麻煩老朋友蕭萬長。
甚至,「有時候,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一位友人形容。
入主寶華銀行(前身為泛亞銀行)是最明顯的例子。七年前,財政部擔心泛亞銀行大股東長億集團財務危機,引發擠兌風暴,希望陳哲芳幫忙,接下泛亞。
當時,他和國民黨籌設環球銀行,已審查通過,僅剩執照沒發下。後來因為財政部出面求援,他勉為其難放棄申請,接下泛亞。
當然,他也可以不接下泛亞,但問題是,「如果不接,環球銀行執照會不會核發,變數很多,」他的一位好友照實分析。
只是,當他正式入主泛亞後才發現,不良資產遠比想像中嚴重,高達上百億。而這些年來,正因為這些不良資產,使得泛亞在經營上,有著沈重的包袱。
錢散人聚錢聚人散
類似的情形,不只一次。他曾經以耐斯名義,幫助一位朋友。後來情況不如預期,他索性拿出個人資金,買下耐斯投資部分,自行承擔上千萬元的損失。
即使如此,他從不怪罪朋友。「無論好朋友、壞朋友,只要有難找他,他能幫,一定幫到底,」和他相交三十多年,現為寶華銀行董事長鄭西園觀察。
「這和價值觀有關。錢散人聚,錢聚人散,」陳哲芳沉思一會兒,淡淡地說著,錢真的是人生的全部嗎?夠用就好,有些東西比錢還重要。
他真的很重視和朋友的關係。即使在這次國票金經營權之爭裡,他仍不希望和對方撕破臉。
股東會前夕,五弟陳鏡仁接受媒體採訪,表達不滿。見報後,陳哲芳立即提醒陳鏡仁,言語上不要太過火。
他也相當關注洪三雄丈人陳土根的健康。當時,陳土根身體微恙,他隨即送花到醫院,也親自探望。後來,陳土根出院,他們仍常常碰面。
不過,他的政界人脈亨通卻也招來不少批評。有人認為,他藍綠通吃,代表他根本是個沒有立場、原則的人。
對此,他倒也釋然。「朋友就是朋友,我是認人不認黨,也不會虧待朋友,」陳哲芳推推眼鏡,感性地說著,「我的每個朋友認識都很久,就像好酒一樣,愈陳愈香,而且遍布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