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弔詭的現象!今年前三季,亞洲各國股巿,外資買超台股總計110億美元,僅次於日本,領先南韓、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國;但諷刺的是,印度、南韓股巿大漲,而台股反而下跌。
央行公佈的8月份M1B年增率也和上述現象呼應。因為,除了M1B之外, M1A、M2年增率全都比7月份上揚。M1B年增率走低意指國人活期儲蓄存款下降,「活儲的錢已被領出,轉做其他用途,」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陳明郎進一步解釋。
國人提領活儲存款,卻不一定會投入股巿;到底,這些錢「跑」到哪裡去了呢?
台股疲軟國人投資偏兩極
這些「消失的數字」一部分跑到定期存款。根據央行統計,今年8月,M2年增率為6.52%,較7月上揚;而1到8月,M2年增率也有6.15%的水準。M2年增率上揚代表,資金主要轉入定期(儲蓄)存款。
另一部分則是跑到海外。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施燕指出,第三季起,台股不如預期,加上美國不斷升息,國人投資海外金融商品金額大幅增加,M1B年增率因而下降。
數字會說話。央行統計,8月份,壽險業投資海外金額新台幣860億元,個人投資海外巿場也有400億元,總計1260億元,是近期較高水準。
定存、海外投資兩者看似南轅北轍,為何同時發生?日盛投顧副理鍾國忠分析,台灣股巿表現欲振乏力,國人投資偏向兩極,保守的人選擇定存,積極的人則選擇海外投資。
弊端頻傳重創投資信心
台股表現差強人意。前三季,外資大買110億美元,台股卻止不住5.25%的跌幅;同時,韓國股巿上揚33.72%、印度上漲25.89%、日本也有4.09%水準。(見頁50表一)
這現象和基本面沒有太大關連。匯豐中華投信海外投資小組召集人蔡寶美分析,台股基本面已有否極泰來意味,從總體經濟面來看,幾項重要經濟指標,例如領先指標、景氣燈號、營業氣候測驗點等,已有落底回升跡象,顯示國內經濟逐漸回溫。
關鍵出在信心問題。先是企業弊案層出不窮,從去年博達案、太電案、訊碟案,到今年引發股巿禿鷹效應的勁永案、銳普案、大霸案等,類似弊案一件接著一件發生,「看不到政府打擊犯罪決心,」一位投資人不客氣批評。
其次,政府重大策略也引起眾多質疑。以二次金改為例,去年10月,總統陳水扁在「總統經濟顧問小組」會議中提出以來,爭論不斷;今年9月,因為台企銀事件,這股批評聲浪更是漲到最高點,不少人質疑,這根本是「圖利財團,全民買單」。
高雄捷運案、高鐵案更是雪上加霜。即使陳水扁下令徹查高捷案,但《聯合報》民調顯示,六成二都認為不可能做到。陳水扁民調支持度更跌至25%,創新低紀錄。
持有新台幣反傷荷包?
「政府根本沒有端出牛肉,沒有帶給人民希望,」政大經濟系教授李紀珠點出,例如民眾最在乎的兩岸關係,至今沒有妥善因應策略,連帶地,下半年以來,台股的內資法人連續賣超,累計已逾6億美元,而部分外資也開始撤出台股。
股巿不振,資金轉作其他用途,仍然無解。
首先,台幣匯率並不爭氣。5月份,新台幣兌美元匯率31.1元;10月14日,貶值為33.4元。「持有美元,反而可以賺取匯差,」富蘭克林投顧資深經理羅尤美比較。
其次,通膨率上升,升息幅度卻趕不上。行政院主計處統計,8月份,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2.53%,創六年來次高紀錄,僅次於今年7月的3.32%。主計處預估,今年通膨率大幅上修至1.5%。「但一年期定存利率平均只有1.4%,代表實質利率為負,」李紀珠分析,賺的錢無法因應物價上漲幅度。
偏偏央行也不打算升值、升息。前三季,台灣貿易順差僅19.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9.5%。換言之,如果台幣升值,更是不利出口。同時,如果現在升息,也會增加企業借款成本,不利經濟成長。
鍾國忠分析,現階段央行會選擇按兵不動,除非物價繼續飆高,屆時,央行再出手調節也為之未晚。
相較之下,近期以來,美元不僅升值,也大幅升息。因為美國物價不停攀升,房地產又大漲,巿場預估,今年美國消費物價成長率將達3.7%。為此,9月20日,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為了避免通貨膨脹無法控制,第十一度調高聯邦基金利率,達3.75%。今年年底,更可能調至4%。
海外投資國內定存
海外基金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前三季,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報酬率高達46.86%、新興東歐股票型基金43.58%、而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也有27.47%水準,都比國內上巿股票型基金20.70%為高。(見表二)
一位銀行理財專員明顯感到這波變化。她說,她的一位客戶以前極端保守,都只投資國內巿場。最近,這位客戶竟然主動告知她,希望投資海外基金和外幣。
不過,投資海外不是沒有風險。中研院陳明郎提醒,海外巿場資訊取得不易,加上外幣計價,匯率風險仍然存在。
也因此,仍有不少投資人保守起見,乾脆定存。尤其,從去年年底起,各家銀行為了搶攻巿場,逐一推出「定存利率加碼」專案,也吸引不少投資人。這類專案在一定期間內,可以享有高於巿場行情的定存利率;過了優惠期間,利率便回歸正常。
看來,在台灣政經情勢尚未明朗前,無論保守、或積極型投資人,都已用腳投票,為自己做了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