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精英班突破困境

楊方儒
user

楊方儒

2005-10-01

瀏覽數 14,950+

用精英班突破困境
 

本文出自 2005 / 10月號雜誌 2005十大服務業評鑑

8月31日北加州的微涼清晨,來自台灣交大的黃煜傑與清大的許鈞凱,從霧氣瀰漫的舊金山市區出發,向南驅車前往位於聖荷西(San Jose)的飛利浦(Philips)半導體研發中心。暑假後將升上大四的兩個人,想著終於能夠造訪世界第一的高科技重鎮,心裡滿是興奮。

黃煜傑與許鈞凱是高中死黨,分別考上梅竹兩校後,感情依舊,兩個人花了半年時間,活用課堂上學到的晶片設計原理,用創意製作出感應水溫變化的「自動餵食水族箱」,一舉奪得飛利浦「IC」晶片設計大賽冠軍,並獲得前往飛利浦位於矽谷的半導體祕密基地的機會,與飛利浦資深工程師面對面交流。

飛利浦矽谷研發中心法籍技術主管尚馬克(Jean-Marc Irazabel)讚許「自動餵食水族箱」的介面複雜程度,「已經具備商品化價值」;他也認為,「大學生能夠藉由參加大型國際比賽,提前驗證自己的技術能力,絕對是非常好的經驗。」

「有機會我也想到矽谷闖天下,」剛結束一對一面談、黃煜傑語帶興奮說,有了這次特殊比賽經驗,他計畫要在三年後服完兵役,到美國攻讀碩博士學位,未來更希望能夠成為矽谷的一分子。

在黃煜傑口中,小他一屆的精英班學生,無疑是交大校園中的天之驕子,「他們可以到美國當交換學生一學期,又有矽谷公司實習的機會,未來在申請美國學校時,會有非常好的加分效果。」

同樣也有留學打算的交大精英班學生蔡政君與徐鳴蔚,非常珍惜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交換機會,每天都像海綿一般,竭盡所能地吸取學識以及經驗。

但蔡政君也坦言,他未來的出國之路,包括當兵在內,仍有許多不確定因子。

國防役讓學子不「飛」

「很多學生的第一志願都是國防役,」交大電機學院院長吳重雨認為,男學生考量兵役問題的投資報酬率,發現服國防役等於直接進公司上班,甚至還可以算年資、分股票,並且可以在專精領域上繼續發展,不用在烈日下曝曬出操。

「現在矽谷幾乎都找不到年輕一代的台灣工程師了,」富迪科技(ForteMedia)營運長夏偉誠認為,除了兵役問題影響外,台灣理工研究所增多、畢業生平均都有三到四個工作機會,使得近十年來,台灣留美學生人數日降,矽谷已找不到台灣來的新血。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交大對策 砸錢培養精英

為了提高台灣科研競爭力,教育部近年除開辦精英留學計畫外,也以一連串的配套措施,鼓勵年輕學子赴歐美留學。另一方面,深知台灣科技人才需求的吳重雨,則首開先例,在兩年前設立精英班,每年僅招收三十名學生,並讓他們在大三上學期,與柏克萊、伊利諾(University of Illinois)等美國頂尖大學進行交換學程。

「精英班是國內教育制度的一大突破,」交大公共事務委員會執行長詹玉如強調,交大重拾資優教育精神,並且規劃了跨領域、彈性多元的學位制度,讓這群資優學生,能夠在大一、大二,廣泛瞭解電子、電機與控制、電信、資工、資科、光電、生技、奈米等多元領域,到了大三、大四,再依學程取得多重主、輔系學位。

「精英班每年都有能夠考上第一志願的學生,」精英班學生蔡政君說,著眼於國際化的學術交流,以及獨有的跨國雙學位制度,很多同學選擇投向交大電機學院的懷抱。

「一個精英班學生,訓練四年,學校要多編列新台幣250萬元預算,」詹玉如說,縱然成本高,每個學生出國一學期,就要多花45萬經費,但還是值得。

有國際觀 才有超國界格局

「台灣學生一定要有國際觀,」台積電總執行長蔡力行日前返回母校台大演講,他回憶自己在念大二、大三時的兩個暑假,曾經參加救國團活動,接待抵台遊覽的美國人,「那段時間不僅練好英文,更對美國有深一層的認識。」

「我非常鼓勵同學出國念書,」蔡力行苦口婆心地勸誡年輕學弟妹們說,他到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取得博士後,還在美國惠普(HP)工作七年,在他人生中的這段黃金歲月,完整建構了全球化的個人思考邏輯,「一個人沒有國際視野,將無法面對無國界時代的競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