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達人王培仁,當初只是想分享媽媽的料理美味,沒想到年逾七旬,竟成了「高年級網紅」,靠一支蔥油餅影片,創下685萬次觀看紀錄!網友稱為「培仁媽媽」的她,如何把人生煮成一道道好菜?
「人生70才開始,」這句話用在YouTuber王培仁(培仁媽媽)身上,正恰到好處。
今年,王培仁72歲,是名符其實的高年級網紅,她經營的《培仁蔬食MAMA》頻道,訂閱數約30萬、至今發布的影片數112部、影片觀看次數累計2288萬5700多次,頻道每部影片平均觀看次數是20萬次。
其中,最熱門的〈激厚!外酥內軟蔥油餅!媽媽的媽媽祖傳(Green Onion Pancake)〉一集,更創下累積超過685萬次的觀看次數。若是在YouTube搜尋欄打進「蔥油餅」,前四部教學影片中,就有兩部是出自王培仁。
經營預約制私廚,出書、拍片大方分享
原本是國中美術老師的王培仁,因為喜歡蔬食料理,退休後,便自2005年開始經營起蔬食工作室。除提供預約制的私廚蔬食料理服務,同時藉此開班授課教學,分享對烹飪的熱情。
後來私廚的工作結束,生活上多了一些時間,就起心動念「想要把媽媽教我的麵食拍下來,做一個紀念!」成為成立頻道的初衷,轉型為烹飪教學。
從私廚、出書(食譜)到當YouTuber分享影片與教學,這些事有什麼不同?
王培仁認為,目的都是要把好吃的東西介紹給大家。不同的是,在私廚得費盡心思,去設計一道道令人驚豔的菜餚,大家一看到就「哇哇哇」,做起來也很費工。但這些菜自己回到家都不會想做。
這也讓王培仁重新思考做菜的根本價值,就是「簡單、好吃、有營養」。因此,她的影片題材挑的都是家常菜,讓大家方便隨時可做。
王培仁解釋,如同「家常」這個字的意思,家裡有的、上了市場可以買到什麼菜,就做什麼菜,當季的食材最好。人會隨時間、季節,身體狀況會不一樣,所以做菜沒有什麼叫固定的。
其實,王培仁原本想寫食譜留住家族美味。「當時我也快70了,我想再不拍的話,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做了,」王培仁提醒大家,有想法就要即時行動。像她不藏私,就想把料理經驗傳下去。
沒有更新影片的壓力,累了就不勉強拍片
王培仁在影片主題、時間長度、更新頻率並沒有太多安排,一切隨興就好。她說,今天不想做就不做、或是覺得累了就不做,因為拍影片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不要變成壓力。
談到自己對料理的熱情,王培仁笑說畫畫只能坐半小時,但做菜可以站三小時。至於要怎麼樣才能做出好菜,「多做,一試再試,」不是科班出身的王培仁,自小跟在媽媽身邊學做菜,媽媽算是他的啟蒙老師。20多歲在姊姊家第一次看到傅培梅食譜,就照食譜學料理,過程就是一試再試。
那麼,哪一部影片是王培仁印象最深刻的?答案竟是由香菜為主角的香菜醬料(百搭醬汁)。
這個很簡單的醬料,一開始在臉書粉絲團發布,早上看點閱率有30多萬,一開始她想,這數字錯了,晚上再看,發現觀看數已經50萬多,然後一直飆到100多萬次點閱,至今超過200萬次點閱,實在又驚又喜。
她也從漫畫學到做菜的道理,像是最早看的《妙手小廚師》,近期看《鐵腕神廚》《深夜食堂》漫畫及影集。「這也讓我學到很多事情、很多時候都要順著季節、狀況、場合來調整,不要固執說一定是要這樣,」王培仁特別強調。
目前拍攝影片的工作,由女兒邱怡慈一手包辦,母女兩人成了最佳拍檔,在YouTube創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