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是2023年全球夏天最有感的一件事,尤其在7月第一週全世界更迎來史上最熱的一週,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指出,7月6日全球日均溫已攀升到17.23度,打破10萬年來的紀錄。
高溫讓人難耐,但背後存在更深的意義,就是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已不容忽視,全球必須更積極的實際作為,讓這一代及未來每一代都能永續發展。但很多人認為「永續」這2字離自己很遙遠,不知該從何參與,其實參與永續很容易,可以從「住宅」的挑選開始做起。
參與永續第一步:選對好住宅,低密度中的低密度規劃讓住戶與自然共生
住宅是人類群聚的核心場域,但住宅代表的定義與價值,也隨著時代不斷更迭。以往買房講究「豪宅」,要霸氣要奢華,但現在買房講求「好宅」,必須與環境為伍、與永續共生。位於台中14期、全國最大低密度重劃區的惠宇覞山,則是「低密度中的低密度」規劃,設計23層、樓高3米6宜居建築,降低整體建蔽率,1200多坪的基地保留了近1000坪的生態花園,種滿植栽、打造生態湖,讓住戶在都市中也能與自然共生。
在生活中享自然氛圍,減少水泥建築對環境造成的碳排,是參與永續的方式之一。但在惠宇覞山,這只是居住響應永續的方式之一。一手擘畫惠宇覞山的惠宇建設總經理顏定滄表示,台灣住宅的未來趨勢,理應該要仿效歐美,一旦建成了就能住上100年,不應該過了30、40年就成為危老建築必須都更改建,住宅必須更永續,才能符合這個理念,因此惠宇覞山從不同面向出發,成為結合住宅理念與永續的踐行者,打造能代代相傳的永續建築。
從外觀塑造綠意降低全球暖化,豎立能傳承百年的永續建築
縱觀惠宇覞山,從外到內處處都是巧思。先是選擇座落於低密度的14期重劃區,三面臨路正對公園有長久棟距,加上綠色植栽與生態池,打造生生不息的自然環境,讓住宅能開窗、增加對流,減少對冷氣的依賴。另也響應台中市政府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打造宜居陽台,保留陽台1/2的綠化範圍,讓民眾在家就有機會盡覽私家小公園,同時讓都市空氣更新鮮,與降低全球暖化永續發展的目標一致。
另外,顏定滄也說道:「現在夏天愈來愈熱,我們沒辦法不吹冷氣,但必須讓吹冷氣的效率提高,才能對環境更友善。」因此惠宇覞山很講究冷氣室外機擺放的動線,每一戶的室外機都有專屬的放置空間,讓它不必受烈日直曬、產生良好對流、增加效能且好維修,延長了室外機的壽命及運作效率。
從外到內專注每一個細節,提升能源效率減少不必要排放
外觀上引進綠意,提升效能,走進惠宇覞山更可見處處減能節碳的安排。電梯是大樓最耗電的公設,因此特別配置能自動回充電能的儲能電梯,在電梯下行時充電、成下一次上行3成的能源來源,讓耗電量只有他人的一半。另外,地下室配置EMS電動汽車能源分配系統,因應不同情況、時期的需求,精準執行預先設定的儲能功能,且不斷優化設備監控;全社區公設也採用1級節能空調,搭配人經過才全亮的感應式LED燈具,讓能源的配置更聰明,符合住戶需求,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房子要永續,必須持久而且能被維修,因此走進惠宇覞山的住家,每一戶均採用8+10A+8mm的中空複層節能玻璃,預留熱交換系統穿樑套管,搭配既有的空調能更省電、享受新鮮清淨的空氣。每一戶設計為開放式廚房與高功率的IH爐,達到減碳18%的目標同時讓美食鍋氣續存。另外住家水電工法採用上配管,裝修維護不用敲打、破壞結構;也走在同業與法規前端,設計採局部降板、當層排水,不僅維修水管更容易,也不會造成住戶間的紛爭,讓住宅減少被破壞的機會。
從外到內、大小工法細節無一不專注,惠宇覞山希望成為生態建築的執行者,從各方面打造自然循環、適宜人居的永續住宅,希望能陪伴每位住戶20、30年甚至百年,參與住戶的傳承世代,不退流行、不落人後。
「空間、舒適、永續性,這是建築的課題,20年前我就把永續放在心裡面了!」顏定滄表示,住宅要保持乾淨,維持良好的濕度,減少環境滋生塵蟎的機會,這是讓空間舒適宜人的做法與生活態度,但身為建築的催生者,惠宇從選地開始,利用自然環境陽光、風向規劃室內格局、再透過建材使用、工法設計等不同面向做起,打造能永續長存的建築物,成為住戶安全與信賴的陪伴,也是為地球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惠宇覞山:www.huyuu.com.tw/classic/yao/
惠宇14期水湳會館:崇德六路‧安順東二街
預約鑑賞:(04)3606-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