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創辦人,分享職場成功4堂課

邱祐慶
user

邱祐慶

2023-07-14

瀏覽數 14,500+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對職場工作者有4個關鍵建議。Flickr by Web Summit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對職場工作者有4個關鍵建議。Flickr by Web Summit
00:00
00:00

成功人士不藏私分享!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去年10月退休。對風險預測精準,也很有個人原則的達利歐,對職場工作者有4個關鍵建議。而他近期為何對AI和中美對抗提出警告,指出中美已處於「戰爭邊緣」?

避險基金能避掉所有投資風險嗎?

避險基金(Hedge Fund)又稱對沖基金、套利基金,是一種積極型的投資性基金。

避險基金的特質,是基於基金經理人以「財務工程的知識」,同時運用現貨和衍生性的金融商品,透過避險基金在募集時設定的投資策略,來賺取絕對穩定的報酬。優點是投資人不用看盤、不用擔心股市崩盤,資金夠大時,可客製化資產管理需求。

但相對而言,避險基金難以分辨,投資人需要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才能防止詐騙,且資金門檻高,通常最低金額是1000萬元以上。

開創和擁護多樣性的橋水基金

橋水基金官網提到,橋水的競爭優勢,是擁有「開創性的職場文化」,這種文化依靠真實和透明的溝通,來確保靈感源源不絕。

橋水的價值觀,就是「有意義的工作、關係和具備獨立思考」,並創造一個讓最佳點子,能源源不絕出現的環境,自然引導我們擁抱多樣性,並珍惜我們之間的差異。

多樣性的力量,需要兼容並蓄的環境,橋水相信,當人們真正參與到任務中時,他們會更深入思考最佳答案,並更努力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如果無法容忍錯誤,你就不會成功!」

達利歐在2017年出版個人著作《原則》,書中500多條原則,幫助讀者保持開放心態、看清現實,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更進一步深入認識自我,實現不斷成長。

達利歐在2017年出版個人著作《原則》。取自PRINCIPLES官網

達利歐在2017年出版個人著作《原則》。取自PRINCIPLES官網

他在書中也分享在四個職場建議:

1.實現徹底的開放思想

達利歐表示,如果要在職場上成功,必須擅長做決定,而這需要徹底的開放心態。

達利歐說,在做決定之前,你應該考慮自己犯錯的可能性,事實上,達利歐會尋找與他意見不同的人,以便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只有在考慮所有觀點和相關資訊後,才會做出決定。

「你的思想愈開放,就愈不可能欺騙自己,而其他人就愈有可能給你最真誠的反饋。」

2.在「精英領導體制」下工作

達利歐說,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場所是「精英管理」,在這種環境下,最好的點子會被採用,無論是誰提出來的。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當你和其他人能開誠布公談論一切重要事情、一起共同學習、並理解能對彼此負責時,就會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為了讓精英領導體制可發揮作用,內部分歧必須有建設性和相互尊重,而非說謊或講同事壞話。

3.小心講話語速快的人

「語速快的人能清晰、果斷地說出事情,以方便他們快速推動議程。」

達利歐說,要去理解他們在表達什麼,並提出問題,而不是假裝聽懂。

4.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差別在於,成功人士會從中學習,而失敗的人不會。」

達利歐強調,即使困難重重,督促自己學習也很重要,「如果你無法容忍錯誤,你就不會成長,你將會讓自己和周遭的人很痛苦。」

AI人工智慧既美妙又危險

AI發展如日中天,各家科技大廠紛紛推出自家產品一較高下。

「這簡直難以置信,AI會很美妙,但又很危險,」達里歐這麼評論AI。

他接受《CNBC》採訪時指出,生成式AI是一項另人難以置信的科技,並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但人們在使用這項科技時也存在著風險。

他指出,問題在於AI是否會被監管或控制,否則將造成環境失序。

這也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蘋果聯合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呼籲暫停開發AI半年的原因。

中美已處於戰爭邊緣!

達利歐4月訪問中國,在社群平台LinkedIn撰文提到,由於2024選舉年到來,美國鷹派的政治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對中美關係施加更大壓力,這是一個風險極大的時期,因為中美已經處在戰爭邊緣了!

達利歐提到,戰爭並非不可避免,但許多「紅線」,將被「邊緣政策」打破,其中就包括兩岸問題、中俄關係,以及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半導體科技,「每個都有風險,合在一起,就會構成很高風險。」

達利歐說,中美都非常清楚,經濟脫鉤或軍事對抗將造成災難性後果,但雙方都在試探彼此的底線。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