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C龍頭燦坤(2430)近期宣布領先3C通路,發起小家電「有價回收」,所有想得到、想不到的品類如電動刮鬍刀、延長線等,現在全台燦坤門市都能回收,最高現折1萬元,如何搶占ESG商機?
生活中有不要的廢棄家電,第一時間往往會想到交給各縣市政府環保局、民營業者或購買新機的業者回收。但你知道,現在燦坤也收嗎?
經營電器舊換新10年的燦坤,從最早先推動手機回收,如今在整個大中華區蘋果手機通路端的回收率,舊換新比例超過25%,等於每售出4台,就有1台是舊換新機。
擁有豐富零售背景的燦坤董事長林技典表示,自己曾在以綠建築概念興建的台北101任職,並在新東陽期間也參與制定社會責任報告書,上任3年多期間,將ESG概念更廣泛的落實到燦坤的品牌形象。
除了市面上回收通路較完整的4大家電(電視、冰箱、冷氣、洗衣機),今年7月燦坤擴大到各項小家電「有價回收」,像是電動刮鬍刀、檯燈、電鍋、微波爐,甚至連延長線都能現折,各品類最高折抵一萬元。(見圖表)
小家電有價回收能賺錢?燦坤想到兩個新契機
只是,回收的小家電一方面給予消費者現折優惠,一方面又要付費給回收商處理,燦坤賺什麼?又為何要做這門看似賠本的生意?
首先,品牌黏性是一個主要考量。燦坤1C資通訊事業部採購長陳柏蒼指出,透過原廠、通路、回收廠商等上中下游供應鏈配合,電器回收已建構龐大且專業的生態系,這是擴大回收品類的利基,單一舊換新商品或許不賺錢,「但進入門市的消費者可能同時買了其他商品,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經營一個消費者和會員,提高品牌黏著度。」
燦坤2C生活家電事業部採購長李榮森則表示,燦坤擁有全台超過200家門市據點,加上300多輛物流車,後勤體系有900多人,量能充足,為清楚追蹤更多家電回收的流向,現將舊品立案列管,當物流送新品到門市也能同時回收舊品,再交給原廠或品牌廠商,或是交由登記合法的回收商。
另一個觀點,則是年輕世代ESG思維興起。觀察燦坤客群和業績結構,資通訊與家電商品銷售占比分別為43%與57%,陳柏蒼指出,燦坤是全客層通路,年輕消費者從買資通訊商品開始有了ESG思維,未來購置全屋家電也會有循環再購概念,燦坤擴大各品類家電回收,也讓消費者在任何3C產品汰舊換新時會想到至燦坤購買。
這項新服務預計今年資通訊產品類舊換新從20%增加至30%,其他家電品類則達10%,將逐年提高。
此外,燦坤今年第二季營收51億元,年減14.15%,主因為去年受惠疫情紅利,墊高基期,今年6月營收16.73億元,年減7.67%。
林技典表示,今年3月營收14.77億元,是今年低點,第二季以來已經走出谷底,下半年營運展望,預估第三季冷氣銷售年增30%,資通訊產品則受惠於蘋果、三星新機上市利多,表現可期,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