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成式AI浪潮,電腦大廠華碩其實早有準備,過去幾年都在布局,要從硬體製造到算力服務,成為伺服器解決方案提供者。也因此,華碩走出一條與台灣ODM廠不同的路!
很高興能與大家共同見證,台灣第一個與OpenAI GPT-3同級、大幅強化台灣本地知識能力的福爾摩沙大模型!」5月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難得出席公開場合,談起自家AI算力全新成果,甚是自豪。
「很慚愧,過去沒有把主力放在伺服器,所以我們最近下很大功夫,希望(業績)很快成長五倍!」6月中的股東會,施崇棠又積極對外宣示,伺服器絕對是華碩未來的重要拼圖。
回到2008年,當時華碩將製造業務切割給和碩,專注發展品牌。但鮮為外界所知的是,過去幾年,華碩一直默默布局,從硬體製造到算力服務,累積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的實力,如今能讓客戶以低門檻導入語言模型,加速AI落地應用。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